原创 陈赓跟谁都处得来,唯独跟张国焘不合,差点被害!毛主席保护陈赓
迪丽瓦拉
2025-08-16 23:03:00
0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人物的故事总是令人心潮澎湃。

陈赓,这位性格活泼、随和的大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幽默风趣的性格,赢得了党内外的广泛赞誉。

可是,在他的辉煌军旅生涯中,却与红四方面军的主要负责人张国焘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背后的原因何在?面对这一矛盾,毛主席又是如何巧妙调解的呢?

性格与命运的交响

陈赓,这位在党内和谁都谈得来的大将,其性格的活泼与随和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友谊。他不仅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在生活中也是一位幽默风趣、善于交际的人物。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性格鲜明的大将,却与张国焘格格不入。张国焘,这位红四方面军的主要负责人,性格中却带着几分阴郁与偏执。他对于权力的渴望近乎疯狂,对于异己的排斥更是不遗余力。这样的性格差异,注定了两人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在鄂豫皖苏区时期,陈赓与张国焘就曾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张国焘为了抓紧权力,疯狂地排除异己,这种做法让陈赓极为厌恶。陈赓因腿伤到达上海后,毅然向上海中央局揭发张国焘的错误路线。这一举动无疑加剧了两人之间的裂痕。然而,历史的洪流并未因此停下脚步,陈赓与张国焘的命运依旧交织在一起。

长征路上的风云变幻

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陈赓被任命为直属军委指挥的干部团团长。他带领着一支由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干部组成的队伍,不仅很好地完成了保卫中央机关安全的任务,还多次配合主力兵团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毛泽东对陈赓的才能极为赞赏,赞誉道:“陈赓厉害,可以当军长了。”然而,当红军主力部队在四川懋攻地区会师后,张国焘与陈赓的矛盾再次浮出水面。

张国焘对陈赓一直心怀芥蒂,他试图通过询问陈赓对一、四方面军的看法来试探他的立场。陈赓虽然心知肚明张国焘的小九九,但还是选择如实回答。他认为一方面军打仗勇敢,政治工作完善;而四方面军虽然同样勇敢,但政治工作却相差甚远。这些实话无疑戳到了张国焘的痛处,他更加坚定了除掉陈赓的决心。

毛主席的智慧与决断

在到达卓克基后,张国焘开始蓄谋对陈赓进行政治迫害。毛主席和周总理在察觉到张国焘的阴谋后,迅速采取了行动。他们立刻派人给陈赓送了一封信,让他即刻启程前往毛尔盖。在接到主席的信后,陈赓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危险之地。可以说,是毛主席亲自将陈赓从张国焘的刀口下营救了出来。

陈赓与张国焘的矛盾,表面上看是性格和工作理念的差异,实则是信仰和追求的碰撞。陈赓始终坚守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他相信只有团结和民主才能推动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而张国焘则沉迷于权力的争夺和个人野心的满足,他试图通过排除异己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这种根本性的差异,导致了两人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面对这一矛盾,毛主席展现出了高超的领导艺术和深厚的政治智慧。他没有简单地站在某一方立场上进行调解,而是从大局出发,寻求一种既能维护党内团结又能推动革命事业发展的解决方案。他深知陈赓的才能和直率性格对于党和红军的重要性,也了解张国焘在红四方面军中的影响力。因此,他采取了谨慎而巧妙的处理方式。

一方面,毛主席对陈赓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支持。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扬陈赓的才能和战功,并委以重任。在陈赓因轻敌遭受批评后,毛主席更是耐心地引导他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这种关怀和信任让陈赓深受感动,也让他更加坚定地支持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领导。

另一方面,毛主席对张国焘也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包容。他没有因为张国焘的错误而一棍子打死,而是试图通过教育和引导来促使他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在张国焘提出与党中央分庭抗礼的建议时,毛主席没有立即予以否定或打击报复,而是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并最终促使他取消了“临时中央”的决定。这种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宽广的胸怀让党内同志深受感动和敬佩。

