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六不总督”叶名琛,对待外敌态度强硬,在印度被活活饿死
迪丽瓦拉
2025-06-11 11:33:29
0

提起清朝官员叶名琛,现在也许鲜少人知。这位清朝鼎鼎大名的“六不总督”曾经以“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闻名于世。

这位官员并非大奸大恶、叛国通敌的卑鄙小人,也并非雄才大略、名垂青史的有功之臣。叶名琛的一生功过参半,他不是清朝其他唯唯诺诺的官员,对西方侵略者言听计从,然而他同时反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崛起,阻挠有志之士们。这位态度强硬的清朝官员最终却为何落得饿死在印度,客死他乡的下场。

叶名琛:死守“六不”原则

叶名琛于1807年12月21日生于湖北一家书香世家。叶名琛自小受到家族的熏陶,以封侯拜相为人生目标,志向高远的他不仅天赋出众,而且同样不失勤学苦练。年仅十八岁的他便考取贡生,在当时是如同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考取进士后,年轻气盛的叶名琛因才华横溢,深受咸丰皇帝的喜爱。咸丰皇帝更是将一项多端寡要的任务交予叶名琛处理:镇压揭竿而起的革命群众。

当时的清朝贪污酷吏何其之多,严苛的剥削制度使得劳苦大众民不聊生,尸横遍野早已是人间常态。但是高层的官员们只知贪图享乐,肆意从人民群众身上搜刮财富。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农民革命军们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势必要讨伐清政府,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国家。

而叶名琛为了维护自己两广总督的宝座,不惜用人民们的鲜血作为自己上升的阶梯。对于这些革命军们,叶名琛不仅没有思考他们谋反的理由,没有考虑如今天下之乱,没有看到那些同僚们的一掷千金,他那时只为了证明自己对于清政府的耿耿忠心,为了维护自己来之不易的宝座。

他不惜痛下杀手,将这些追求自由,追求平等,追求幸福的普通人民们赶尽杀绝。不仅如此,对于俘虏,他毫不犹豫地使用严苛刑法,只为了套出他们首领的位置。这也是为何当叶名琛晚年被俘,人民们皆是抚掌大笑,好似喜从天降。

尽管这位迂腐不堪的清朝官员对待国内的革命势力毫不留情,但是对于那些外国侵略者,他同样不似自己那些只知点头附和的同僚们一样,反而态度强硬,面对外敌们他同样展现出自己强硬的一面。

面对这些拥有着洋枪火炮的侵略者们,叶名琛死守六不原则: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被后人戏称为“六不总督”。

当英法联军攻入紫禁城后,咸丰皇帝连滚带爬奔赴热河,而其他大臣也纷纷拖家带口逃离这个是非之地,仅仅留下无数手无寸铁的贫民百姓面对凶狠残酷的敌人。

但是叶名琛却选择留在原地,镇守家园,面对这些来势汹汹的侵略者,当时的中国毫无还手之力。明知是一场必败的战事,叶名琛却依旧选择绝不投降,死守到底,也拒绝一味追求和平,割地赔款。

叶名琛:本想保家卫国,却因桎梏所束缚

叶名琛将林则徐视为自己的人生标榜,渴望如同林则徐一般,做出“虎门销烟”等伟大举措。

当英国海军侵入我国边境时,比起当时毫无骨气的清政府,叶名琛显得铁骨铮铮。他有条不紊地调兵遣将,将军中的大小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尽管面对敌人远超于自己的先进武器,叶名琛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惊慌失措,他早已在心中做好了以身殉国的准备。然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远在热河的咸丰皇帝听闻此条消息。

这位“至高无上”的皇帝不仅没有为这位忠君效国,保家卫国的总督感动不已,反而大发雷霆,认为叶名琛在以卵击石,更是害怕叶名琛的此般行动会惹恼英国人,进而撼动自己的统治地位。

