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联是怎么提高人们工作积极性的?1996年8月9日叶利钦宣誓就职
迪丽瓦拉
2025-06-15 10:04:00
0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苏联是怎么提高人们工作积极性的?1996年8月9日:叶利钦宣誓就职俄罗斯总统,开始了他第二个总统任期。

有什么办法?

答案是没办法。

叶利钦担任过苏共中央建设部部长,还担任过苏共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

担任首都莫斯科第一书记期间,叶利钦曾全力试图提高老百姓的工作积极性,杜绝腐败问题。

为此,叶利钦大刀阔斧的施政,一次撤换了莫斯科33个区委书记中的23个,并且撤掉了包括市内务局、克格勃主席在内的多个局委的一把手职务。

即便如此,叶利钦基本没有改变任何事情。

为什么?这是制度问题。

萨沙想起我的第一台电脑,真是个悲惨的遭遇。

高中毕业以后急着玩游戏,就托同学买了台电脑。这个同学也不靠谱,找的是在电脑城认识的一个所谓熟人。

熟人本来是帮人装电脑的,刚刚开了一个店,员工都是刚刚招聘来的。

本来这也没什么,在谁哪里买不是买呢。没想到,这台组装电脑拿回家以后,才几天就出黑屏死机的故障,根本没法用。当年没有退货一说,我只能不断拿去修理,平均一二周就去一次。

关键在于,你不知道电脑道理哪里有问题,只能挨个换部件。这样折腾了2个月,连我这个同学都怒了,强行要求必须彻底修好。最终只能将大部分零件都一次性换掉,等于重新装了一台电脑,这才彻底修好了。

多年后听这个同学说,这家电脑铺子第二年就倒闭了。为啥?

这个熟人根本不懂开店,对手下员工非常苛刻。他动辄就骂人,还要求每人每个月组装若干台电脑,不然就克扣工资。

工资本来就很低,又没有奖金,这几个职工天天和老板吵架,后来集体辞职不干了。

我这台电脑就是某个职员恶意装坏的,肯定是用了什么方法让你用不了,又不好修。而我不断去修,也让老板焦头烂额。

所以,体制问题导致员工没有积极性,故意拖拖拉拉甚至暗中使坏,你压根就没办法。

道理也是一样,大锅饭时代,你怎么能提高人的积极性?

压根就没办法。

改革开放之前,工人、职员工作时间并不短。

以我国为例,1995年才开始双休日,之前每天工作六天,只休息一天。

只是,工作时间长有什么用?

以《半夜鸡叫》为例,将长工在天不亮的时候就逼到田里,根本没有半毛钱作用。

就像上面所说,长工只要心中不满,有一百种方法可以磨洋工。你就算让他天天睡在田里,也是没用的。

苏联的赫鲁晓夫,就最喜欢去各地农场视察。

每次由地方政府安排的视察,他看到的场景都很不错,也相当高兴。

一次, 赫鲁晓夫去莫斯科一个郊区农场视察,看到地里庄稼长得很好,大大夸奖了随行的官员。

没想到,车队回克里姆林宫的时候,赫鲁晓夫突发奇想,让司机突然擅自改变路线,沿着另一条山村小路开过去。正常来说,这种事绝对不会出现。

苏联有着严格的领袖保安制度,赫鲁晓夫的行车路线是绝对固定的。每次出巡前,克格勃需要清空道路,部署沿途警卫,甚至化妆成路人进行保护。这种行车路线都是提前几天定好,绝对不能擅自更改,以免出现刺杀情况。

赫鲁晓夫心血来潮的改路线,就让地方官出了大洋相。

没多久,车队就开到几个真实的集体农场。

田里的庄稼稀稀疏疏,农民们有的无精打采得干活,有的则坐着休息或者抽烟,一些年轻的男女则在打情骂俏,倒是挺热闹。

赫鲁晓夫勃然大怒,狠狠地批评了那几个官员,说要严厉处分他们。

不过,回去以后赫鲁晓夫倒也没有什么处分。

他是个聪明人,应该是明白这是普遍现象。

苏联经济发展的瓶颈,同人民工作积极性不高有很大关系。

资料中这么写,苏联对于农业的投入不可谓不大,甚至超过美国,坦波夫州的例子十分典型。 这个州在1968到1978年的10年间,共花费3 亿卢布巨资,建造了 75个大型的畜牧业综合体 。如果西方建立同样规模的私人农场,肉奶和羊毛的产量至少提高一两倍。奇怪的是,坦波夫州的产量没有增长,反而还下降了。牛羊的头数连续4年减少,牛肉、牛奶、羊毛生产全部亏本。1975年,仅仅坦波夫牧业联合公司这一家公司,就亏损高达6000万卢布。

