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伎乐石造像:我,要弹出人间悲喜,弹出天鹅避海青!
迪丽瓦拉
2025-08-18 14:33:37
0

晋地宝藏·神奇文物在这里

文物,

记录过去,映照当下。

山西是文物大省,

除大量不可移动文物,

各博物馆现存可移动文物达320余万件(套)。

每一件文物,

都讲述着三晋文明故事,

构建着共同的精神家园。

为了让人们从静默的文物中,

看得见鲜活的历史细节,

触摸到过往生活的人间温度,

感知器物之美、探索之美、文明之美,

由山西省文物局主办,

山西晚报、山西省博物馆协会承办,

启动了“晋地宝藏·神奇文物在这里”第三季。

从此刻起,

让我们感受山西文物的神奇……

▲山西晚报2024年10月28日报道版面

文物档案

主角:琵琶伎乐石造像

体态:通高42厘米

出生时间:

出生地:旧藏

藏宝地:曲沃县博物馆

为爱琵琶调有情,月高未放酒杯停。

新腔翻得凉州曲,弹出天鹅避海青。

“以布衣襆被,岁走万里,穷西北之胜。凡山川物产,典章风俗,莫不以诗歌记之”的元代诗人杨允孚,在他的百首《滦京杂咏》中,记录了元代出现传世最早琵琶套曲《海青拿天鹅》的事实,他特别注明“《海青拿天鹅》,新声也。”

“新声”意味着新鲜事物。研究者认为,《海青拿天鹅》在元代的出现,说明琵琶音乐的发展在当时汲取了民间音乐曲牌联缀的套曲特点,并且过渡成为具有明确标题的琵琶独奏曲,显示出琵琶音乐的器乐化特征,以及琵琶右手演奏技巧的发展已经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元 琵琶伎乐石造像

藏于山西省曲沃县的一尊元代琵琶伎乐俑,一手拧弦轴,一手握拨演奏,留下了已逝时代里曾经动人心弦的一幕。或许正如六七百年前的音乐江湖,世人最终遗忘了弹奏者的名字,不知其从何处来,又将去往何处。这尊石造像也是如此,缩影了众多琵琶弹奏者的寂寂人生。

▲南涅水石刻北魏造像里,

可见怀抱琵琶、右手弹拨的飞天

图源:《南涅水石刻中的飞天形象》

琵琶伎乐石造像历代多有出现。山西省沁县南涅水石刻北魏造像里面,可见怀抱琵琶、右手弹拨的飞天龛楣石刻。山西高平高庙山石窟(北朝-唐)内也刻有怀抱曲项琵琶弹拨的飞天图案。山西平顺大云院隋唐七宝塔第二层浮雕着器乐伎和舞伎的表演组合,乐器里面有琵琶。山西潞城源起寺唐代佛经幢上面,刻有首左斜下方抱弹的直项琵琶乐伎形象。山西晋城青莲寺唐代慧峰和尚塔须弥座束腰处雕刻有伎乐图案,其中琵琶伎也是首左斜下方抱弹的样子。

▲高平高庙山石窟里的飞天形象

图源:新浪微博@黑敀

五代冯晖墓甬道两侧墙壁镶嵌有28对乐舞人物浮雕,男左女右,包括汉人和鲜卑人,乐伎演奏的十种乐器内有曲项琵琶。开封宋代繁塔第二层内壁嵌有20方伎乐塑像砖,20尊乐伎各执乐器演奏,其中琵琶演奏者怀中横抱曲项琵琶,左手按弦,右手持拨。

▲冯晖墓乐伎像 四弦曲颈琵琶

五代(907-960年)

图源:彬州文旅

辽宁阜新辽代懿州塔一层须弥座束腰部分壸门内有24幅伎乐人砖雕,人物均趺坐于莲花座上演奏,乐器里有琵琶。北京云居寺辽代北塔散乐砖雕中出现了直项琵琶图案,其底部束腰处壸门内外刻有均为男性契丹人物造型的伎乐人砖雕,其中有边舞蹈边演奏琵琶的形象。在北塔东西两侧的唐代、金代两座石经幢上,以及辽代南塔塔基西侧,也有乐舞伎乐人砖雕,乐器里都可见琵琶。

