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黑龙江省绥化市的市委书记,他是中国最大卖官案受贿贪官,他的名字叫马德。
在马德的仕途之路上,他逐渐展现出了利欲熏心的一面。私相授受、贪财无数,他陷入了腐败的泥淖中,犯下了无数的罪行,还包养多名情人。
他的人生经历是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一个由职务晋升到落马的曲折轨迹。
出生经历
马德出生于1951年,
一个普通的家庭。作为一个来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在马德的家庭中,吃饱穿暖成为了一种奢望。
家里面有8个孩子,
母亲在他尚不记事的时候就离世了,这使得他在艰难的环境中长大。然而,正是这样的困境激发了他奋发向上的决心。
他从小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和出色的学习能力。他勤奋努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想要脱离贫困的生活环境,改变全家人的命运。他努力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马德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智,成功成为了工农兵大学生,取得了令人自豪的成绩。他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为自己争取到了进入上海复旦大学的机会。
来到大城市,马德被眼前的繁华所震撼。高楼大厦、熙熙攘攘的人流、繁忙的商业街,一切都展现着现代都市的魅力。
他羡慕不已,内心激发起了对更好生活的渴望。他意识到,要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他必须更加努力,不断追求进步。
仕途经历
毕业后,马德充满热情地踏入了政治舞台,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他被分配到黑龙江省工交办。1982年2月,马德被任命为黑龙江省海林县副县长。
在副县长的职务上,马德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决策力,为海林县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4年1月,他迈出了更大的一步,被提升为海林县县长。
这一任命让他全面负责了海林县的行政管理和发展事务。
年仅35岁,马德就成为了海林县的一把手,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
随着马德的政治生涯不断发展,
他迎来了职位晋升,被任命为牡丹江市副市长。
1991年,马德调任黑龙江省电子工业局副局长,1992年11越回到牡丹江担任主管经济工作的副市长。
马德的政治生涯继续蓬勃发展,
1996年11月,他迎来了职位的升迁,被提拔为绥化行署专员。
作为绥化行署专员,马德承担起领导绥化地区行政工作的责任。他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为地区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0年,他迎来了政治生涯的新里程碑,出任绥化市委书记。
这一任命使他成为绥化市的第一位市委书记,标志着他在地方政治舞台上的崭露头角。
贪污
当他在仕途上一帆风顺时,贪婪和欲望却逐渐侵蚀了他的内心。
他不满足于每月拿的死工资,开始向着腐化的深渊堕落。
他开始涉足贪污受贿的漩涡。他以利用职务之便,向一些企业和个人提供职务晋升、项目承揽等方面的帮助为名,收受巨额贿赂。
马德书记的办公室经常被各式各样的礼品填满,这些礼品往往是下属送给马德的红包和贵重礼品。从饭店开业到官员调动,似乎所有大小事务都需要“请示县委书记”才能办理。
马德每次收到礼品都会拿出一本记账本,将送礼者的名字记录其中。这本记账本竟按照红包的大小对下属进行排名。
如果有人没有送礼或者送得不够大方,马德就会在工作上对他穿小鞋,给予不公平待遇。
在工作中,马德不听取下属的意见,凡事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县里的会议上,他总是坐在主位,高高在上,呼风唤雨,甚至时不时爆粗口,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负面印象。
在2000年,马德的贪婪行为达到了顶峰。他在担任中共绥化地委书记、市委书记期间,利用权力之手,与妻子田雅芝共同进行了多起贪污受贿的案件。
这些案件涉及了多个地方官员和企业家,其中包括了"卖官"和"保官"的行为。
他在十年间收受了来自17名不同人士的贿赂款项,总计达到603万余元。这些贿赂款项的数额相差悬殊。
第一笔贿赂发生在2000年,当时马德接受了绥棱县县长李刚的请托,为其职务晋升提供帮助。在随后的两年内,马德和妻子田雅芝共收受了李刚给予的32万元人民币和1万元美元(合计约81,937元人民币)。
2001年5月7日,绥化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支队长方晓光给了马德8万元,希望通过贿赂,马德能够在职务晋升的事项上提供帮助。
最大一笔贿赂金额高达50万元人民币。王学武送50万给他,希望自己的职位能够得到晋升,最终也如愿以偿。
三姐妹做情人
