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玄宗有三大宠妃,除了杨贵妃和武惠妃,还有一人是谁?
迪丽瓦拉
2025-06-16 07:33:55
0

现在一提起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大家脑海里蹦出的第一个人便是杨贵妃。除了因为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还在于她与李隆基的特殊关系。也正因为如此,二人的风流韵事才能代代流传。而在杨贵妃之前,唐玄宗其实还有两大宠妃。一个是寿王李瑁的母亲武惠妃,另一个便是擅长诗词歌舞的梅妃。武惠妃在杨贵妃入宫之前已逝,这大部分人是知道的,那梅妃又是何命运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梅妃名为江采萍,于唐景龙四年出生在福建莆田。江家世代行医,江采萍的父亲江仲逊为秀才出身的儒医。因为江采萍在江仲逊30多岁时才出生,所以被父亲当作了掌上明珠,疼爱有加。在那个普遍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江仲逊却十分重视女儿的教育问题。江采萍在9岁时便能吟诵《诗经》中的《周南篇》和《召南篇》,还对父亲说:“吾虽女子,当以此为志。”江仲逊满怀欣慰,遂给女儿起名为“采萍”。

在江仲逊的培养下,江采萍不仅精通琴棋书画,而且从十四岁便开始吟诗作赋。再加上她清丽可人的形象,所以赢得了不少名门望族的青睐。江采萍爱梅如狂,江仲逊便不惜重金寻找各种梅树,然后栽满房前屋后。因此,她也培养出了梅的气节,高雅娴静。附近的年轻人都感叹道:“是谁家的好儿郎,能有那福气娶梅妃为妻?”

令大家都没想到的是,娶梅妃的是后来的皇帝唐玄宗。武惠妃去世后,唐玄宗闷闷不乐,郁郁寡欢,所以宦官高力士亲自到湖广两粤地区为唐玄宗选美。当高力士到达福建后,听闻“江家梅妃”的名头,立刻以重礼相聘,将梅妃带回了长安。果然,梅妃进宫后便以自己清新脱俗的气质吸引了唐玄宗的目光,一时间宠冠六宫。唐玄宗封她为东宫正一品皇妃,并在她的住所旁种满了梅树。

但好景不长,梅妃就因杨玉环的进宫而受到冷遇。原本以她的性格,是无意与杨贵妃争宠的。但唐玄宗因为迷恋杨贵妃不思朝政,朝野内外议论纷纷。所以梅妃便觐见皇帝,赠诗讽刺于他。杨贵妃听后大怒,在多次陷害后,终于让唐玄宗将梅妃打入了冷宫。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带杨贵妃出逃,却忘记了梅妃。梅妃为了防止被辱,以白绫裹身,投井自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学... 相信很多人了解司马懿,都是通过《三国演义》小说或影视剧。 但因为三国作者罗贯中明显偏向蜀汉一方的描写...
原创 忽... 忽必烈贵为一代天骄,横扫世界,为何夺位战争却如此惨烈? 公元一二五九年七月,蒙哥汗于钓鱼岛城下去世。...
原创 日... 前言 相信很多看过抗日战争题材影视剧的朋友对日本的一种军帽并不陌生,这种军帽两侧有几片垂布,看上去一...
原创 赵... 公元968年二月,大宋都城虽被寒意笼罩,但到处张灯结彩,42岁的赵匡胤即将大婚,新娘是刚满17岁的宋...
原创 陈... 提起淞沪会战,我们总能想到1937年8月爆发的那场惨烈战斗。 日本从海上登陆,打了国军一个措手不及,...
原创 朝...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向曾经的小弟屈服。 甲午...
长白山天池为什么分给朝鲜一大半...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请知悉。】 新中国成立后,陆续和接壤的国家...
原创 放... 李文彪,1952年出生在上海一个高知家庭,父母均是高学历,并且从事教育工作。受他父母的影响,李文彪从...
原创 抗... 一、历史风云起,将军初登场 (一)传奇人生铸就辉煌 许世友,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将领。他8岁入嵩山少林...
原创 抗... 得知自己仅被授衔少将,李云龙、丁伟和孔捷个个满腹牢骚。 李云龙正在赶写论文时,丁伟跑来和他发牢骚,问...
原创 隋... ——感谢您的阅读,请您点击关注—— 隋文帝杨坚与独孤伽罗的爱情故事,在历史上一直被世人视为一段佳话。...
原创 志... 1950年4月10日,苏朝领导人举行会谈中,金日成得到了斯大林的支持,他摩拳擦掌,准备在一个月的时间...
原创 韩...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 可以说如果没有萧何,韩信就不会成为一代大将,没有萧何,...
中华民国孙小头《壹圆》开国纪念... 中华民国孙小头《壹圆》开国纪念币,作为民国初期的重要货币之一,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背景,还蕴含着丰富...
古代读书人23种称谓 自古以来,读书人都是一个备受瞩目的群体,读书人意味着功名利禄、出人头地,而且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且...
原创 方...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英雄的后代,是否也如其父一般为国奉献?1935年,方志敏英勇就义,年仅36岁。他...
原创 朝... 引言 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法西斯日本广岛投放了人类第一颗实战用原子弹。仅两天后,苏联就对日宣战...
原创 老... 文丨卿心君悦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谜团—— 太子胤礽二次被废之时,老十三胤祥莫名其妙地...
一百年·一座桥·五代人 “这座桥不仅连接了两岸,也连接了过去与未来,成为了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家五代人共同的记忆和骄傲。”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