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成祖在榆木川意外驾崩,京城的太子朱高炽如何应对危机?
迪丽瓦拉
2025-06-15 09:02:49
0

前言:大明王朝276年的历史中,以皇帝身份御驾亲征得不多,数来数去只有成祖朱棣、宣宗朱瞻基、武宗朱厚照,以及“大明第一战神”英宗朱祁镇。而这其中成就最高的,当然是朱棣。这位马上皇帝一生征战无数,靖难时在尸山血海中脱颖而出。登基后五征漠北,更是威慑群丑。

但是由此带来一个问题,朱棣是明代唯一死在京师以外的皇帝。永乐朝是明朝历史上夺嫡之争最为激烈的年代,皇帝次子汉王朱高煦、第三子赵王朱高燧无不对其大哥朱高炽的皇太子之位虎视眈眈。

二王在军中浸淫多年,势力盘根错节。现在汉王在山东,赵王在北京,倘若在知道皇帝驾崩的消息后突然发难,如何应对?当时监国的皇太子朱高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榆木川:帝星陨落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四月,朱棣第五次率军亲征漠北,讨伐鞑靼太师阿鲁台,皇太子朱高炽留守北京监国。

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阿鲁台厉害的不行,甚至还把朱棣本人给打败。实际上在听到明军大举出塞的消息之后,这位鞑靼太师立刻施展他面对朱棣时最拿手的一招:逃之夭夭。

当朱棣听说阿鲁台逃往答兰木儿河(即努木儿根河,是位于今蒙古国东部哈拉哈河的支流)后,立即派出宁阳侯陈懋、忠勇王金忠前去搜捕。

陈懋是靖难元勋,明军骑兵大将。金忠原名也先土干,是前元太保、恒阳王也先不花的六世孙,在朱棣第四次亲征时归降明朝。没想到的是阿鲁台跑得比兔子还快,二人追了半天,始终难以发现鞑靼人的踪影。

朱棣随后派出英国公张辅和成山侯王通,对附近三百里地面展开地毯式搜索,还是一无所获。当时皇帝本人的身体健康已经出现了问题,因此对于张辅再进兵一个月的建议,朱棣思考了一个晚上,最终还是决定班师。

甲子,召英国公张辅等谕曰:“昨日之言,朕思之不可易也。古王者制夷狄之患,驱之而已,不穷追也。且今孳虏所有无几,茫茫广漠之地譬如求一粟于沧海,可必得耶?吾宁失有罪,不欲重劳将士,朕志定矣。”遂命班师。—《明太宗实录卷二百七十二》

七月十六日,大军抵达苍崖戍之时,“上不豫(即皇帝生病)”。七月十七日,车驾抵达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西北),“上大渐(即皇帝病危)”。临终前朱棣遗命传位皇太子。死后丧服和礼仪,则一遵太祖皇帝遗制。七月十八日,一代雄主朱棣在榆木川去世,享年65岁。

电视剧中虽然给朱棣死后搞了一个用咸鱼掩盖气味的雷人桥段,但好歹将这位永乐皇帝去世时的场景拍得十分唯美。另外朱高炽那段似假还真的场景设计,也十分巧妙。

秘不发丧:一场权力的暗战

大军在外,皇帝突然驾崩,接下去如何是好?当时朱棣身边亲信太监马云(非马爸爸)与扈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紧急磋商之后,决定秘不发丧。至于朱棣的尸体是如何处理的呢?《明史》中给了我们答案:

太监马云密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谋,以六军在外,秘不发丧,熔锡为椑以敛,载以龙轝,所至朝夕上膳如常仪。—《明史卷七·本纪第七》

也就是把军中所有的锡器收集起来,然后将其销熔后打造成一只圆桶,即上文中的“椑”。随后将皇帝的遗体安置在锡桶之中,再密封桶口,这样可以起到防腐的效果。至于锡桶本身,则安放在皇帝专用的“龙轝(音yú)”上。每天扎营之后,继续向“御幄”内供应早膳和晚膳。一切仿佛皇帝仍然在世,带领着大军缓缓南归。

上文说过,封锁消息的目的是防止汉王和赵王乘机作乱。但是前提是要让身处北京的皇太子朱高炽,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于是就在朱棣驾崩后次日,文渊阁大学士兼翰林院学士杨荣和御马监少监海寿两人秘密离开大营,向北京疾驰而去,目的是“奉遗命驰讣皇太子”。

汉王是当年靖难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头号功臣,军中大佬都和他交情匪浅。虽然朱高煦早已被朱棣打发去山东乐安州就藩,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至于赵王,刚刚在一年前卷入了一场未遂政变。当时的主谋常山中护卫指挥孟贤,即保定侯孟瑛的哥哥,说明赵王背后同样站着军方势力。而且赵王镇守北京二十多年,在京师的势力可比长时间待在南京的皇太子更为深厚。

杨荣和海寿一路不眠不休拼命赶路,终于在八月初二日赶到了北京。二人不及休息,立刻进宫向皇太子“致大行皇帝遗命”。朱高炽在震惊之余,召皇太孙朱瞻基和心腹大臣紧急开会协商对策。

经过一番讨论,皇太孙奉命赶赴开平“恭迎大行皇帝龙轝”,此行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接管北征大军的兵权。临行之前,朱高炽取出东宫印记交给朱瞻基,同时下令行营大小官军悉听皇太孙节制。

