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到底荒唐成什么样?
迪丽瓦拉
2025-06-12 05:32:14
0

李承乾如果不荒唐,也不至于被废了太子位,就李承乾被废太子一事,我们就不难看出,这个“皇三代”到底有多荒唐,只要他在“懂事”多一点点,李世民之后,铁定是李承乾的天下。

毕竟,事实上,唐太宗李世民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动李承乾的太子位,甚至可以说李世民一直在容忍李承乾,要不然,李承乾早就不知道死多少回了,哪里还能安安稳稳的坐在自己太子的宝座上,早就不知道死多少回了。

但是,李世民无一例外十分包容李承乾的各种胡闹。

例如李承乾祭奠被赐死的男宠,长期不上朝,搞暗杀活动等等,唐太宗李世民全都选择了视而不见,还不停帮助李承乾巩固自己的地位,比如让让陆德明、孔颖达、张玄素、于志宁、杜正伦、魏征等名臣、大儒悉心辅佐、教导李承乾。

再如,李承乾十二岁时,唐太宗李世民便下诏令李承乾“宜令听讼”,表示“自今以后,诉人惟尚书省有不伏(不服)者,於东宫上启,令承乾断决”。

李世民这句话说明什么?说明李世民已经将这个年仅12的儿子,当成自己的继承人来培养了,传授他治国理政的能力,要知道当时的李世民正值壮年,完全没有必要做这件事,可是他还是做了,这其实就是在向世人表明,李承乾是自己认定的下一代君王啊!甚至李世民还不止一次亲口表明不会废太子。

再比如,李承乾生病时,从来不信佛,不信道的李世民,极其罕见地为李承乾请来了道士,为李承乾祈福,等李承乾病愈后,唐太宗还修建了道观和寺庙,以此为儿子祈福。

……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翻遍史书,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像李承乾这样的太子。历史上大部分的太子可没有李承乾这样优越的处境,自从他们被立为太子后,几乎都是活得战战兢兢,做起事情来更是如履薄冰,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惹自己父皇不开心然后被废了。

可是反观李承乾这个人,各种作死,到最后还联合侯君集谋反,可是李世民对他也仅仅只是废除了太子位,而且重立太子时候还考虑要保住李承乾的命,相比起另一个被李世民处死的儿子,李世民对李承乾简直不要太过于宠溺了,简直是父爱泛滥的典范。

也不说李承乾有多不合格,起码在早期李承乾还是承得起李世民的“厚爱”的。

如公元632年,李世民外出巡游时,便让李承乾以太子的身份监国,要知道这一年李承乾不过是一个年仅14岁的孩子,但他在监国期间却能将朝政打理的井井有条,完全不像一个14岁的孩子。这让李世民十分满意,相应的也给予了李承乾一定的恩赏。

我们从这里其实并不难看出李承乾确实有他值得炫耀的才能在,又或者说,从某一方面而言,李承乾有资本值得李世民“厚爱”。

635年五月,大唐帝国的开创者唐高祖李渊去世。在为李渊治丧期间,李世民特意颁下旨意让李承乾监国,在这期间李承乾也干得十分漂亮,毫无意外,这一次李承乾依旧把朝政处理的井井有条。治丧过后,李世民重新处理朝政,不过从这时期,朝中的一些小事已经开始交由李承乾处理了,之后李世民每每出巡,都会由李承乾负责监国。

可以说,李世民对李承乾信任个宠溺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只要李承乾不作死,李世民百年之后大唐的江山就是他的了,可即便是这样,李承乾最终依旧没能坐到那个位置上。

那么问题来了,李承乾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深渊的?

这就涉及到李承乾的荒唐,与李世民的失败。

636年六月,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太子李承乾的生母,长孙皇后因病去世。李世民虽是千古明君,但不得不说没有了长孙皇后,他在子女教育的教育问题上确实非常失败,称不上是一位好父亲,甚至可以说是失败。

虽说李世民给李承乾安排了包括魏征、陆德明、孔颖达、张玄素、于志宁、杜正伦等在内的十几位名师,对其进行教育。但是李世民日理万机,对子女的关心和管教几乎没有,这也导致了李承乾的叛逆。

之前有长孙皇后在,情况还好,但随着长孙皇后病逝,没有人可以管得住李承乾了,又或者说本应该管教李承乾的人,压根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管教李承乾。

就这样,李承乾在变“野”的路上,越走越远。

青春期的叛逆是可怕的,首先要从李承乾对自己那十几位名师间的“摩擦”说起。叛逆的李承乾有时当面顶撞,他的老师们自然是拿他没办法的,毕竟人家是当朝太子,未来的皇帝,也就只能向李世民打打小报告什么的,而李世民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又造成了李承乾更加肆无忌惮。

