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校长身份:造炸弹、搞暗杀、干革命,除了蔡元培,世间再无第二人
迪丽瓦拉
2025-06-11 10:32:41
0

高夏蔡田百姓家,谁人翘首颂风雅。每个中国家庭培养孩子的目标都是光耀门楣,但真正走到大众视野中的翘楚还是少数,蔡元培不可不谓是一位光宗耀祖的人物。

时势造英雄也好,乱世出英豪也好,蔡元培这个名字都是响当当。然而任何人都是多面的,有些所谓的好人也会有污点和瑕疵,有些所谓的坏人也曾饱读诗书文武俱佳,只是某些优点或缺点的光芒太耀眼,掩盖了那些稍微暗淡的部分,造就了一个人物固定的形象或者侧面。

蔡元培人物速写

圆圆镜框后面双目炯炯有神,一列黑胡点缀着书生意气,这就是蔡元培先生。蔡先生七十余载的人生始终伴随着革命和学术,是中国不可多得的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

清末同治年间,蔡元培出生在浙江绍兴,小名阿培,四岁时开始在家塾读书。光绪年间,蔡元培的父亲不幸因病去世,小元培寄居在姨母家继续读书。

日日夜夜的苦读终于迎来了喷薄日出,17岁的蔡元培考取了秀才,开始了教书生涯。五年后,他又考中举人,隔年又进京会试中得贡士,25岁中得进士。随后他的一生沉浮于留学、学术、革命和官场,也算赢得金盆满钵。

蔡先生一生提倡民主和自由,他也反对娶姨太太,但是因为夫人早逝,蔡先生一生得遇三位女士。第一位夫人是包办的王昭,两人性格不合引发了蔡先生对女权的思考;第二位夫人是知书达理的黄仲玉,但这段婚姻维持八年后黄女士也不幸去世;最后一位夫人是蔡先生女校的学生周峻,他们的感情一直很好,直到1940年蔡先生在香港因病逝世。

周恩来写挽联云:"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蔡元培一生光辉伟大的功绩。

我们所知道的蔡元培

提起蔡元培这个名字,人们第一反应是将其和"北大校长"联系起来,蔡先生在北大的岁月,是北大革新的时光和师生重新获得幸福的日子。

1916年蔡元培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在北大任职演讲上,他向全体北大师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

蔡元培从思想上率先开始治校,提倡自由的学术研究,倡导兼容并包的阔达情怀,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在北京大学汩汩流淌,这些都让北大成为中国学术精神的代表,北大也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和爱国运动的阵地。

蔡先生谦逊有礼,广泛网络天下名师,因此北大有了史上最辉煌的名师阵容,既有主张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胡适、陈独秀、鲁迅,也有主张恢复帝制的辜鸿铭、刘师培,梁漱溟24岁,胡适26岁,刘半农26岁,周作人32岁,陈独秀38岁,这些大师共同构筑了北京大学独立之精神。

不得不提的是,蔡先生在执掌北大期间多次辞职又多次复职,不断地在旧传统与新思想之间战斗,在那段混乱的岁月里成就了他的试错性大学实验。

如今在北大校园树立着蔡先生的塑像,北大也成立了元培实验班教育新人,他虽然不是北大的第一任校长,确是北大永远的首席校长,他奠定了这所大学的基本品格,如一篇神话不可超越。

蔡元培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蔡元培不仅仅是个文弱书生,他要文能文要武能武,在北大校长之外,他也曾是个斜杠青年,有着鲜为人知的另几面。1903年上海成立了一支拒俄义勇队,在遭到清政府镇压后义勇队走上了暗杀的道路,作为爱国女校校长的蔡元培也加入了这支队伍。

他利用爱国女校的一间化学实验室开启了自己的制毒生涯,但毕竟给清廷下毒还是超难度的,所以他改为制作炸药,先后尝试过棉火药、雷酸银和硝化甘油等方式,无奈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并非他技术不行,而是设备实在是太简陋了,无奈之下,他们从日本买了些干弹壳,这样才制作完成了第一批炸药,可以说是为暗杀团的战斗力带来了质的飞跃。

武器装备都已经有了,但是人才还是星星点点不成队伍,于是1905年开始蔡元培又开展了一项新的"业务"——培养女杀手,当时蔡元培身边有不少爱国女青年,她们怀着一腔热血但是却无处施展,蔡元培觉得她们是可塑之才,对她们进行加课培训,培训的内容就是制作毒药和炸弹。

