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第一谜案,建文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里?是被火烧死还是出家为僧
迪丽瓦拉
2025-06-13 06:32:30
0

靖难之役后,朱棣篡夺侄子朱允炆的皇位,成为大明朝第三位皇帝永乐帝。为了粉饰自己皇位的合法性,也为了不在百年后背负上“谋朝篡位”的恶名,朱棣继位后便开始大肆抹除朱允炆存在的痕迹。

朱棣入京之始,便立刻宣布革除其帝位,称君而不称帝,称其为“建文君”,并同时宣布废除建文年号,仍以洪武三十五年纪年,于次年改年“永乐”。

除此,朱棣还下令焚毁关于建文帝朱允炆的绝大多数文字记载和实物。朱棣即位后,先是将建文时廷臣所上奏疏千余通,发给阁臣解缙等人,令其重新编阅,只保留兵农钱谷等政事的内容,其余一切内容,尤其是对朱棣不好的信息,一切皆焚毁。

与此同时,朱棣还下令重修建文时已经修好的《明太祖实录》,将其改得面目全非,为粉饰自己继位的合法性,更是歪曲事实,肆意捏造事实,好不知羞耻。

好比在记载朱棣进入南京城时的场景,朱棣让人这样写道:“建文君欲出迎,左右悉散,惟内侍数人而已,乃叹曰:‘我何面目相见耶!’遂阖宫自焚。”大意就是建文帝想去迎接朱棣入南京城,但是觉得实在是没脸见朱棣,便自焚而死。

此后,数年间,有精神洁癖的朱棣又先后二次将《明太祖实录》重修。好多洪武和建文年间的重要史料,就这样遗失了,无从寻找。且最严重的是,因为朱棣乱改史实,令一些重要的史实丧失了关键证据,从而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

正因朱棣将建文朝的史料改得面目全非,所以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便成了一个迷。

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

明朝的正史给出的答案是自焚而死。

《明太宗实录》卷九记载:“上(朱棣)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吾来为扶翼尓为善,尔竟不谅,而遽至此乎!’”

说朱允炆在朱棣进京城后,自焚于宫中。

那么朱允炆真的是自焚而死的嘛?民间却给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说法。

自朱棣继位后,民间一直在流传着一个传说,说朱允炆并没有死,而是为僧遁去。

民间有很多野史记载和传说,都认为朱允炆没有烧死在那场大火之中,而是从宫中地道逃出生天,后隐居寺庙,出家为僧。

如野史《致身录》就详细介绍了建文帝在危难时刻逃出皇宫的经过:话说朱棣攻进南京城后,建文帝自知叔叔朱棣不会放过他,便准备自杀。这时,翰林院编修程济跑过来阻止了他,并劝他逃走。

少监王钺也站出来,对朱允炆提起先皇洪武帝驾崩前曾给他留下遗物,说有大难时就将其打开。随后,众人赶紧找到其留下的遗物,将其打开后发现三张度牒,还有袈裟、鞋帽和剃刀,并指明了逃跑路线。

尔后,程济就替建文帝剃了头发,吴王教授杨应能和监察御史叶希贤也剃了头发。剃完头发后,他们就照着朱元璋的指示,逃出了南京后,为僧遁去。

再如民间传说刘伯温曾经给朱允炆留下一个小箱子,让他在危急时刻打开。靖难之役,朱棣攻进南京城时,朱允炆打开这个小箱子,只见箱子里放着一件袈裟、一份度牒和一把剃刀。朱允炆见此不禁叹道:“此伯温教我也。”遂披剃遁去。

至于朱允炆最后到哪里为僧,民间说法最广的是在云南。

为什么是云南呢?大概是民间百姓认为云南远离京城,且云南是由与朱允炆之父朱标关系最好的黔国公沐家镇守,故而就认为朱允炆去了云南。

除此,民间除了传说朱允炆落发为僧,还有一说,称城破之时,蜀王秘密派兵来,将朱允炆偷偷接到了蜀中,此种说法见于《王文恪公笔记》。

这种说法着实有些可笑,先不说蜀中离南京十万八千里,就单单说蜀王敢冒着被朱棣惩戒的风险,去救一个已经注定失去江山的废帝嘛?不说敢不敢,完全得不偿失啊

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里?史料的缺失,导致现在谁也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但是,或许《明神宗实录》的一段记载,能让我们触摸到这个秘密的答案。

万历二年(1574年)十月十七日,明神宗朱翊钧问了张居正这么一个问题:“闻建文帝当时逃逸,果否?”

