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秦帝国》:由商鞅变法看团队协作成功的玄机
迪丽瓦拉
2025-06-13 16:03:05
0

众所周知,秦始皇对六国的统一,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秦始皇的统一只不过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是大势所趋。

虽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可功劳却不完全在于秦始皇嬴政。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秦国的根基真的很差。

秦国在战国初期,只不过是地处西北的一个被所有人都看不起的弱国。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秦国的历代国君做了很多努力。

比如秦献公,就选择了连年征战,想要用武力去证明秦国的强大。

可是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为了给军队提供士兵和粮草,秦国的人口越来越少,国库越来越空虚。

当然秦国也随着连年征战,变得越来越穷,越来越被人看不起。

《大秦帝国》的起始点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看完了这部书,让我最震撼的部分就是秦国在秦献公的儿子秦孝公手中由弱变强的过程。

这里面融合了许多管理之道,也揭示了团队合作的奥秘所在,引人深思。

那么秦孝公是如何把自己的一手烂牌慢慢打好的呢?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就在于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究竟做对了什么,那不容置疑,《商君书》中都有所记载,不用再赘述,也无需做分析。

可是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

如果是因为商鞅有才能,那么同样威震天下的纵横家苏秦,和才华横溢的屈原为什么会变法失败?

因为比商鞅的才学更重要的是,他遇到的国君是秦孝公。

变法过程中遇到阻碍,秦孝公无条件力挺商鞅,即使得罪跟王权相互依存的贵族世家也在所不惜。

商鞅也不负秦孝公重望,用尽心血和精力促进变法实施,即使最后被车裂也庆幸自己终于能够和秦国合为一体。

正是君臣二人对彼此的深信不疑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让我进一步理解了信任对于管理来说的重要性。

1.信任是团队协作的根本因素

秦国在秦孝公和商鞅的携手努力当中由弱变强,信任是很重要的因素。

而后续秦国能由单纯的攻城略地到一统天下,信任仍然是很重要的因素。

有了信任的团队才能更加强大。

张仪和苏秦的境遇也能说明这一点。

张仪和苏秦两人师出同门,出山之后先后遇到打击而回炉重造,重新复出时,他们带着各自的梦想,却获得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

苏秦的高光时刻在于成功说服六国共同抗秦。

在六国合纵成功的那一天,他同时当上了六个国家的宰相。

而张仪因为不想屈于苏秦之下,只能选择来到了秦国,用连横的方法破了苏秦的合纵。

故事的结局我们通过历史都能了解得到,张仪的到来,让秦国更加强大,而苏秦最终却死于非命。

这也正是由于信任使然。

秦惠文王信任张仪,认其为相,司马错为将。

他们三个人互相信任,能够将相同心朝着目标共同奋进。

而六国却由于各自有各自的算盘,想着怎么能让自己国家的利益最大化。

因此纵然聪慧如苏秦,耗费了自己最大的精力,无论如何周旋也无法做到和谐一致。

最终六国彼此猜忌,从而导致了以多输少的惨败。

因此信任是一个团队的根基所在。如果没有信任存在,团队就很难发展出高效的协同,即使手握千军万马,也很难能打胜仗。

正如表面一片祥和,但实则逐渐衰落的魏国。

魏襄王也老丞相公叔痤临终的忠告不屑一顾,商鞅的离魏赴秦,为魏国的衰落埋下了重重的伏笔。

丞相公子卬的自私自利,让商鞅轻而易举拿下了河西之地。

魏襄王不信任自己的将军,不给兵权,所以白起没费吹灰之力就夺得了许多城池,使魏国由强变弱。

因此不会信任的领导者,就不会打胜仗。缺乏信任的团队,就是一片散沙,不战则败。

2.有危机感的人才会成事

除了信任,危机感对于团队的领导者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古语有云:居安思危,也正是这个道理。

读完了这一套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这句话已经深刻在了秦人的脑海中,他们之所以能这么团结,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秦孝公那么坚定地要变法,因为他心中有着他专门在石头上所镌刻的“国耻”二字。

再看出身名门的纵横家苏秦和张仪,他们带着名声和才学下山深入到战国,之所以双双折了腰,回炉重造,也正是因为他们心中缺乏危机感。

他们自信满满,自以为天下已经尽在胸中,却不曾想过灾难会不请自来,把他们打得措手不及。

这正是由于他们过度自信而忽略了潜在的危机,心中缺乏危机感才让自己吃了亏。

因此,有危机感的人才有不断努力的动力,才能有上进的决心,才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危机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也是内驱力的来源。

所以不管是团队成员还是领导者,危机感是自我修炼的必要条件。

3.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管理人心

危机感促使自我修炼和提升,信任能够有效激发团队协同。

可是作为管理者来说,这些还远远不够。因为人心难测,更无规律可循。

否则,失败的人就不会是大多数了。

那么优秀的管理者究竟应该怎么管?

