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81年粟裕向中央提一请求,胡耀邦婉拒:你现在要做的是安心养病
迪丽瓦拉
2025-08-16 22:34:48
0

新中国建国之后的第一次授衔仪式里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当时许世友得知自己只被授予上将军衔时觉得有些委屈,想找找周总理看能不能封个“大官”给他。结果周总理只对他说了一句话,许世友听完之后便一声不吭地走了。因为周总理说的是“粟裕是个大将”。就因为这句话,许世友再也没有任何脾气。

在井冈山的时候,许世友等人都已经是能指挥几万军队的将领,而粟裕还只是个营长,因此,当时宋时轮、许世友等人都不服气粟裕将军,但后来因他在解放战争中的优异表现,所以这几个人都对粟裕佩服得五体投地。

粟裕司令是一位传奇将领,他最擅长打以少胜多,以小胜大的战役。

苏州战役中,粟司令指挥3万大军如天兵天将,打得蒋介石12万大军团团转,并且七战七捷,一炮而红。

孟良崮战役里,粟司令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全歼蒋介石王牌精锐74师。

让毛主席啧啧称奇的淮海战役也是粟司令指挥的一场经典大战,双方投入兵力高达140万,可是粟裕将军大手一挥,最终取得了胜利。

尽管身负军功,但他平日低调谨慎,从未向党中央提出一个要求。

在1981年,粟裕破天荒地向中央领导人提出了一个要求,可胡耀邦同志却代替其他领导们拒绝了他,那么他具体说了什么?为何会引得中央拒绝呢?

少小离家从军征

1981年,粟裕将军因病住院,那年他74岁,一代战神的生命即将走到了尽头。在医院里的他时而清醒,时而昏迷,生命体征极不稳定,所有的医护人员和亲属朋友都在医院里守护着他。

躺在病床上的粟司令回忆从前,他发现此生自己未曾对不起国家,也未曾对不起人民,但是有一个事情是他心中多年之憾。那就是在他从军以来从未回家看看,甚至达到了多次过家门而不入的情况。

可是故乡的一草一木,弟弟妹妹都是他挂念的对象,因此,他向党中央提出是否可以回家看看的请求当此事被党中央的领导们得知之后,胡耀邦同志亲自来医院看望他并委婉地拒绝了他的提议。

这是因为医护人员告诉胡耀邦,粟司令的身体情况已经差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专家们都不建议他带病挪动出院,因此胡耀邦委婉拒绝:“中央派张震同志代你回家看看,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养病,情绪不要有太大的波动,要是把身体养好,再让你往家走。”

这些话抚慰了粟司令的心,虽然遗憾,可是他听到张震同志会代自己回家看望父母时,内心也得到了几分安慰。胡耀邦在离开病房之后,嘱咐医护人员一定要好好守护着粟司令,让他把病养好,将来好回家看看。

之所以胡耀邦如此担忧,是因为他知道粟司令自从军之后从来没有回到家乡,很多的党中央领导人都或多或少地和自己的亲属相见过,可是一代战神粟裕从未被儿女私情牵绊。

粟裕的家乡在湖南怀化会同县,和其他的我党将领不同,粟裕将军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父母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因此他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青年时期,他已经是一个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小老师”了。

只不过那时的中国土地之大,但大到放不下一方书桌,粟司令的家乡也遭到了战争的破坏。军阀的铁蹄在湖南四处奔腾,扰得家乡的农民不能安心耕种。社会败坏,体制崩盘,民生凋敝,这些都让粟司令难以求学。

既然不能读书,那就必须从军。这是粟司令从小确立的理想,因为他亲眼见过军阀随便就能指使人在大街上打死一名平民,也看见过那些没有纪律的兵痞随意抢劫老百姓的,因此他必须将自己投身于军队的大熔炉中,才能够汇集千百万个军人的力量,将这不公平的世道改头换面。

他一路前行,一路探索,最终顺利地加入了党组织。1925年,粟裕开启了自己的从军生涯,在叶挺的教导大队下面当一名普通的大头兵,粟裕将军的人生传奇就此开始。但令人惋惜的是,自此他再也没有回过家乡,再也没有看过家里的父母、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

也就是从1925年开始,粟司令开始驰骋疆场。他被训练不久后就送上了一线战场,开始他的戎马一生。从南昌起义到数次反“围剿”斗争,再到长征,一直到遵义会议胜利会师,无论环境多么艰苦,路途多么遥远,革命的路程多么艰险,粟司令坚定地追随着党中央的脚步,一步一步地走到了最后。

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过被误解,被批判,被打压的各种情形,但是并没有放弃或者是选择离开,而是以以柔克刚的心智迎万难,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直到解放战争的战场上,粟司令大放异彩,腾空出世,连毛主席都惊叹万分:“他是个能打硬仗的人。”

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华东战场上,粟司令一开始面对的对手就是在抗战时期身经百战的第九战区司令员薛岳,薛岳是蒋介石的爱将,也在长沙歼敌十余万人的猛将。因此在解放战争一打响的时候,蒋介石就任命他为华东战场的主帅,负责所有的军事行动。