咸丰皇帝刻不容缓地派遣自己的手下,命令叶名琛不要抵抗。面对皇帝的圣旨,一向忠于君王的叶名琛自然不会有任何意见,他无可奈何地选择了放下武器投降。

而英国军队发现敌人忽然投降,本以为这其中一定有诈。他们先是小心翼翼地靠近中国船队,发觉叶名琛真地举手投降之后,便将其俘虏上了“无畏号”。

尽管叶名琛作为中国俘虏,但是毕竟是中国举重若轻的总督,为了彰显自己的大国风范,英国人对待叶名琛彬彬有礼,以礼相待,每天一日三餐更是一顿不落。

但是叶名琛自诩是“海上苏武”,坚决不吃外国人给予的“嗟来之食”,在英国人将其送往印度的途中,叶名琛吃完了自己的粮食,便选择绝食,不肯再饮一水一食。最终,这位赫赫有名的两广总督饿死在了印度,落得个客死他乡的悲惨下场。

人性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事物,一个人也并非非黑即白。从一方面来说,叶名琛阻挠国内的发展,镇压国内的革命先锋,从而抑制了国家的发展,导致中国革命停滞不前,若是叶名琛敢于反思自己,正视清政府的所作所为,发觉到这个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那么也许中国的发展将更进一步,也许就不会有数以万计的人民在那些不必要的战争中丢失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叶名琛也称得上铁骨铮铮,他忠君爱国,拒绝抛下国家落荒而逃,而是选择保卫国家,直至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

尽管他同样为人有些迂腐,但是却不失君子的风范,为了保全自己的气节,不受他人的羞辱,他选择有尊严地死去,也不愿意苟活于世界上,他代表着我华夏儿女坚强不屈的精神。

要具体评判叶名琛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情,他对于中国有功有过,既阻碍了中国的发展,但是又保护中国免受他国的侮辱,只能称其为功过参半罢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陈... 毛泽东,这一名字在中国近现代史册中,恰如其人在群山中的独特峰顶,独一无二。 他在民族最危如累卵之秋,...
确认!岭南目前发现最早的城址在... 近日,桂林恭城牛路冲遗址发掘咨询会召开。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考古研究所、湖北大学、广州市文物...
原创 他... 【本文由吕小汪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大家好,我是吕小汪,本篇文章约6800字,阅读需耗时9...
原创 曹... 如果我们看过司马懿的个人传记,我们就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据史书记载,司马懿年轻的时候,曾经...
原创 徐... 公元669年,年届古稀的唐朝重臣李绩(即徐茂公)卧病在床。当太医带着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则天赐下的御药走...
原创 回... 前言 1948年年末,就在所有人都在庆祝新年到来的时候,却有一个人正在黯然神伤,而这个人就是蒋介石。...
原创 “... 前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这段朝代顺口溜,是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
北疆文化神舟行|内蒙古347件... 12月17日,由内蒙古博物院、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呼和浩特博物院...
原创 许... 1982年的一次中顾委委员会议上,谈起“十年动乱”遗留下来的一些历史问题,许世友怒气冲冲地拍了桌子,...
原创 三... 蜀汉建兴6年,诸葛亮士兵康马庄,粮草丰裕,准备北伐。突然刮起了大风,吹起了法庭前的松树。孔明看到大事...
原创 如... 你知道最没有出息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吗? 要论没有出息,那么这位败家子的天花板—盛恩颐可以高居没出息排行...
原创 彭... 彭老总让他独当一面,接替萧华职务,甘愿当陈再道副手,很低调 1940年的一个傍晚,太行山北方局党校的...
原创 邓...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 文|泛悦言史 编辑|泛悦言史 回首历史,在中国...
原创 闻... 闻仲打了15年的北海,究竟多恐怖?姜子牙为何终身不敢踏足?闻仲,这位传说中的神秘大太师,不仅是大商王...
原创 诸... 在东汉末年,英雄辈出,能人不计其数。随着曹操完成北方的统一,孙权占据江东,天下诸侯逐渐减少,局势日渐...
古代的牛车是一种出行神器 北魏时期,乘坐“牛车”出行是荣耀和时尚。牛车跑得虽慢,但颠簸更少更舒适,对讲究“坐有坐相”的古人来说...
原创 1... 1956年的冬天,南京无线电生产厂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那就是前来视察中国无线电发展状况和工人生活状...
原创 一... 明军 明末有一个特殊现象,作为爷们的将军纷纷落水当汉奸,从李永芳开始,继而有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
原创 隋... 如果说秦始皇修筑长城是为了防御,那么隋唐大运河就是为了连接。 它不仅打通了南北的经济走廊,也促进了南...
原创 三... 标题:三国时刘备看错人,孙权也会看错人,为什么刘备最后还是用了他?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三国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