因为对自己老师和李世民打小报告的原因,李承乾气不过,竟然派人去行刺自己的老师,太子左庶子于志宁。

这时的于志宁正值母丧,原本是要回家为母亲守孝的,但李世民对他说教导太子关系着大唐的江山社稷,便要求于志宁留下来继续教导李承乾,因此,于志宁就只能在自己的府邸中设置灵堂,为母守孝。

但李承乾派出的两个杀手来到于志宁家中时,看到了于志宁家徒四壁和一脸的悲戚,妥妥的清官,怎么也下不去手,于是他们便随便找了个借口说没有机会下手,向李承乾交了差。

于志宁的事情完了,可是李承乾还继续在“作”的路上越走越远。

太子右庶子张玄素,因为对李承乾十分严厉,这让李承乾十分的“不爽”,决定要好好教训一下张玄素。于是派人在张玄素上朝的路上埋伏张玄素,这些人黑衣蒙面手持木棒,将唐唐的太子右庶子张玄素给打得头破血流,轰动朝野。

前有一个刺杀老师未遂(太子谋反案后被披露),后有殴打老师,你说李承乾荒唐不荒唐?

而且,李承乾的荒唐还不止于此,更荒唐的还在后面。

有一次李承乾的腿患病,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他也因此变得十分自卑起来。

李承乾因为足疾的原因性情大变,打老师什么的家常便饭,李世民虽心中不喜,但始终没有废太子之心。

反倒是李承乾的弟弟,魏王李泰心思开始活跃起来,李承乾的这个弟弟,同样受李世民宠爱,而且魏王李泰还是一个有才干、有野心的人,他知道自己的父亲从马上得天下,喜爱军事,于是便有针对性的主持编纂军事地理——《括地志》,于公元642年成书。

李世民丝毫不掩盖自己的喜悦和对李泰的喜欢,于是下旨提升李泰的月钱,甚至比太子李承乾的月钱还高。所谓月钱,指的是发给皇子、妃嫔们的生活费,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我们现在的“工资”。

谏议大夫褚遂良知道这件事后,认为不妥,魏王的月钱怎么能比太子还高?二话不说便上疏给李世民,想让李世民将魏王李泰的月钱降回去。可是李世民不管这些,直接让太子从库府中取钱,想取多少取多少,任何人不得阻拦。

李承乾一看,自己犯了错不仅没受到任何惩罚,父皇还让自己随意从府库中取钱,还有这样的好事?就这样,李承乾的胆子变得更大了,性子也更“野”了。

加上魏王李泰的各种活络、自己的脚疾,时不时就有流言传出说李世民想换掉李承乾的说法来,这让李承乾极度的自卑,甚至抑郁。总想方设法地躲避,就这样,东宫接连上演各种“大戏”。

一开始李承乾只是在东宫中扮演厨师的角色,和侍卫们一起大锅煮肉、大口喝酒;到了后来,李承乾竟然让侍卫们“扮起了小偷”,偷老百姓家中的猪狗牛羊,然后再将偷来的东西与侍卫近臣们一起“享用”。

当然了这还没有结束,自己的父皇不是喜欢军事么,于是李承乾便在东宫里扮演起将军来,与汉王李元昌双方各率一军,手持竹枪、竹剑在东宫里大战了起来,别看竹枪、竹剑的没啥杀伤力,最终还是导致诸多东宫侍卫受伤。

再到后来,李承乾觉得没啥意思了,于是就扮起了突厥可汗,在东宫里搭起行军帐篷来,与东宫的侍卫近臣一同烧烤饮酒作乐,好不快哉。演着演着,李承乾竟然入戏了,突然躺在地上说自己“薨”了,近臣侍卫们就更是跟着入戏,竟然学突厥人将自己面部划破,以示可汗去世的悲痛。

李承乾见此还开心地对他们说:若登基为帝,亲率大军投奔突厥之类的话。

要知道,初唐时期突厥人屡屡侵犯大唐,李世民对突厥可以说是无比痛恨,想除之而后快。所以对李承乾扮突厥可汗一事,十分不悦,也感到失望,但这个儿子实在是讨自己喜欢,也就没管他了,也没想过废除李承乾,想着他总有一天会变好的。

然而,李承乾这个“皇三代”,自然是不可能就这样安分下来的。

有一天汉王李元昌将民间美女绯儿献给李承乾,这个绯儿长得可以说是倾国倾城,加上这个绯儿出身民间,压根就不懂宫廷礼数,这倒是让李承乾认为这是真性情,爱的无法自拔。

李承乾这一举动,直接引发了太子妃的不满,太子担心长此以往,绯儿会严重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跑到李世民面前哭诉,盛怒之下的李世民直接下令将绯儿给处死了。