最高明的管理者能够管理人心。

就像秦孝公,他知道商鞅有自己的抱负,给了他充分实现自己理想的平台,并尽自己最大能力鼎力相助。

他用身体力行让商鞅明白自己能带给他的是什么,并得到了商鞅的认可。

这种团队协作不是压迫,不是强制,而是一种双向奔赴的动力。

是一种你全心全意对我,我必然两肋插刀的诺言。

由此我们可以反思,到底怎么样能够管理人心呢?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下属的需求是什么。

正如秦孝公知道商鞅要施展自己的才华,给了他足够大的舞台。

因为管理者不能只看重自己的需求而忽略下属的需求,合作共赢才是王道。

其次,还要给足下属充分的信任。

正如宣太后对白起的看重,是白起能够建功立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信任才是合作的根基。

最后,也要让下属明白,自己能带给他什么。

就像商鞅去秦国后也不是立刻投身于秦国的变法中,而是考验了秦孝公两个回合。

当商鞅明确知道秦孝公是自己所要寻找的明君之后,就坚定不移地开始施展他自己的才华了。

所以,你需要的,我正好可以提供,才能深化彼此的合作,最终成事。

结语:

说到底,信任也是管理人心的一种方式。可除此之外,还要真诚。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杆秤,这杆秤准得不得了。

谁是真心诚意的,谁是虚情假意的,无需挑明也都能不言而喻。

所以,《大秦帝国》这套书,通过呈现各种人物的命运,真正让我反思到的是做人的道理。

希望你看过之后,会分享更多的理解。

真诚推荐给大家,也愿意一起交流心得感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武则天晚年生活糜烂,却发明出一种制度,从唐朝沿用至今 文/渝适 提到我国有名的女性角色,武则天肯定不...
原创 她... 一提起公主,人们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他们显赫的地位,作为皇帝的妹妹有着非常高贵的身份,但是人们应该很难...
原创 辽... 前言 “醒醒吧,大清早就亡了!” 上面这句话已经成为如今中文网络上的一个梗,常被网友们拿来 讽刺那些...
原创 原... 公元1549年春,闽浙提督朱纨被指擅杀96名涉嫌走私的福建百姓,愤而自杀。此后四百多年里,他一直作为...
原创 俗... 我国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发展出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语言,艺术等等。从上古时期就有《礼》这种著作...
原创 原...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率领天策府众将,伏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一举将二人击杀!随后,又将...
原创 原...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除诸葛亮、关羽、曹操之外,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之一,是作为理想的“明君”形象来...
原创 关... 提起刘备、关羽和张飞,人们总是会联想到他们早年间桃园结义的场景,只记得那时‘一无所有却有着同一个梦想...
原创 关... 三国时期:在这个人才辈出,战乱不堪的年代,为了成就一番事业,很多诸侯涌现而出,经过长年战争,曹操、刘...
原创 世... 纵观世界各洲同时期历史,南北美洲的社会发展比亚欧两洲缓慢太多,亚欧两洲早已发展到封建主义社会的时候,...
原创 刘... 汉朝建立后,刘邦按照功臣的功劳大小对他们进行了封赏。这一历史事件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功臣的排名,引...
原创 原... 李隆基为何会杀死自己的“盟友”太平公主?原来是因为这些原因! 大家好,这次小编带给大家的是唐朝的历史...
新华社权威快报|政和八闽鸟被发... 我国科研团队近期在位于福建的“政和动物群”发现了距今1.5亿年的鸟类化石“政和八闽鸟”。这是目前世界...
原创 嬴... 前言 嬴政和刘邦,两位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他们的交缠命运成就了战国时期的辉煌。然而,一个有趣的历史...
原创 古... 古代史4大单挑奇才,2人厉害无比,2人力大无比。 我们知道其实在一般情况来看,每当是两军交战的时候,...
国宝画重点|这些文物藏着秦汉盛... 新年伊始 天津博物馆举办 “天开一统——秦汉文物主题展” 吸引大量观众前来参观 展览汇聚了来自11个...
原创 蒙... 在秦朝的历史长河中,蒙家无疑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家族。从蒙骜到蒙恬、蒙毅,蒙家三代人都在为秦国的扩展和...
原创 中... 引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杨慎 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上出现了无数惊才艳艳...
原创如此三国:三国中你知道的其... 滴滴滴!蓉城笑笑来铲史了!!! 三国时代是中国谋略发展的又一高峰时期,三十六计被广泛运用其中,在这之...
春运 一部流动中国的社会进化史 从1954年首次统计的2300万人次,到2025年预计突破90亿人次,春运这场“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