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究竟荒唐成什么样了?
迪丽瓦拉
2025-06-13 05:35:17
0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杀伐决断的人,为皇位杀兄弑弟,屠戮侄儿,逼迫李渊禅让,就连弟妹都宠幸!但他又是一个仁爱的父亲,为此不惜赌上唐朝的国运,差点让李氏覆灭。即使如此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父亲,因为在他的教育下出了个叛逆的太子—李承乾!李承乾从小就聪慧,尊师重孝,颇有治国才能,为何会踏出起兵逼宫如此荒唐的一步?今天就来讲讲李承乾是怎样走向堕落深渊!

李承乾剧照

唐朝的李承乾与明朝的朱标有点类似,集千万宠爱于一身,不出意外都可以顺利继承皇位,但是朱标不幸薨逝,而李承乾却是被自己作死,错失皇位!可以说只要李承乾不谋反,皇位板上钉钉的事!所以李承乾做得最荒唐的事就是逼宫谋反,他的谋反却是李世民一手造成!我们来看看李世民是如何对待李承乾的。

李世民对待李承乾——爱之深责之切!

不单是李世民喜欢自己的嫡长子,李渊对李承乾也是疼爱有加,刚出身没多久就被封为恒山王,赐名承乾。5岁的时候被封中山王,此时玄武门之变还未发生,这也是对李世民的恩赐!

李世民对李承乾爱之深

李世民登基后立马宣布8岁的李承乾为太子。李承乾13岁时生了一场病,李世民很是着急,请来知名道士为太子祈福,大臣无不惊讶,还以为是长孙皇后的主意,因为李世民从不信佛教或者道教。太子病好之后,李世民又做了个“出格”的决定,让高僧度化3000人出家,修建寺庙并且大赦天下,一般大赦天下都是新皇登基的时候才会有的,而李世民大赦天下只是为太子祈福!

李承乾加元服行冠礼,李世民再次大赦天下,宴请群臣,普天同庆三天,这排场赶上皇帝封后了!

贞观12年,李承乾嫡长子出生,李世民一高兴,下诏天下囚犯罪降一级,大宴东宫!多有赏赐!

李世民为培养李承乾也是不遗余力,首先是任命“明星导师”唐朝大儒陆德明和孔颖达,孔颖达是孔子的31世孙,所以8岁的李承乾就能对儒家经典《诗》《书》有一定的见解,独到之处令人赞叹!

孔颖达

贞观4年,李承乾12岁,李世民有意培养其处理政事的能力,下了一道圣旨,凡是对尚书省判决不服的,可以上启东宫,让太子决断!

贞观6年,李承乾14岁,李世民离京去岐州,命太子监国,行储君之责!贞观9年李渊去世,李世民痛心不已,服丧期间让李承乾再次监国并且知军政大事!李承乾也不辜负期望,展现出出色的政治才能!

贞观13年,李世民下诏东宫创办崇文馆,崇文馆是个培养人才的地方,所出才人皆称为太子门生!其实也是在为太子招笼人才,壮大东宫实力!

李承乾在李世民的培养下,成为了一个尊师重长,善于决断,颇有治国才能的优秀储君,按照这种趋势发展,李承乾将来注定会成为明君!但事与愿违,李承乾患上了腿疾,并且开始叛逆,与之前的他想比,简直是荒唐!

李世民对李承乾责之切

患有腿疾之前的李承乾在世人眼里是很完美的,他达到了李世民的所有期望,但自从患有腿疾后,他开始有点不一样了,变得很叛逆,这就好像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突然有一天成绩下降了,内心脆弱,经受不了打击,开始破罐子破摔!

如果李承乾只是一个闲散的王爷,这对他可能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作为太子,未来的皇帝,患有腿疾确是很严重的一件事!

朝廷一致支持李承乾的政治立场开始有了改变,有了不一样的声音,部分倒向支持李泰!

李泰剧照

但李世民并没有改变初衷,但对李承乾更加严格了!给李承乾安排了一波名臣辅佐太子,这十几位名臣其中包括魏征,房玄龄,张玄素等人,他们有一个特征,都是谏臣,有时候连李世民都受不了,更何况是叛逆期的李承乾!

有一句话叫做严师出高徒,但是不注重疏导,严慈相济,只一味纠正,又怎么教出好学生呢?更何况是因腿疾有点自卑的叛逆太子!李承乾的逆反心理也开始呈现出来!

严师之下,激发了李承乾的逆反与荒唐

这些辅佐太子的名臣不允许李承乾犯一丁点错,他们要打造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完美圣君!

