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大理数十次请两宋册封均被拒绝,仍然坚持上贡,为何大理如此执着
迪丽瓦拉
2025-06-12 10:32:28
0

正浩在《两宋对大理的复杂态度:政治上刻意疏远,经济文化上密切联系》一文中曾提到两宋和大理之间剪不清理还乱的关系,其中着重分析了两宋对大理的复杂态度,即一方面刻意疏远,以各种理由搪塞拒绝大理进贡以及请求册封的同时,又频繁的与大理进行经济文化上的往来。

但是正浩对于大理方面的态度却没有丝分缕析,从当时的局势来看,两宋主要精力集中在北方,大理地处西南,易守难攻,就算不臣服于两宋,两宋也根本不可能对其造成威胁;经济方面,特别是两宋对大理马匹的需求也足够让大理有恃无恐,根本不需要担心不臣服两宋对其经济的不利影响。那么为何两宋方面如此拒绝,甚至明确地说不让大理进贡,大理还是一如既往的执着于请封?

为了解释产生这一奇怪现象的原因,正浩将着重从大理内部斗争和其统治者传统思想两个方面对大理长期执着请封进行分析。

大理内部斗争

一、统治阶级矛盾

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建立大理,与其前身南诏不同的是,大理为了奖励及平衡帮助过他建国的势力,采用了分封、逐层驾驭的统治方法,对段、高、杨、董等封建领主进行分封,并且允许其子孙继承封地和所拥有的权力,这些封地领主又有权力对其亲属进行二级分封,这样一来,各路领主对其分封地就达到了完全掌握的地步,段氏王族对他们毫无掌控力可言。基于这种情况,在大理国“政令皆出其门”,段氏只不过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各领主根本不将他放在眼中。

大权旁落,段氏的王位自然会被有野心的领主觊觎,杨氏成为第一个站出来造反的家族,首先杨允贤先将自己封地的段式家族人员排挤出去,公开叛乱,不过这一次行动却没有动摇段氏的根基,段氏联合高氏很快将叛乱镇压,但是也无法更进一步的将杨氏彻底打压,所以仅仅过了17年,杨氏便东山再起,这一次杨义贞直接凭借多年的积累,将大理国国王段廉义击杀,改元自立,四个月后高氏高智升又举起了讨伐逆贼的旗号,将杨氏赶下台,自己当上了国王,两年后才还位于段氏,《南诏史》记载:

“高智升,宋哲宗绍圣元年,国人废正明立之,国号大中,改元上治,在位二年,还位段氏。”

由此可见,大理国段氏的式微已经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地步,王位如同其他氏族的囊中之物,统治阶级矛盾之深,派系斗争之尖锐。

二、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大理的疆域,据《元史》记载:“其地东至普安路之横山,西至缅地之江头城,凡三千九百里而远;南至临安路之鹿沧江,北至罗罗斯之大渡河,凡四千里而近。”东西三千九百里,南北四千里,占据了云南大部分地区以及川西南部和中南半岛北部地区,其疆域面积并不算大。

但是由于中央统治者的无能再加上地方对中央毫无归属感,大理地方更多的是自身掌握权力,不听中央调遣,所以大理王室实际控制区域并非是整个大理,地方政权仅仅只是名义上的归大理管辖,这一点在蒙古攻打大理的时候便可以看出来,蒙古能够不费吹灰之力的将大理都城攻打下来,在收服地方势力的时候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给蒙古铁骑造成了不小的麻烦,由此可见大理地方政权的兵力已经远超中央,试问在这种情况下,中央还如何有效控制地方?一方想控制,另外一方却想独立,必然会产生不可调节的矛盾。

统治者传统思想

一、对统一的认同

自从秦国统一中国,在四川与云南之间开“五尺道 ”,云南就成了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直到大理国期间,云南地区政权就将中原奉为正朔,而作为大理国前身的南诏对中原唐朝臣服的态度,更是深深地将这一观念打入到了大理统治阶层的心中。

南诏存在的164年间共有十三位统治者,其中十一位统治者都受到了大唐的册封,双方一直是处于一种深层次的交流之中,“进贡”代表着臣服着表达衷心的一种方式,南诏国也坚定地执行着“或年内二三至者”的传统,即使后期南诏趁唐乱不断的蚕食双方边关土地,南诏在名义上仍然奉大唐为正统,保持臣属关系,正因为如此,边疆与内地的关系不断加固,在中原王朝先进技术的指导下,地处西南的滇地得到了飞速而充足的发展。