在粟司令和薛岳刚刚对上的时候,就发生了著名的苏中战役和宿北战役以及鲁南战役。苏中战役是由其他司令员指挥的,薛岳并没有亲自到场,宿北战役和鲁南战役都是由薛岳亲自坐镇的,但是这两场战役都以国民党的失败而告终。

蒋介石手底下的爱将戴之奇自杀谢罪,他的爱将马厉武也被我军俘虏,因为这两场战役的失败,华东战场上的局势瞬间被扭转,薛岳军事生涯也被粟司令拦腰斩断。蒋介石那边问责薛岳,并且将其官职一撸到底。

解放战争大放异彩

如果说这几场战役是牛刀小试,那么粟司令也只是在这几场战役中小有锋芒罢了,其他人并未真正地敬佩于他。但是在结束了这几场战役之后,粟司令又在莱芜战役中展现了自己的实力,当薛岳被粟司令打跑之后,蒋介石派有“小委员长”之称的陈诚接替华东战场最高指挥官的位置,陈诚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虽然打仗他不行,但是蒋介石非常信任他。

可这些对于战场上的局势来说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战场上谁能打胜仗谁是老大。因此当陈诚和粟司令两军对垒的时候,大家都有些替陈诚捏把汗,因为宿北战役中的粟司令的表现实在是太出色了。

果不其然,陈诚刚一上任就损失了蒋介石的5万大军,尤其是在莱芜战役时,他擅自调兵遣将,不听从王耀武的劝说一意孤行,原则让军兵分两路,结果其中的一路军队在莱芜遭到了华东野战军的伏击,一夜之间,粟将军大手一挥,5万的国军精锐全军覆没。

陈诚不能打仗这件事情在国民党内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他不死心,非要到战场上试练一把,结果被粟裕将军打得屁滚尿流回了南京。可是,华东的战场上不能没有人主持军务,于是蒋介石又派自己的心腹嫡系顾祝同前来。

顾祝同前来也是吃了一个大惊,因为在他上任不久之后,孟良崮战役就爆发了。

在孟良崮战役中最出名的当属蒋介石的王牌74师连兵带将全部战死,张灵甫的死亡通知书送到蒋介石的手上时候,粟司令的名字也从老蒋嘴里咬牙切齿地吐了出来。因为74师全部战死或阵亡,顾祝同也被蒋介石迁怒。作为华东战区最高统帅的他也难逃其罪,后续就被蒋介石撤职了。

在华东的战场上,蒋介石三度易帅,但是我军这边速欲岿然不动,解放军这边的胜仗一个接着一个。但是老蒋那边也没有闲着,他派自己的五虎上将之一刘峙担任华东的最高统帅。虽然刘峙曾经在北伐战争、中原大战的时候表现极其出色,可是自打解放战争爆发之时,他就开始像没了魂一般打得稀巴烂。

淮海战役打响之后,蒋介石一方本来占据主动权,可是粟将军调兵遣将,神兵天降,将蒋介石方打得节节败退,刘峙根本不是粟司令的对手。于是蒋介石又把他给撤了职,然后将刚从辽沈战役退下来的杜聿明调任了淮海战役国军前线总指挥。

蒋介石之所以调杜聿明,正是觉得他有能力和粟司令一战,只可惜虽然杜聿明有一定的军事才能,但是他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粟裕。

因此在陈官庄的战斗中,杜聿明被粟裕将军的兵俘虏,他带领着我军大获全胜,华东战场的生死大决战最终以粟裕将军的胜利而告终。敌军五次易帅,足以说明粟司令的能力。

提出要求却被拒

虽然粟司令用兵如神,但他到底也是血肉之躯的普通人,在打仗的过程中,他少不得多次受伤。

粟司令第一次发生严重的受伤事件是在1930年,当时他率部挺进赣南地区诱敌深入,一举消灭了国民党四个营,光俘虏就抓了一千六百多人,以少胜多是粟司令的长处。于是他为了扩大战果选择继续率部队追击,但在追捕敌人的过程中,一枚炸弹在粟司令的脚边爆炸。当时他就被炸飞了昏迷过去,所有人大惊失色,大家抬着粟司令就去了后方医院。

医院的医生诊断说,粟司令员的头部有几块弹片,但是当时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根本无法将其取出来,只能听天由命。

吉人自有天相,粟司令没有因为这个弹片而丧失性命,在几个月清醒之后,这几个弹片仍然在他的脑中,一直伴随着他在指挥营里战斗。就此,粟将军落下了严重的头痛病,他经常痛得难以自抑,双手捧着额头面色通红,而且一在战役紧张或者我军处于劣势的时刻,他的头疼会翻上好几倍,旁人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但是工作毕竟是工作,不能够放弃战机,一旦错失将永不再来,每每粟司令都是咬住牙齿,面容扭曲,始终坚持高强度的工作。

尤其是在淮海战役的时候,他的头痛陪伴了整场战役的起起伏伏。毛主席得知之后想让粟将军休息一下,但是他说:“解放战争由此一战必成”,于是他以常人不能忍的毅力打败国民党80万大军,奠定了长江以北的战局。