贞观14年,李承乾22岁,一次与宦官玩乐,被王志宁看到,面露不悦,不久便上疏,希望太子能够勤于政事,念天下之苍生,否则与秦二世有何分别!把李承乾比作秦二世,太子心有不悦!拒不纳谏,玩乐更甚,大宴好友,歌舞升平。孔颖达见此当面指责,太子颜面扫地,气急败坏,差点失了分寸,动起手来!

李承乾龙阳之好,爱“称心”

古代男子长发及腰,着裙裳。面容姣好者,女子所不及。你看如今的社会,如果秀气的男人打扮打扮,比女人更漂亮的大有人在!不看喉结听声音很难辨别。历史上有龙阳之好的君主不在少数,李承乾也宠幸了一名叫“称心”的男宠,此人长相秀气,身材纤细,善歌舞,深得太子喜爱,但是作为大男子主义的李世民是接受不了儿子的这种癖好,李世民命人捉拿“称心”,以迷惑太子之罪处死,这下李承乾失去“称心”就不称心了!估计是真爱,不怕李世民的怪罪,竟然在宫中为“称心”立碑,给他追封官职,命人日夜祭拜,常常痛哭流涕,难得一知己,阴阳分两地,岂不痛哉!

男宠称心

李承乾私自引突厥人进宫

贞观15年,也就是公元641年,爱好交友长见识的李承乾暗自招来一批突厥人进宫玩乐!唐朝时期,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于突厥以及吐蕃,公元620—657年是唐与突厥的战争时期,虽然突厥名义上表示臣服,但面服心不服,所以唐朝也时刻警惕着突厥,然而当朝太子李承乾却意外的做出此等危险之举,对突厥文化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甚至向往突厥人的自由豪爽。感触自己虽处高位却受制于他人,连普通人的自由都没有!

李世民得知此事,既担心有愤怒,但又怕父子间的隔阂进一步加深,所以就让李百药等人好生规劝。李承乾不改以往作风,与突厥人玩乐更甚。着实让李世民失望了一把!

李承乾试图暗杀亲弟弟李泰

李世民为了帝位杀兄弑弟,但他非常不希望同样的悲剧发生在自己的儿子身上,绝对不允许兄弟相残的现象出现,然而李承乾却试图暗杀李泰,这是为何呢?

李泰是李世民嫡次子,从小聪慧备受宠爱,宠爱程度不亚于李承乾,本来李泰对皇位是没有觊觎之心的,但随着李承乾一次次让李世民失望,并且朝中也出现了支持李泰的声音,李泰成年以后,依照惯例是要去封地的,不能留在京城,但李世民却特许了李泰留京的要求,李泰留京不免让人猜测,圣上是否有废太子之心,毕竟李泰比李承乾更优秀,是最适合帝位的人选,此时的李泰也开始有了野心。李世民为了打消朝廷众臣疑虑,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师,表示不会改变初衷,然则李承乾却没有领会李世民的这一做法,他不但派人试图暗杀亲弟弟李泰,而且更加放逐自我,释放自己的天性,再次宠幸太常乐人。东窗事发后,心爱的男宠被诛杀,李承乾心痛不已,接连几个月称病不上朝!部分朝臣指责太子失德,暗示李世民应废太子,李世民也开始有了动摇,直到李承乾干了人生中最荒唐的一件事——逼宫!这才让李世民下了废太子的决心!

李承乾逼宫谋反

李承乾一生中干得最荒唐的一件事就是逼宫谋反

李世民是何许人也,李渊在位的时候,大半个江山就是李世民打下来的,不管是谋略用人手腕都是很多人不能企及,更何况是自己一手培养的儿子,怎么可能是自己的对手,李承乾刺杀李泰失败后,整日惶恐不安,在得知父皇得知此事后,认为自己的储君之路是走到头了,所以只能最后一搏了,如果成功,那么自己就不需要再受他人限制,长期的心理压抑都在劝说自己放手一搏!

于是找到李元昌,侯君集等人共商大事,但李世民早已在东宫安插了人手,本来是好心暗中观察太子从而规劝太子,没想到却打听到此等谋逆之事!心痛之余的李世民提前做好了布置,只等李承乾自投罗网!姜还是老的辣,李承乾自然干不过李世民,只能束手就擒等待发落!

自古逼宫不成结局都是被诛,但李世民却不忍,完全没有了玄武门之变时候的杀伐果断,但又不好违背法律,于是召集众人商讨怎么处置太子!其实大臣们明白李世民的心思,如果真的要杀李承乾,一道指令下去即可,何必要多此一举呢,就是想让臣子为李承乾求情,给他一条活路!最终宰相来济站出来讲明如果留给太子一条生路,世人皆会称圣上仁慈,以为表率。于是李世民下令把太子贬为庶人,流放黔州!