大理与南诏同属一脉相承的西南政权,继承了南诏国的统一思想,作为正统王朝的南宋自然而然的被大理尊敬。

二、对中原先进文化的崇拜

大理国统治者除了奉行统一的思想之外,对中原先进文化也尤为崇拜,相传大理国进贡使者在到达宋朝之后,看到了教学的学堂,便提出到学堂聆听老师传业,并将这一过程称之为“瞻拜宣圣”,对学堂学习文化的诸位学生大理国使者也十分客气,在观看皇帝御书的时候,更是到了每到一斋都要礼拜的程度,由此可见大理人对中原文化的尊崇,并且学习态度极为诚恳。对于上述事件,古籍这样记载:

当然,大理人渴望学习中原先进文化光使者一人表现是无法体现的,在这件事情上真正有说服力的还要看总体大理人对中原文化的态度,而这一点在双方经济贸易中便有所体现,双方每次进行交易的时候,或多或少,大理方面都会提出购买中原书籍的请求,嘉泰二年,大理国使者一次性购买中原书籍一千四百六十五部带回国内收藏,这样慢慢积累,以至于在北宋灭亡之时遗失的古籍在大理还能找到,这足以见得这些年来大理方面对书籍的需求之大。

结语

纵观整个大理存在期间,无论是建国初期大肆分封造成了段氏式微,还是后期地方政权不服中央管辖,自立门户,大理内部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基于这种情况,大理王室迫切需要被大理人共尊为正统的宋朝册封,这样一来大理王室便名正言顺,其他氏族再想叛乱还要再考虑舆论问题,与此同时,宋廷在册封段氏之后,必然不会放任自己的藩属国内部斗争不断,会给予段氏极大的支持,帮助其巩固自身地位。另外,“统一”和“崇拜中原文化”这两种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大理统治者,这同样也是大理执着请册的重要原因之一。

统一是必然趋势,历史中无数事件在诠释这一道理,可惜总有些人逆行倒施,在此正浩只想说此乃痴心妄想。

参考资料:

《宋史》《大理国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万里山河路 | 探寻中国首座原... 央广网太原12月20日消息(记者 郎麒)山河万里,岁月悠长。12月20日,“万里山河路”网络媒体山西...
原创 湖... 匪患,自古以来都是令人民及政府非常头疼的问题。 尤其是战乱年代,匪患肆虐,称王称霸,打家劫舍,奸淫掳...
原创 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年至1918年,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与德国为首的同盟国之间进行的一场长达4...
寒冬腊月读书难 古代读书人如何... 寒冬到来,古代的读书人怎么御寒? 有人说,他们有取暖神器。有以“锦衾”“香炉”御寒者,袁枚“寒夜读书...
原创 清... 对于清朝最穷铁帽子王欠雍正 38 万两银子且 60 年 5 代人都没还清这件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
原创 她... 单亲妈妈这个群体自来以来就存在,她们靠着为母则刚的毅力将孩子抚养长大,还要饱尝世间的心酸。在古代,女...
73年曾志写信给毛主席:我是最... 毛主席对曾志的一句“曾志同志,这些年你受苦了”,让多年没见的老战友瞬间泪崩。短短七个字,背后藏着多少...
原创 宋... 在中国悠久的封建历史中,宋高宗赵构是一个极具争议的皇帝。他的一生,是从一个英勇的亲王到胆怯的皇帝的转...
原创 皇... 唐高宗永徽后期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废王立武”。在经过与长孙无忌集团的几番斗争之后,唐高宗最后还是...
徐文宁专栏:《呦呦鹿鸣说西周玉... 呦呦鹿鸣说西周玉鹿 徐文宁 徐文宁, 1990年国家文物局授予文物鉴定职称,国内著名文化经纪人 艺术...
原创 抗... 一个国军士兵,每天能吃几碗饭? 按照抗战前国府公布的《陆军战时给养标准》,一个士兵每天主食应为22两...
原创 宋... 永昭陵是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的寝陵。据史料记载,嘉佑八年(1063年)10月,葬仁宗赵祯于永昭陵...
原创 长... 纵观中国历史几千年,白起绝对能称得上是杀神,战国时代的山东六国,听到白起的名字都瑟瑟发抖,根据资料统...
生死局:拿破仑与法国-叁《大国... 您提到的法国贵族和教会的没落,以及卢梭、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等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还有拿破仑与历史进...
原创 矢... 日军第十四师团在土肥原贤二担任师团长期间,曾在华北地区犯下了许多战争罪行,矢崎勘十当时在该师团司令部...
这也太像了吧!多个陕籍名人拥有... 西部网讯 参观过兵马俑的游客会发现,每一尊俑的样貌都各不相同。这些古老的地下军团成员光是脸型就多种多...
原创 1...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南昌起义的发动与挫败 19...
原创 周...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三国无疑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
原创 司... 公元249年正月,司马懿趁着曹爽与魏帝曹芳到高平陵谒陵时发动政变,控制京城,史称高平陵之变。此后,司...
原创 红... 荣国府第四代公子,一共有五位,按长幼依次为贾珠、贾琏、贾宝玉、贾琮、贾环。贾珠早逝,二房行二,既非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