马德在前往哈尔滨出差期间与酒店的客房经理赵某陷入了不正当关系。赵某的妖艳性感吸引了马德,为了追求她的青睐,马德甚至花费巨资为赵某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生日宴会。
赵某贪图马德的权势和财力,她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讨好马德,
她将自己的两个好姐妹介绍给马德,共同享受这段禁忌之恋。他们四人经常一起约会,秽乱的程度让人不敢想象。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甚至包养了多个情妇。
有一次,县里一位处级干部来到马德的办公室想向他汇报工作,却敲了好几下门也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这位干部只能无奈地悻悻而去。然而,事实上,当时的马德就在办公室内,听到了敲门声。他没有让下属进来汇报工作,
反而在心里怪责别人“坏了自己的好事”——因为当时的马德正在与自己的情人密会。
2000年6月14日,绥化市正式撤地设市,为庆祝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举行了盛大的揭牌仪式。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县委书记马德和他的秘书司机神秘失踪。三人的手机关机,没有任何人知晓他们的下落。
整个绥化城陷入了一片焦虑和混乱之中,人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归来。
两天后,马德终于回到了绥化。据传言,他的失踪是为了讨情妇开心,带着她出去旅游。
落马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马德的权力滥用行为终于被政府揭露。经过长时间的调查,政府终于找到了足够的证据将其落网。面对警方的严厉询问,马德却表现出一种嚣张的态度,丝毫没有愧疚之意。
在2005年,马德的贪污受贿案经过法院审理后,他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公诉机关提供的大量证据表明,马德在职务晋升、职务安排等方面,多次接受他人的贿赂。
在马德担任牡丹江和绥化市政府职位期间,他沉迷于贪污受贿和卖官的丑恶行径,积累了巨额非法所得,数目高达上千万。
警方在对马德的调查中发现了惊人的证据。他的住所中堆满了数十件昂贵的裘皮大衣,每一件都是价值不菲的奢侈品。
此外,还发现了上百双来自国外的进口名贵皮鞋,房间的一角摆放着五十架名牌照相机。马德名下还拥有数套位于市中心的昂贵公寓和别墅。这些房产地理位置优越,豪华装修。
他不顾法律法规和职业操守,违背了公正和公平的原则。他的行为不仅对自己的声誉和人格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也严重损害了社会公正和人民的利益。
然而,马德并没有就此终结他的人生旅程。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经历了三次减刑的过程,死刑
后改判为无期徒刑。
2015年7月3日,经过二中院的审理后,对于马德的案件作出了重要裁定。法庭认定,在马德的刑罚执行期间,他表现出确实的悔改态度,符合法定减刑的条件。
因此,法庭裁定对马德减刑一年,减刑后的刑期从2010年1月20日起,延至2027年1月19日止。
同时,剥夺其政治权利的期限减少为7年,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的处罚保持不变。使得他的有期徒刑刑期缩减至17年。
虽然他在服刑期间表现出悔过和改正的迹象,但这并不能掩盖他犯下的严重罪行和对社会造成的损害。减刑并不代表他完全赎罪,他所受到的惩罚仍然是应有的。
结语
马德案件涉及到260余名官员,成为中国史上最大的卖官案。其中包括绥化市各部门的50多位一把手。
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官员中有一部分是马德亲自提拔或安排的,而另一部分则与马德有收受贿赂或勒索行为的牵连。更为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官员中还有一些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等罪行。
马德案件是一起典型的涉黑犯罪集团案件,揭示了以商养黑、以黑护商的黑恶势力勾结官员的内幕。
这种勾结关系使得黑恶势力得以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获得巨额利益,而官员则通过收受贿赂和其他非法手段获取权力和金钱。
马德追求个人私利,将职务和权力作为谋取财富和地位的工具。他的行为背离了公正和廉洁的原则,不仅严重破坏了社会公信力,也损害了人民的切身利益。
提醒我们在担任公职时要始终保持廉洁和正直,不为个人私利而背离职责和道德底线。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和监督,构建清廉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
贪污腐败不仅破坏个人的声誉和家庭的幸福,更损害了整个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坚守正道,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成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