在一切都紧锣密鼓地进行的时候,光复会和同盟会发生了内乱,他们的暗杀计划只能作罢,蔡元培也因此彻底寒了心,不再过问这些无力解决问题的事情,选择出国继续深造,用知识改变命运、用知识开启民智、用知识创造未来。

记住什么,又忘记什么

从唐至清,1200多年,翰林何其多,然而,以翰林身份,造炸弹、搞暗杀、干革命,除了蔡元培,世间再无第二人。蔡元培的侠义故事更多成为街谈巷议的野史,他也曾做过救国救民的英雄事,但被后人铭记的是他的文人形象。

可以说,恒久引领人们前行的还是新思想,那些暴力的手段都成为历史传奇,我们需要武治,但更多的我们需要文以治天下。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在任何时候读书都是正道,现在有些人所谓的读书无用论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是自欺欺人的一种鬼把戏。

花落花开又一年,何忆在人间。斯人已逝唯精神若晨星,蔡元培先生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其精神永存心间,后辈当以其自由为指引创建新世纪的自由,也许世间再无蔡元培,但世间当有更多元培之光,照亮黎明前的暗夜。

文/南宫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杨... 宋朝的建立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战乱,而古往今来征战沙场的将士总是去时多归时少,能够活着从战场上回到家乡...
原创 慕... 文/寂寞的红酒 《天龙八部》是金庸大师的一部经典小说作品。小说中武林高手如云,刚开场的时候,武功最高...
原创 赵... 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
原创 上... 上将第一之争:杨得志凭啥反超不败上将韩先楚?他至死也没明说 对于军事爱好者来说,讨论武将的战力,自古...
原创 林... 林黛玉在死前说了6个字,“难倒”学者100年,至今都没有答案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给我们厚后代留...
原创 卫... 在二战结束以后,很多德军将领在回忆录中都提到没能在1941年攻占莫斯科,是德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莫...
原创 一... 引言 自先秦两汉国祚定下之时,各朝各代都有一个来自于北方的敌人,汉朝时的匈奴,十六国更有五胡乱华之灾...
原创 夏... 文/寂寞的红酒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中华文明的开端。但西方学者却一直不承认夏朝属于古文明,...
原创 他... 1953年,中央警卫团从公安纵队的警卫师中独立出来,专职承担保卫中央领导人安全工作。从1964年开始...
探访南昌汉代海昏侯墓文物修复团... 11月27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文物修复团队正在修复从海昏侯墓中出土的竹简、青...
原创 宋... “陈桥兵变"的主角、开创大宋王朝的赵匡胤,最后的结局成了一个千古之谜。史书上说他是突然暴毙,但坊间却...
没有文物的科技考古成果展 北周... 记者11月27日从陕西历史博物馆获悉,一场没有展陈文物的科技考古成果展——“对话宇文邕—北周武帝孝陵...
原创 回... 2023年6月9日,香港西九龙裁判法院开庭宣布裁定16名不认罪的被告表征成立,其中不乏曾经风云一时的...
原创 北... “来人,将张琼拉下去,赐死。”听到这句话的张琼,估计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一生鞠躬尽瘁,为赵匡胤效忠几十...
原创 如... 对于李世民穿越成刘禅这个话题,网上曾经有很多人都讨论过。很多人认为,如果把刘禅换成李世民,蜀汉政权三...
原创 刘... 刘邦和朱元璋相较而言,谁更为出色?不吹不黑,九个方面对比! 论及开国君主,汉高祖刘邦与明太祖朱元璋堪...
翔子:4200事件决定了“中原... 今天我们通过气候角度,来推论为什么尧舜禹夏文明,不可能发生在中原地区。因为“尧舜禹夏”这一时期恰是中...
原创 西... 文/寂寞的红酒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1990年10月3日东西德合并。在分裂近半个世纪后,...
重大发现!就在南昌!遗址时间确... 潮新闻客户端 11月25日,李渡镇郑家山李渡酒庄在修建停车场时,意外发现疑似唐代洪州窑遗址。11月2...
原创 郑... 《玩郡斋海榴》曾言:“未若宗族地,更逢荣耀全。”传统文化中,宗族观念根深蒂固,虽现代背景下,宗族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