陈赓与张国焘的矛盾虽然给党和红军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损失,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党内团结和民主氛围的形成。毛主席通过巧妙调解这一矛盾,不仅维护了党内团结和稳定,还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他的领导艺术和智慧成为了后世学习和借鉴的典范。

陈赓的传奇人生

陈赓大将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天才,更是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将领。在抗日战争时期,陈赓担任129师386旅旅长,带领部队在娘子关战役中表现出色。然而,在首次娘子关战役后不久,由于轻视敌人导致771团遭受日军包围并损失不轻。毛主席得知后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但这也让陈赓深刻认识到轻敌的严重后果。自此之后,他始终按照党中央的方针路线来指挥作战,先后参与到神头岭伏击战、长乐村等战斗中,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期间,陈赓历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晋冀鲁豫野战军4纵司令员、陈谢兵团司令员、二野第四兵团司令员等职。他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信念,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投身于国家的建设事业中,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张国焘的一生则充满了悲剧色彩。他虽然有着过人的才华和野心,但却迷失在了权力的争夺和个人野心的满足中。他与陈赓的矛盾不仅让他失去了一个有力的盟友和支持者,也让他在党内和红军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渐下降。最终,他的错误行径和野心导致了他的悲惨结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盘... 革命的故事,令人难忘! 在近代史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太多舍己为人,倾尽所有的英雄与战士。今天,就来...
原创 北... 周宣帝宇文赟(559年~580年6月22日),字乾伯,武乡郡武乡县(今陕西省大荔县)人。北周第四位皇...
原创 难...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封神演...
原创 国... 他是从台湾飞回大陆的国军第一人,当时他只是一名小小的飞行见习教官。没有人能想到是这名不起眼的年轻教官...
原创 揭... 在明朝嘉靖年间,嘉靖皇帝热衷于修道,追求长生不老。为了保持神秘感,他常常用扶乩的方法,写下几句充满玄...
原创 楚... «——【·前言·】——» 其实楚国最终走向灭亡,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楚国的内部已经出现了内部矛盾,一个国...
原创 被... 看了日本近代皇族的那些歪瓜裂枣,实在无法想象《源氏物语》中美貌的光源氏到底该是何等模样。 但日本近代...
原创 非... 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每个角落都藏着令人惊叹的故事。今天,咱们要聊的,可是一位来自非洲的“传奇”女...
原创 隋... 俗语常言:“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安蜀未安”,其所言虽不十分精准,却反映出拥有封闭地理环境的巴蜀地区...
原创 他... 他是“红顶商人”,何为红顶商人?既是官又是商,清末年间,红极一时,有句名言为商必读《胡雪岩》,他给后...
原创 雍... 雍正在位仅仅13年,他身边出了不少能臣干将,大家所熟知的有爱新觉罗·胤祥、鄂尔泰、田文镜、李卫、马齐...
原创 吕... #深度好文计划# 吕布是三国历史第一猛将,这应该没有任何人有疑问。他胯下赤兔马,手拿方天画戟,膂力惊...
锡兰偷袭明朝海军,结果呢?抓国... 当年斯里兰卡国王贪图大明舰队的金银财宝,竟动兵五万劫掠,结果呢,被大明海军端了老巢,俘虏到北京。 ...
原创 陈... 毛泽东,这一名字在中国近现代史册中,恰如其人在群山中的独特峰顶,独一无二。 他在民族最危如累卵之秋,...
确认!岭南目前发现最早的城址在... 近日,桂林恭城牛路冲遗址发掘咨询会召开。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考古研究所、湖北大学、广州市文物...
原创 他... 【本文由吕小汪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大家好,我是吕小汪,本篇文章约6800字,阅读需耗时9...
原创 曹... 如果我们看过司马懿的个人传记,我们就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据史书记载,司马懿年轻的时候,曾经...
原创 徐... 公元669年,年届古稀的唐朝重臣李绩(即徐茂公)卧病在床。当太医带着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则天赐下的御药走...
原创 回... 前言 1948年年末,就在所有人都在庆祝新年到来的时候,却有一个人正在黯然神伤,而这个人就是蒋介石。...
原创 “... 前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这段朝代顺口溜,是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