▲云居寺北塔西北面、东南面之琵琶伎乐天图

图源:《北京云居寺北塔乐器砖雕图像考述》

大约在秦时出现了本土琵琶,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最早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时并没有“琵琶”这个词,而是同音词“批把”。根据后汉刘熙的《释名》解释,“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为拟声词。汉时圆形音箱的阮等本土弹拨乐器均泛称“批把”。

五胡十六国乱世纷争,传统上的中原乐舞遭遇散失之祸,因此西域传来的乐舞成为一时主流。特别是以古凉州(今甘肃河西走廊)为中心的五凉政权所崇尚的乐舞,将天竺乐舞、龟兹乐舞和传统中原乐舞融合在一起,成为有名的“西凉乐”,其中琵琶等乐器随乐曲、乐工大量进入中原。这种横抱于怀,最初用拔子弹奏,后来改为手指弹奏的曲项琵琶,南北朝时期从波斯等地经丝绸之路传入,在唐代盛行一时。

▲平顺大云院隋唐七宝塔第二层浮雕着

器乐伎和舞伎的表演组合

图源:山西省古建筑集团公众号

这段历史时期,“琵琶”一词出现,并且专指梨形音箱、曲项短项的外来弹拨乐器。“琵琶”二字中的双玉字头意指两块玉相碰发出的悦耳声音,比喻对琴弦的弹拨触碰所获得的美声。正像白居易描述的那样,“大珠小珠落玉盘”。“琵”与“琶”,一个指右手向前弹,一个指右手向后挑,代表着右手技法里的两种弹奏手法。而白居易时代还有“轻拢慢捻抹复挑”的诸样组合手法。

在佛教传入前,“伎乐”已经存在。《孔子家语·辩政》里就有“五官伎乐,不解于时”的记录。“伎乐”指的是音乐舞蹈,对于从事音乐、歌舞的艺人,古人称呼他们为“乐伎”。魏晋南北朝开始,“伎乐”一词在汉译佛经中频繁出现,佛经中明确规定有“伎乐供养”。

当乐舞与佛教结合,更是上升为供养功德的一种。佛经中提到的十种供养,第九项就是“歌咏音乐”的伎乐供养。天人乐伎用箫、笛、箜篌、琵琶、螺贝、天鼓等乐器奏出美妙天乐,同时载歌载舞,来歌颂、愉悦、供养诸佛,并且实现用音乐进行教化的理念。在云冈石窟中,几乎一半的洞窟里都能看到乐伎供养图像,能够分辨的乐器近30种600件,其中琵琶最为常见。按照佛经,佛陀认为琵琶是人内心平衡的象征,因为琵琶具有“调”的意味,四大天王造像里唯一被当做法器使用的乐器就是琵琶。而弹拨琵琶,也被比喻为对佛经教义的学习。

▲云冈石窟中手拿琵琶的造像

根据学者研究总结,曲项琵琶的抱持法在中国经历了首向左下方的斜抱、首向左平方的横抱、首向左上方的斜抱、竖抱四个阶段。北魏至唐,琵琶基本上都是首向左下方的斜抱。敦煌千佛洞中唐壁画里出现首向左平方的横抱、盛唐壁画里出现首向左上方的斜抱,都算是演奏中不同姿势反映出的个例。五代、宋代时期,琵琶出现了首向左平方的横抱和首向左上方的斜抱两种抱持法,如五代王建墓浮雕里的琵琶、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里的曲项琵琶。元代到清代,曲项琵琶主要固定为首向左上方的斜抱。晚清或民国之后,竖抱法才出现。山西曲沃的这尊元代琵琶伎乐俑怀里的琵琶所采用的正是首向左上方的斜抱法。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顾闳中作 故宫博物院藏

