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察大唐历史中,李渊和李世民这段父子之间的矛盾确实是历史上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首先,需要强调的是,这份矛盾并非起因于李渊对李世民手下能臣猛将的放任,而是源自于李世民率领的天策府一群人团结起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这个势力最终带来了对李渊权力的挑战,这是当时李渊所没有预料到的。天策府这个团队,最初并非一群身份显赫的人士,而是一些朝廷中弱小的文武官员。比如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人,当时的官职并不高,地位也相对低微。他们在当时并非一群被李渊特别看重的人才,而是在李世民领导下形成的一个团队。
在李世民年少时,天策府并不是一支庞大的力量,而是在他被封为天策上将时所建立的大本营。这个团队的成员,在那个时候并非名门望族,他们的地位和官阶都并不高,这与后来他们的身份发展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所谓李渊放任李世民手下的能臣猛将是一个伪命题。直到玄武门之变爆发时,这个团队内部的文武官员结合在一起,展开了对李渊的挑战,让李渊措手不及,最终被夺取了最高权力。
在起事之初,李渊并未预见到内部权力争斗的问题。在起兵前,当时的局势并不像后来的乱世割据,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关系也相当融洽。李渊并未在初期关注儿子之间的斗争,一切的问题都是因为李世民展现出的出色才能而产生的。他在战场上展现出非凡的能力,带领着天策府的团队,一路战胜强敌,最终直捣都城,拿下了长安,彻底改变了局势。
长安被占领后,李家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新主人。虽然形式上的皇帝仍旧是杨家,但李家的势力迅速膨胀,不出几代便会篡权。为了打破隋朝的阴霾,李渊只得直接称帝,建立了大唐王朝,但也因此拉开了李家内乱的序幕。
李世民的出众能力并非最关键的原因,而是他在团队中的影响力和组织能力。他的才能和领导力,使得手下的人才得以得到施展,而不仅仅是这些人本身就非常出色。这也与李渊始终没有真正重视这些人才有关。尽管李渊对待李世民手下的人不甚重视,但如果他真的看重,通过施恩拉拢,即便李世民再有能力也不可能与皇帝对抗。
至于李世民为何能得到这些人的支持,原因很难说得清楚。或许是李世民的能力折服了众人,或者是他提供了足够的利益。归根结底,李渊的高傲和对人才的漠视,最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也许李渊尝试过分化李世民,但那个时候分化李世民意味着大唐会面临更大的危机。李渊作为皇帝,若是足够强大,李世民也不可能有机会夺取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