太子到黔州后抑郁寡欢,没多久就病逝了,太宗闻讯泪涕俱下,以国礼葬之!

李世民剧照

我们都知道李世民最后选择了李治为太子,很多人好奇,为何不选李泰,当然原因有两个。

首先是李世民废掉李承乾之后,再选太子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让自己的几个嫡子共存!如果选择李泰,那么李承乾,李治可能有危险,因为李泰太像自己了,为了皇位指不定做出什么残害手足的事。如果选择软弱仁爱的李治,那么这几兄弟都能存活!

其次是朝廷大臣更希望李治继承大统,这样的君主更好把控,更有利于大臣掌权!令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是李治登基之后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迎回武则天,最终让武则天夺了李家的天下,大杀李氏宗亲!差点让李氏覆灭!

李治与李世民

总结:李承乾的荒唐大部分是李世民造成的!

首先是过于宠爱李承乾,让其承担太大压力,也使得李承乾内心较为脆弱!

其次与父子间交流太少,李世民过于专断,只给李承乾最好的,不问他需不需要!就比如给李承乾安排谏臣辅政,就连李世民自己有时候都受不了那帮谏臣,更何况是内心更为脆弱的李承乾,太子行为稍有一丝偏差就是一通斥责,不懂得疏导。

最后李世民不该在李承乾腿疾之后还盛宠李泰,用度开支与太子一般,这也给太子沉重的打击!

李承乾宠幸男宠,与宦官玩乐,引进突厥群竖,杀弟弑师,逼宫谋反,看似荒唐,其中也满是无奈!让世人唏嘘感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听... 1991年7月,华沙宣布解散,同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背着戈尔巴乔夫举行秘...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作品成果展...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张雪燕 记者 宋浩 12月24日,“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特约研究...
原创 下... 【前言】 辉煌的历史总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多少珍贵的东西,在历史长河里就这么消失了,它们曾经的荣耀和...
原创 开... 《隋唐英雄传》这部古装侠义电视剧当年也是火的一塌糊涂啊,剧中黄海冰主演的秦琼无疑是非常备受观众们关注...
原创 从... 战国进入中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增,其军队更是所向披靡,曾经独霸中原的第一强国魏国已经失去霸主的...
探秘西汉酿酒史,海昏侯国国家考... 当蒸馏术与酿酒术融为一体,或已经改写了中国酿酒史。 “这是两个市交界的地区,之前都是三不管的地方,海...
原创 农... 在中国古代,很多达官显贵和王公贵族死后,都要在墓里面放一块石板,石板上面刻有他们生平事迹和个人介绍,...
原创 志... 作为朝鲜战争历史中的重要部分,朝鲜人民军长期以来都给人一种存在感不强的印象,一方面是因为在我国的历史...
原创 后... 后唐庄宗李存勖虽然不是合格的皇帝,但作为将军他是当之无愧的世之良将。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是大唐河东节度...
原创 新... 经过了漫长的奋斗,我们终于建立了一个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日子终于到了。就在举国欢庆展望未来的美好生...
原创 傅... 在开国将帅的队伍中,有这样一位将军,他出身贫寒,本是一个基督徒,也曾是一所医院的院长,而且他从未打过...
原创 他...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抗日统一战线的指导下,南方八省的游击部队改编为新四军。新四军成立后...
原创 国... 抗战时期,蒋介石始终热衷于搞内战,很多老蒋部下和国军将领不想违背初衷,成为蒋介石手里的利刃,残害自己...
原创 李... 在考察大唐历史中,李渊和李世民这段父子之间的矛盾确实是历史上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首先,需要强调的是,...
原创 解... 解放前的一次绝密行动,押着敌方中将师长,在对方军队中穿行而去 1947年深秋,河南郏县城外。一辆破旧...
原创 4... 在解放战争结束后,有许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犯下大错的战犯受到了我军战后公审。其中就有一位特殊的师...
琵琶伎乐石造像:我,要弹出人间... 晋地宝藏·神奇文物在这里 文物, 记录过去,映照当下。 山西是文物大省, 除大量不可移动文物, 各博...
原创 考... 考古界挖掘定陵后,为何不再敢挖帝陵了?专家:被一物吓到了 对生命的誊恋和对死亡的恐惧,使人类造就并接...
原创 孙... 在襄樊之战中,孙权采取了出乎意料的行动,突袭盟友关羽,导致关羽败走麦城。在孙权围猎关羽的过程中,他下...
原创 左... 1942年5月25日,彭德怀、左权等人带着部队到了十字岭地区,正在休息时,日军突然包围过来,除了黑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