内阁首辅张居正给了这么一个答案:

国史不载此事,但先朝故老相传,言建文帝当靖难师入城,即削发披缁从间道走出,人无知道。至正统间,忽于云南邮壁上题诗一首,有“沦落江湖数十秋”之句。有一御史觉其有异,召而问之。老僧坐地不跪。曰:“吾欲归骨故园。”乃验知为建文也。御史以闻,遂驿召来京,入宫验之,良是。是年已七八十矣。莫知其所终。

大意就是建文帝去了哪里,史书没有记载,但是张居正从前朝的老臣手中得知了此事的一个说法。话说朱棣攻进南京后,朱允炆就落发为僧,从密道逃出了南京城。正统年间,一御史在云南发现建文的踪迹,此时的建文已是垂垂老矣的老僧。

尔后,御史就将老僧接回南京,经过验证被证明就是建文,此时他已七八十岁。

从这段被记载于正史的对话来看,张居正似乎认可前朝老臣所说,不然不会说给万历听的,因此很有可能“建文帝未死,晚年入京”的说法是正确的。

当然,无论是何种说法,建文失国是真的,至于建文到底去了哪里,是自焚而死,还是落发为僧,或是被蜀王救走,这些尚无定论,各有各的说法。

历史有时就是这样的神秘,正因为它很神秘,所以才那么的吸引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听... 1991年7月,华沙宣布解散,同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背着戈尔巴乔夫举行秘...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作品成果展...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张雪燕 记者 宋浩 12月24日,“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特约研究...
原创 下... 【前言】 辉煌的历史总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多少珍贵的东西,在历史长河里就这么消失了,它们曾经的荣耀和...
原创 开... 《隋唐英雄传》这部古装侠义电视剧当年也是火的一塌糊涂啊,剧中黄海冰主演的秦琼无疑是非常备受观众们关注...
原创 从... 战国进入中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增,其军队更是所向披靡,曾经独霸中原的第一强国魏国已经失去霸主的...
探秘西汉酿酒史,海昏侯国国家考... 当蒸馏术与酿酒术融为一体,或已经改写了中国酿酒史。 “这是两个市交界的地区,之前都是三不管的地方,海...
原创 农... 在中国古代,很多达官显贵和王公贵族死后,都要在墓里面放一块石板,石板上面刻有他们生平事迹和个人介绍,...
原创 志... 作为朝鲜战争历史中的重要部分,朝鲜人民军长期以来都给人一种存在感不强的印象,一方面是因为在我国的历史...
原创 后... 后唐庄宗李存勖虽然不是合格的皇帝,但作为将军他是当之无愧的世之良将。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是大唐河东节度...
原创 新... 经过了漫长的奋斗,我们终于建立了一个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日子终于到了。就在举国欢庆展望未来的美好生...
原创 傅... 在开国将帅的队伍中,有这样一位将军,他出身贫寒,本是一个基督徒,也曾是一所医院的院长,而且他从未打过...
原创 他...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抗日统一战线的指导下,南方八省的游击部队改编为新四军。新四军成立后...
原创 国... 抗战时期,蒋介石始终热衷于搞内战,很多老蒋部下和国军将领不想违背初衷,成为蒋介石手里的利刃,残害自己...
原创 李... 在考察大唐历史中,李渊和李世民这段父子之间的矛盾确实是历史上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首先,需要强调的是,...
原创 解... 解放前的一次绝密行动,押着敌方中将师长,在对方军队中穿行而去 1947年深秋,河南郏县城外。一辆破旧...
原创 4... 在解放战争结束后,有许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犯下大错的战犯受到了我军战后公审。其中就有一位特殊的师...
琵琶伎乐石造像:我,要弹出人间... 晋地宝藏·神奇文物在这里 文物, 记录过去,映照当下。 山西是文物大省, 除大量不可移动文物, 各博...
原创 考... 考古界挖掘定陵后,为何不再敢挖帝陵了?专家:被一物吓到了 对生命的誊恋和对死亡的恐惧,使人类造就并接...
原创 孙... 在襄樊之战中,孙权采取了出乎意料的行动,突袭盟友关羽,导致关羽败走麦城。在孙权围猎关羽的过程中,他下...
原创 左... 1942年5月25日,彭德怀、左权等人带着部队到了十字岭地区,正在休息时,日军突然包围过来,除了黑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