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卧龙凤雏的分量有多大?子初孝直的死对刘备伤害大吗?古人夸张了
迪丽瓦拉
2025-06-10 10:33:00
0

导语:

卧龙,也就是诸葛亮,他是天文地理无所不通,兵法奇谋无所不晓,自比管仲乐毅,帮助一穷二白的刘备夺取荆州、益州等地,奠定天下三分的格局。

凤雏,刘备集团的二号军师庞统,在刘备入川的过程中,起到主要参谋作用。军事能力超群,手段辛辣。可惜在刘备夺下益州前,就被刘璋的部下给射杀了。

子初,很多人不太熟悉,他叫刘巴。之所以大家不熟悉,那是因为演义里并没有给他太多戏份。不过刘巴的确非常聪明,尤其是在财政和法令方面的才能,那是天下顶尖水平。

孝直,这就很熟悉了,最近被专家们炒得非常火热的法正。法正最近地位逐年攀升,已经超过了诸葛亮在蜀汉的军事地位了,我看再过几年,法正一定可以成为三国第一人了。

其实这句话是有矛盾的,既然卧龙凤雏得一人就可安天下了,为什么刘巴、法正死了一个大汉朝就没办法复兴呢?

这是一种比较夸张的说法,目的是为了突出四个人的才能。

古人深耕学术,的确值得佩服。可是他们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喜欢吹牛。当然了这不仅仅是古人的缺点,现代人也一样。

之所以会有这么一个说法,并不是说诸葛亮和庞统随便哪一个都能安定天下,这里是为了显示出诸葛亮和庞统的才能出众,对于夺取天下有非常大的作用。

至于刘巴和法正的后半句话,其实也是这么一个目的,刘巴和法正都是人才,如果能够都得到的话,对刘备来说,可谓是如虎添翼,那安定天下恢复大汉江山,基本就不愁了。

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人也。祖父真,有清节高名。建安初,天下饥荒,正与同郡孟达俱入蜀依刘璋,久之为新都令,后召署军议校尉。既不任用,又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益州别驾张松与正相善,忖璋不足与有为,常窃叹息。---《三国志》

可实施情况真的如此吗?当然不是这样。这只是人们对人才的一种美好崇敬罢了。任何一个人才,他也没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夺取天下。

因为你是人才,人家也是人才,天下那么大,难道只有你最牛?对手的强大,往往是你无法估量的,不确定性太强,也是一件很难办的事情。

所以说就算刘备夺取了这四个人,这四个人也好端端地帮助他打天下,那刘备也未必能够一统天下重建大汉。

因为曹操和孙权那边的人才也非常多,而且也十分优秀。比如说曹操手下的郭嘉、贾诩、荀彧以及荀攸等人,那可都不比诸葛亮庞统差。只是人家不爱吹牛造势罢了。

刘备是人才大拿,却没办法好好任用人才。

刘备的人缘非常好,这跟他个人魅力和社交能力,是有非常直接的关系的。当时刘备把诸葛亮、庞统、法正以及刘巴全都聚拢在了自己身边,可见他是相当厉害的。

但问题是,人才多了以后,以刘备的格局来说,他却不知道该如何任用这些人才。虽然他的水平已经很高了,却没有高到足以问鼎天下的地步。

会先主略有三郡,巴不得反使,遂远适交阯,先主深以为恨。---《三国志》

比如说在荆州问题上,他任用关羽作为守将。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关羽也足够尽忠职守,能力也不差。可问题是最终荆州还是丢了,那么刘备是不是要反思一下人才任用方面的缺陷呢?把一个没用的糜芳放在南郡太守的位置上,刘备你要干什么?

对诸葛亮的任用其实也有一点问题,诸葛亮是全方面人才,他什么都懂。不管是内政还是外交包括军事,诸葛亮都是一把好手。

可是我们看刘备活着的时候,诸葛亮在做些什么呢?他主要就是管理内政,至于军事方面的事情,刘备并不让诸葛亮插手。

反观曹操那边就不同了,同级别选手荀彧,不仅仅是内政大权一把抓,对军事上的见解,那也是得到了曹操的充分肯定。

由此可见,就算是刘备有了这四个人的帮助,其实他也无法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毕竟人才太多,他安排不过来。

刘巴一直瞧不起刘备,法正的私心就太重了。

刘巴是个人才,搞内政的确是一把好手。当年刘巴在荆州的时候,刘表曾经多次征召他做官,可人家刘巴看不上刘表。

等到曹操大军南下的时候,刘巴果断投降了曹操,可见刘巴发自肺腑地喜欢曹操这个人。可惜的是,刘巴奉命招降荆州南部的时候,却被刘备抢占了先机。

我认为这个时候刘巴对刘备已经是深恶痛绝了,刘巴没有完成任务,也没脸回去见曹操,只好跑到了交趾,随后进入益州为刘璋效力。

辅吴将军张昭尝对孙权论巴褊阨,不当拒张飞太甚。权曰:“若令子初随世浮沈,容悦玄德,交非其人,何足称为高士乎?”---《三国志》

可谁也没办法阻止刘备对刘巴的一片痴心。刘备不远千里,夺取了益州,从此刘巴开始为刘备效力。不过刘巴的脾气非常差,这是考验刘备耐心的时候到了。

刘巴说话耿直,而且不喜欢结交刘备圈子里的人,看样子就跟刘备不对付。比如说他完全瞧不起张飞,这让刘备非常生气。不过刘巴有自己的说词,他说张飞是武夫,我不屑跟他打交道,差点把张飞给气死。其实刘巴也没为刘备出什么计策,可能心真的不在他这里。