仔细辨认,这尊元代琵琶伎乐俑操持的琵琶,琴项部至面板是四相五品。“相”和“品”古代均称作“柱”,用来确定音位。琵琶上端项部,就是“相”之位,中部及中下部是“品”之位。一般来说,6个“相”、24个品,构成了十二平均律,使得琵琶可以方便自如地进行移调。

在佛教主题的建筑、石窟雕像和壁画中,乐伎大致分为伎乐天以及伎乐人两大类。伎乐天所体现的是佛国世界里的乐舞场景,称为“天乐”;伎乐人所体现的是世俗间的乐舞生活,作为供养伎乐,也称“俗乐”。琵琶伎乐俑造像发展到后来,基本上是二者并存,金元时期则多见于民间墓葬砖雕中。无论在天宫或是地下,尽述人间悲喜的琵琶乐声都是人类灵魂的一种抚慰,让“主人忘归客不发”……

文|唐晋

图|见署名

海报题字|柴然

海报制作|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傅宇珺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开... 为了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中国,多少英雄儿女牺牲在了革命战场上,他们哪一个不是别人的孩子、别人的父亲或者...
原创 当... 多处树敌,双向作战,失败是必然的!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关羽进攻驻守樊城的曹仁。 这...
一眼百万年!省博万件文物首次亮... 12月26日 湖北省博物馆 “极目楚天——湖北历史文化陈列” 重磅上新 湖北文旅带你抢先探馆 一起来...
原创 抗...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上海提篮桥监狱释放被日军关押的人员,其中有一个人的出狱经历了一波三折。 这个人...
原创 司... 我们都清楚历史是写给胜利者的,作为皇帝,是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的,在古代以儒家的仁义之道,君为臣纲的思...
一眼百万年 极目楚天舒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湖北省博物馆重磅上新的“极目楚天——湖北历史文化陈列”即将开放,12月26日...
原创 断... 所谓的“铁骨谏臣”,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可以分为两大类:书呆子和沽名钓誉之徒。历史上真正的政治家很少与...
原创 《... 最近剧荒,无意间翻到了早些的电视剧,由赵丽颖主演的《楚乔传》,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也让观众看得揪心。抛...
原创 韩... 我们和韩国曾经也是很长时间没有什么交流,不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立了外交关系,两国之间的交流也在慢慢增...
原创 诸... 也许是深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许多人都认为,决定双方胜负的关键,是某位谋士“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却...
原创 清... 今天与大家分享:清朝中期名臣朱轼的故事,他一生为官清廉刚正,特别是当皇帝到他家吃饭时,他只用简单的工...
原创 唐... #深度好文计划# 李泌,是唐朝中期的政治家与学者。他曾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多次为陷入险境的唐朝排忧解难...
原创 1... 1945年4月25日,全世界1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了联合国家会议,签署通过了《联合国宪...
原创 1... 1932年秋的一天,驻南京国民党宪兵第一团团长彭善后,忽然接到了蒋介石发来的密电。彭善后看完密电之后...
王近山扬言要抓五千美军俘虏,韩... 抗美援朝战争中,王近山以其独特的个性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他就是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原型...
原创 一... 现在的抗日神剧其中的很多地方真的是夸大的让人不能相信。但是在我军的抗战历史上,确实有那么一位老英雄。...
原创 南... 张俊和岳飞、韩世忠、刘光世等人并列中兴四将,但是在岳飞的墓前却跪着张俊。这位本来算得上功臣的人怎么会...
成都一袭汉服课堂科技有限责任公... 隋朝承北周统一北方之余威,终结了南北朝旷日持久的对峙格局。唐朝绵延近三百年,发展脉络清晰地呈现出兴起...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里,众多人物的死亡时间与原因都是和历史对不上号的,其中原因很多,待我细细讲来。 第一种...
原创 中... 历史总以一种难以改变的,如同陀螺式的向前运动,并在这种运动中让每个王朝都在相应的定律产生、发展、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