因为战绩出色,粟司令在建国第一次授衔时被授予了大将军衔,众人心服口服,甚至大家还有些惋惜,若是他能被授予元帅军衔才是名副其实。但是粟司令不愿意,他三辞元帅,最终坐稳大将军衔。

当时国内已经趋于和平,形势比较稳定,可是他的头痛一日比一日严重,因为治病的原因,他几次错失新中国的战事。1950年朝战爆发,当抗美援朝的决定下达的时候,粟司令作为第一统帅得到了毛主席的任命。当他准备率军出发的时候,恶劣的头痛让他晕了过去。毛主席得知之后立刻撤回了命令并派人将粟司令送到了青岛治病。

在不到三年的朝战里,粟司令虽位上战场,但是他和那些在战场上的士兵一样提心吊胆,因此他的疼痛未减分毫。前期因为战事,后期因为治病,粟司令始终没得时间回家看一眼。

在1958年的时候,粟司令来到湖南考察,那里已经离他们家很近了,可是当大家建议他回家看一看的时候,他却说:“家里正在搞生产,我大张旗鼓地回家,不方便。”于是,粟司令果真没回家,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他知道自己虽然离开了家,但家里的兄弟姐妹必定会好好照顾父母,这让他心里有些安慰。但是思念是人之常情,粟司令也只能够在工作的岗位上遥祝家人身体安康。

他不知道的是,那已经是他最后一次回家的机会了。1981年,74岁的粟司令躺在病床上垂垂老矣,他已经没有了行动能力。所以,当他提出要回家看看的时候,胡耀邦同志婉拒了他,因为大家都想让他再好起来。

但是张震将军替他回乡的事情给了他些许安慰。粟司令在医院里看着张震将军带回来的照片,他欢喜不已,笑容里充满了满足。

1984年2月5日,被头痛病折磨半生的粟裕将军带着遗憾和眷恋离开了人世。他在离开之前就要求工作人员将自己的骨灰撒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以及自己的家乡,他想以这样一种方式弥补自己心中多年的遗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盘... 革命的故事,令人难忘! 在近代史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太多舍己为人,倾尽所有的英雄与战士。今天,就来...
原创 北... 周宣帝宇文赟(559年~580年6月22日),字乾伯,武乡郡武乡县(今陕西省大荔县)人。北周第四位皇...
原创 难...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封神演...
原创 国... 他是从台湾飞回大陆的国军第一人,当时他只是一名小小的飞行见习教官。没有人能想到是这名不起眼的年轻教官...
原创 揭... 在明朝嘉靖年间,嘉靖皇帝热衷于修道,追求长生不老。为了保持神秘感,他常常用扶乩的方法,写下几句充满玄...
原创 楚... «——【·前言·】——» 其实楚国最终走向灭亡,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楚国的内部已经出现了内部矛盾,一个国...
原创 被... 看了日本近代皇族的那些歪瓜裂枣,实在无法想象《源氏物语》中美貌的光源氏到底该是何等模样。 但日本近代...
原创 非... 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每个角落都藏着令人惊叹的故事。今天,咱们要聊的,可是一位来自非洲的“传奇”女...
原创 隋... 俗语常言:“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安蜀未安”,其所言虽不十分精准,却反映出拥有封闭地理环境的巴蜀地区...
原创 他... 他是“红顶商人”,何为红顶商人?既是官又是商,清末年间,红极一时,有句名言为商必读《胡雪岩》,他给后...
原创 雍... 雍正在位仅仅13年,他身边出了不少能臣干将,大家所熟知的有爱新觉罗·胤祥、鄂尔泰、田文镜、李卫、马齐...
原创 吕... #深度好文计划# 吕布是三国历史第一猛将,这应该没有任何人有疑问。他胯下赤兔马,手拿方天画戟,膂力惊...
锡兰偷袭明朝海军,结果呢?抓国... 当年斯里兰卡国王贪图大明舰队的金银财宝,竟动兵五万劫掠,结果呢,被大明海军端了老巢,俘虏到北京。 ...
原创 陈... 毛泽东,这一名字在中国近现代史册中,恰如其人在群山中的独特峰顶,独一无二。 他在民族最危如累卵之秋,...
确认!岭南目前发现最早的城址在... 近日,桂林恭城牛路冲遗址发掘咨询会召开。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考古研究所、湖北大学、广州市文物...
原创 他... 【本文由吕小汪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大家好,我是吕小汪,本篇文章约6800字,阅读需耗时9...
原创 曹... 如果我们看过司马懿的个人传记,我们就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据史书记载,司马懿年轻的时候,曾经...
原创 徐... 公元669年,年届古稀的唐朝重臣李绩(即徐茂公)卧病在床。当太医带着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则天赐下的御药走...
原创 回... 前言 1948年年末,就在所有人都在庆祝新年到来的时候,却有一个人正在黯然神伤,而这个人就是蒋介石。...
原创 “... 前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这段朝代顺口溜,是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