悲痛欲绝的李承乾,将绯儿直接葬在了东宫,随后连续数月辍朝在家。

随后,汉王李元昌为李承乾请来了道士为绯儿超渡。同时还给李承乾带来一个年仅10岁的男童,这个男童与绯儿长得像,而且长得唇红齿白的,李承乾便认为这是绯儿附身,所以便喜欢上了这个男童,开辟了新的“癖好”,与这个男童同吃同睡。

这直击太子妃的内心,以前李承乾喜欢绯儿就算了,现在直接爱上了一个男童,岂不是以后自己都要独守空房了。于是,太子妃再次跑到李世民面前哭诉,太子好男风,显然李世民是无法接受的,于是下令将这个男童给处死了。

李承乾伤痛欲绝,便在东宫给这个男童立刻牌位,并再次以身体不适为由,辍朝秋月,令李世民十分失望。

但是,李世民依旧没有废掉李承乾的心思。

李承乾认为是李泰在背后搞鬼,盛怒之下便派出东宫侍卫暗杀李泰,可惜李泰早有防范,所以暗杀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事情败露了,李承乾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联络汉王李元昌、大将侯君集等人起兵谋逆,想重演一遍玄武门之变,逼李世民退位。

只可惜,李世民不是李渊,李世民就是靠兵变上位的,李承乾又怎么可能成功呢?就这样,在李世民的手腕下,叛乱很快被平息了,李承乾也被抓捕了起来,至于那些同党则被李世民全部处死。到了这一刻,李世民还是对这个谋逆的儿子下杀手,直接将李承乾贬为庶民流放到了黔州。644年李承乾在流放地去世,李世民甚至为他废朝,并以国公之礼厚葬李承乾,可以看得出来,李世民还是很爱李承乾这个儿子的,谁说最是无情帝王家,我看也不尽然。

好了说到这,大家现在知道李承乾有多荒唐了吧。殴打师长,刺杀老师、兄弟,祭奠被赐死的男宠,长期不上朝,搞暗杀活动等等,你说荒唐不荒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赐... 年羹尧是清朝雍正时期的一位显赫将领,最终因权倾朝野而被雍正帝处以赐死。关于他的家族成员在他被处死后的...
原创 满... 韩国历史专家的研究水平,那是很高的,本来没有任何关系的两个事物,在他们看来都能建立关系。比如说吧,韩...
原创 朱... 前言 历史的厚重篇章中,有时一个看似微小的细节,竟能引发世界性的震撼。题目中所言的“朱元璋铸币时多加...
原创 原... 夷陵之战,一场对于中后期的三国来说最为关键的战斗,正是因为这场战斗,原本国力强盛的蜀汉国力断崖式的下...
原创 一... 公元1644年,一路败退的李自成面对几路清军的同时进攻,差不多已是有些手忙脚乱了,虽然此时他手下五虎...
原创 三... 前言 在 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 群雄逐鹿,这是一个英雄与智者辈出的时代,也是一个 皇权衰微、天下大乱...
原创 民... 在中国近代史上,民国时期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其中流通的主要货币形式之一便是银元,俗称“大洋”。 大...
原创 是... Title:历史之光:日本侵略者、历史记忆与我们的坚守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抗战胜利尚未迈入百年,...
原创 皇... 《——【·前言·】——》 古代皇室争位那都是血雨腥风,谁不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外干的那些事儿。皇...
解读齐文化系列——《坚持法治才... 管仲在起草法律条文(AI制图) 淄博是齐国故都,齐文化的发祥地。齐文化蕴含着丰富且深邃的法治思想。深...
原创 越...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出自佚名的《陌上桑》,从这句诗可以看...
原创 想... 变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虽然是一次痛苦的转变,但经历过阵痛之后,这个国家往往能够变得比过去更加强大。历...
原创 为... 1940年10月29日下午,彭德怀从黎城火速赶到武乡县蟠龙镇石门村,决定亲自坐镇,指挥对日军冈崎大队...
原创 明... 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对君主忠心耿耿的臣子,他们宁死不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是他们的精神却一直...
原创 原... 说到汉族政权,唐朝出了一位女皇武则天,而草原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则出了一位“千古一后”。这位历史上有名...
原创 秦... 引言 秦始皇,古代中国历史上一位令人瞩目的帝王,以其无情而强劲的手段,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深远的影...
一组描绘晚清司法与酷刑的绘本 这是一组珍藏于西班牙国家图书馆的珍贵绘本,它们细腻地勾勒出晚清时期司法制度与酷刑场景的斑驳画卷。岁月...
原创 朱...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也是最严厉的皇帝之一。他从一个乞丐成为了一代帝王,建立了强盛的...
原创 杨... 宇文邕宠幸了一个俘虏,然后生了太子宇文赟,并为这位太子选了一个名叫杨丽华的女子作为太子妃。杨丽华的父...
愿做共产主义的铺路石之一 “档案江西”音频展播 愿做共产主义的铺路石之一 在为革命牺牲的数百万烈士中,由毛泽东、邓小平两位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