该州在1971年到1975年投入到农业的固定生产基金增加了差不多1倍,可谓不惜血本投资。由于农民的消极工作态度,农业总产值仅仅提高了1.3%。坦波夫州的情况不是孤立的,在苏联各地都普遍存在。

戈尔巴乔夫回忆,他的老上级和恩师安德罗波夫执政后,曾花费很大精力去搞“反对低效率的运动,狠抓了职工的劳动纪律”。戈尔巴乔夫非常不能理解,认为这种小事有这么重要吗?应该是地方政府,甚至是工厂、农庄自行去负责。

中央政府如此大张旗鼓地抓纪律,岂不是搞笑!

安德罗波夫拍着肩膀对他说:小伙子,等你到了我这个年龄,就知道搞这个有多重要了!

是啊,消极怠工足以毁掉苏联。

被誉为苏联邓小平的安德罗波夫,已经开始搞“体制改革试验,推行农业集体和家庭承包制、在工业和建筑业中推广和完善承包作业队、工业部门给予工厂管理人员更多的权力,放松中央政府机构的控制。”这才是治本的办法。

可惜,70岁的安德罗波夫,执政1年就挂了。

如果他能够活久一点,说不定苏联会有别的未来。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斯... 列宁时代的苏俄秉承的是集体领导制,苏共所有元老共同决定国家的发展路线和各种方针政策。哪怕列宁有组织缔...
原创 蜀... 三国时期,豫州鲁国有一个人名叫刘琰。他具有名士风流,善于清谈,但性格有些偏执。 刘备在豫州期间,因...
原创 既... 谈到周瑜,大家很可能立刻就会想到那个雄姿英发的白面书生,取到了美的的小乔,还有后人作诗“谈笑间,樯橹...
原创 苏... 引言 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在近代诗《自由与爱情》之中有这样一段话:“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
原创 河... 河野洋平 (1937年1月15日—),日本政治人物,历任自由民主党总裁、众议院议长、副总理、外务大臣...
原创 虎...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中经典桥段之一,凭借独战关张,吕布奠定了演义武艺第一人的地位。不过...
原创 创... 都说李世民是千古一帝,此言不虚,唐太宗不仅文治武功样样行,还很善于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我们先说下搞这...
原创 幕... 撰文|赵立波 赵烈文是曾国藩最重要、最亲近的幕僚,虽然一直以小角色围绕在曾国藩的周围,但是他特殊的才...
原创 倘...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郭嘉原为袁绍...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巡礼系列七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 巡礼系列之七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位于杭州复兴路闸口乌龟山西麓,地处西湖风景区南缘...
原创 赵... 对于三国演义里面的武将,或许赵云的人气会比关羽还高吧?比较他是三国第一美男子,又是一生当中没有出现过...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他究竟有多恐... 曹操无疑是三国时期最为人熟知的人物之一,他不仅聪明机智,还成功建立了强大的曹魏政权,只是遗憾未能登上...
原创 李... 民国期间,军阀混战,群魔乱舞,城头变幻大王旗,此起彼伏的军阀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这些军阀中,...
潮汕一个村,42000人一个姓... ‌林姓,得姓始祖林泉。 林泉,又名林坚,文财神比干的遗腹子。 比干,子姓,今河南淇县人,因为被分封...
原创 邓... 邓艾终结了蜀汉政权,然而为何他的名声远不及姜维?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邓艾的战绩是否真的如...
原创 历... 历史上最后一位王爷,2004年才去世,现在王府已经旅游景地 清朝的时候已经就流行袭爵了,随着隆裕太...
原创 晚... 纵观整个民国的人物关系谱,你会发现每一股势力之间就像一个圈子,彼此之间都有着关系。 少帅张学良的红颜...
原创 卖... 他是黑龙江省绥化市的市委书记,他是中国最大卖官案受贿贪官,他的名字叫马德。 在马德的仕途之路上,他逐...
原创 蜀... 提起诸葛亮,大多数人都会赞一声神机妙算,毕竟他未出隆中,便作隆中对,定下了天下三分之计,并完成了这一...
原创 生... 《生是日本人 死为中国魂》 记日本八路——小林清 作者:小林陽吉 第十一章 奇袭龙须岛日本海军陆战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