举大行皇帝初赐东宫图书亲授之曰:“此大行皇帝初授我者,今吾以授汝。但有事报来,即用此识。”皇太孙稽首受之。—《明太宗实录卷二百七十四》

八月初七日,朱瞻基赶到御营之中。此时当年朱棣带着皇太孙一起亲征的效果开始展现出来,在朱瞻基顺利接管兵权之后,军中这才开始发丧。八月十日,龙轝抵达北京,朱高炽这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

此前在朱瞻基走后,朱高炽先是下令京城戒严,接着派人密令亲信宁阳侯陈懋和阳武侯薛禄先率精锐骑兵星夜驰援北京。因为当时京军主力悉数出征,城中留守军队不过数千人而已。为了应对汉王和赵王可能的逼宫,朱高炽必须要有明军主力护驾才行。

当朱棣的龙轝抵京之后,第二天开始文武群臣、军民耆老人等就开始上演“劝进”的戏码。八月十三日,赵王朱高燧代表宗室劝进。经过去年政变未遂的打击,这位赵王殿下显然乖巧了很多,在劝进文中也是谀词如潮:

伏见文武群臣累笺劝进,力辞未允。弟高燧以同气之末,亦惓惓面请早正天位,皆未承允许。夫天位不可以暂旷,生民不可以无主。伏望长兄太子殿下鉴帝王之大经,明皇祖之大训。上遵父皇之遗命,下副臣民之仰望。早正天位,承天统。光祖宗之付托,续太平于万世。—《明仁宗实录卷一》

八月十五日,经过几番推让之后,皇太子朱高炽终于在北京奉天门即位,是为仁宗。朱高炽登基之后又过了一周,才于八月二十三日下旨召汉王朱高煦进京。九月十二日汉王抵京,此时大局已定,因此朱高煦只待了三天就匆匆返回乐安。

结语:作为熟读史书的皇太子,朱高炽不可能不知道当年秦始皇崩于外,公子扶苏被矫诏逼死的历史悲剧。当时的明军外有阿鲁台趁乱偷袭的隐患,内有汉王、赵王作乱的可能,朱高炽这个皇太子可谓到了最危急的关头。好在朱棣身边没有当年的赵高,杨荣也不是昔日的李斯,最终通过一招“瞒天过海”的计策,大明的基业顺利交到了朱高炽的手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六... 华野六纵(二十四军)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在1947年1月至1949年9月解放前夕,连续换了3位参谋长。...
原创 长... 长沙发现西汉王墓,出土三把稀世古琴,专家:此墓价值超过马王堆 西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就...
原创 许... 许世友遇高手总想切磋,但一位红军猛将说:不用比,你不是我对手 好的将领管理能力和指挥能力一定相当强,...
原创 郭...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故事如同谜题般引人入胜。今天,让我们聚焦于一位特殊的历史人物—...
原创 这... 在国军中,有一位公认的“书呆子”,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黄维,黄维墨守成规,使得很多人都吃过他的亏,杜聿...
原创 都... 亡国之君不好当,其实还有比亡国之君更不好当的,那就是亡国之后,不管是太后还是皇后,帝国的支柱倒了,敌...
原创 近... 在近代中国各路军阀当中,桂系是少数几支能与蒋介石中央军相抗衡的军事力量之一。那么在军阀混战以及抗日战...
原创 一... 2006年,陕西省考古所因为一起“盗挖祖坟”案件,发现了一处宋朝古墓群。其中,一座有着“教科书式防盗...
原创 枣... 今天的湖北省枣阳市是襄阳市托管的县级城市,但是在汉末三国时代,单是枣阳一个地方就有6位名士为蜀汉集团...
原创 扈... 扈三娘如果不嫁给王英,只有死路一条。 扈三娘与王英,一点都不般配。扈三娘貌美如花、武艺高强,王英却贪...
原创 在... 中国古代一直强调“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意思是对于大夫及以上的高官,不应轻易加刑,对于地位低微的...
原创 秋... 秋收起义队伍中,矿工是主力,跟警卫团比,战斗力如何? 在开国将军中,王耀南少将让人印象深刻。他很小就...
原创 张... 在中国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被誉为男人的书,其中的战争场面更是男性英雄主义...
原创 黄... 《——【·前言·】——》 三国英雄谁不知?关张赵马黄威名远播。可谁曾想这五虎上将之中,竟也暗藏波澜?...
原创 苏... 一记爆炸声出现在美国的海港,美国海军一抬头就看到了日本的战机,紧接着无数的炮弹从空中散落,美国的珍珠...
原创 鲁... 说到民国时期,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年代,当时正是一个新文化正在传播,而旧文化没有完全被摈弃的年代,很多...
原创 武...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权倾天下数十年。然而,她在退位仅一...
原创 总... 美国有一座特殊的山,名为总统山。山上雕刻着四位美国总统的巨型头像,分别是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
原创 诸... 后人说起古代的英雄人物,常常喜欢把明朝的刘伯温与三国的诸葛亮相提并论,认为二人的才干相差无几,都是一...
原创 故... 故事:现在唯一保留的兵团:近300万人,建立14座兵团城市 人民组成士兵,士兵保卫着人民,两者相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