明年卒,时年四十五。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谥曰翼侯。赐子邈爵关内侯,官至奉车都尉、汉阳太守。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三国志》

法正这些年很火爆,因为专家挖出了他很多出色的战绩,甚至认为蜀汉的头号军师,其实就是法正。可法正这个人的人品不行,他原先是刘璋的部下,卖主求荣投靠刘备,这才混到了那个职位。

法正发达以后,开始各种报复曾经跟他不和的蜀中官员,这件事就连诸葛亮也没办法阻止,因为法正太受宠了。

由此可见法正这个人心胸狭窄,根本就无法堪当大任。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法正肚子里是一艘破船。他的才能功绩是完全被夸大了,人品如此,可见他的眼界如何。

总结:诸葛亮和庞统,才是刘备最重要的帮手。

诸葛亮最主要的作用,其实是在刘备死了以后。这是专家们认定了,专家们认为诸葛亮在刘备活着的时候作用并不大。

其实这要看怎么看,诸葛亮出山之前,刘备一穷二白,手里就一个刘表赏赐给他的小县城。可是诸葛亮出山以后,刘备逐渐做大,为什么刘备恰好在这个时候做大呢?

我认为诸葛亮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在出谋划策方面,除了诸葛亮以外,我很难想象刘备那个时候能够依靠谁。

所以夺取荆州的过程中,诸葛亮是刘备最重要的帮手。而夺取益州的时候,我们发现诸葛亮并没有跟从,刘备带着的是庞统。

这一路上庞统称为了刘备的谋主,这期间能够相继收服张松、法正、李严等人,庞统的功劳都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说虽然庞统早死,可他对刘备夺取益州,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至于汉中,专家们表示是法正帮刘备夺取的,我也不敢说个不字。这里就提一点,诸葛亮成为了刘备后方的主要帮手,帮助刘备运筹帷幄,决策千里。至于刘巴,我觉得他虽然有才,心却不在刘备那里,应该是发自肺腑地瞧不起刘备。

参考资料:

《三国志》

《三国演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这其中也有我们所熟悉的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和李自成领导的...
原创 李... 李鸿章临死说了什么?慈禧听了潸然泪下,清朝史上独一份 李鸿章是晚清时期的重臣,是清史上有名的“洋务运...
原创 郑... 直到2015年,我国已经有13.75亿人口。中国人很多,而华人更多,流着中国人的血的人更多........
原创 魁... 加拿大是英联邦国家之一,位于北美洲最北,领土面积998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500万人。 从16世纪起...
原创 看... 有人问:“人们为何总是想要梦回大唐”? 我想,或许,重返盛唐就是每一个人心中的执念。 毕竟,在中国历...
原创 历... 在不少武侠剧中都曾出现这样的一种景象,一些武林高手运用自己的内功,轻轻一跃,便能跳到半空中,随后他们...
原创 苏... 八国联军杀进北京时,那个国家抢占我国的地盘最多呢? 也许你会想到沙皇俄国,没错,就是它。 抢占土地...
原创 西... 关于西晋的胡人问题,在当时的朝堂之上一直是争论不休,在如何安置胡人的问题上当时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之前...
原创 中... 五、孝庄 孝庄,清朝最为著名的皇太后,为当时整个清政府的稳定做出了最重要的贡献。关于孝庄相信大家一定...
原创 原... 中国传统的国画,延续了数千年前的传统,一笔一画都很有讲究。我们所熟悉的国画,包括山水、人物、花鸟等多...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与现代社会相隔最近,清朝晚期的时候,不少西洋玩意流入中国,相机便是...
原创 金... 自辽国灭亡后,漠北出现了权力的真空,各部相互争斗,混乱不堪。从历史上经验来看,这种混乱的最后都会产生...
原创 三... “扶不起的阿斗”这句话今天是骂人无能或不思进取的经典话语。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阿斗真的是昏庸无能,一无...
原创 秦...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能够从一个实力较弱的小国,发展成为战国的第一强国,最终统一天下,所依靠的是秦国好几...
原创 南... 网上经常听到这样的话:金国灭亡之后(1234年以后),南宋独自承担抗蒙的任务长达半个世纪。这种说法 ...
原创 铭... 最近,一名上海大V在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一篇评论文章,喊话国人不要再纠结于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列强对中国的...
原创 项... 项羽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雄主,关于他的传说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数不胜数,然而这些传说有的是正面的也...
原创 斯... 苏联作为曾经世界上最大的无产阶级共和国,在其最强盛之时,其强大的军力令整个欧洲都瑟瑟发抖, 甚至当时...
原创 日... 《史记?殷本纪》中记载着我国历史的一段古老传说: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 这些历史文献中...
原创 清... 爱新觉罗·溥仪,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大清王朝覆灭后,他在日本人的扶植下又做了12年的伪满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