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朝鲜籍烈士安顺花:为抗日牺牲4个孩子,28岁被汉奸用木楔钉死
迪丽瓦拉
2025-08-16 21:04:23
0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向曾经的小弟屈服。

甲午战败后,朝鲜半岛也失去了清廷的庇护,成了日本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当然,也有不甘心的,比如明成皇后,对清廷失望后,为了制衡日本,便开始亲俄,当时的俄国,对朝鲜半岛也是欣然垂涎三尺,欣然同意。

可惜的是,日本人不乐意啊,自己好不容易打败清廷,获得难得的扩张机会,怎么会拱手相让?于是直接发动“乙未事变”,冲入皇宫,不仅将明成皇后砍死,还对她的尸体做了不可描述的暴行,最后浇上煤油焚烧。

明成皇后惨死,她的丈夫,朝鲜第26代国王李熙赶紧跑到俄国大使馆躲藏。

1897年,李熙称帝,“大韩帝国”成立,他对内利用不同派别相互牵制,对外与各个国家打交道,牵制日俄在朝鲜半岛的势力,度过了几年相对平静的日子。

可惜的是,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朝鲜被绑到了日本的战车上,随着日本在这场大战中胜出,朝鲜第二次沦为日本傀儡。

虽然李熙也曾反抗,但小胳膊拧不过大腿,最终被逼退位,“儿皇帝”李拓上位,朝鲜的一切事宜,都被“统监”伊藤博文把持。

1909年,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被朝鲜人安重根枪杀,这让日本人很生气,直接签订《日韩合并条约》,从此,朝鲜被并入日本版图,比殖民地还殖民地。

吞并朝鲜后,日本一方面想方设法同化朝鲜,一方面开始疯狂掠夺矿场、土地等等资源,朝鲜半岛,本就自然环境恶劣,在加上连年灾害和苛酷的统治,底层百姓生活艰难,因此,朝鲜人渐渐涌入我国东北地区,开始私恳土地,到了20世纪上半叶,更是大规模进入东北,形成了如今的朝鲜族前身。

今天故事的主角安顺花,便是这一时期,从朝鲜涌入东北的“移民”。

安顺花,朝鲜咸镜南道瑞川郡人,出生寒苦,自打记事儿起,便为怎么填报肚子发愁,15岁时,安顺花在父母的安排下,嫁给了一位叫李凤珠的朝鲜青年,虽是包办婚姻,但婚后的二人相亲相爱,生活的很是和睦。

感情再好,也得吃饭不是?为摆脱贫困现状,1930年,安顺花夫妇来到了东北,在吉林珲春县一户地主家当了佃户,虽然日子依旧贫困,但却要比在朝鲜好上不少。

这年10月,安顺花夫妇受到革命思想熏陶,夫妻双双加入“反日会”,负责通信联络,因为工作积极,头脑灵活,总是不负众望。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紧接着,吉林被日军攻占,这让安顺花夫妇义愤填膺,虽然不是中国人,但他们刚刚新建的家园同样遭到破坏,在组织的带领下,他们奋不顾身地投入革命,安顺花更是被组织派到城区,组织妇女团、儿童团的工作。

1932年6月,安顺花跟着同志们转移到烟筒砬子抗日根据地,在葫芦鳖村担任党支部委员兼妇女主任,为更好的配合前线同志,她挨家挨户做宣传,组织妇女看护伤员,并想法设法为游击队筹措粮食。

1933年秋,安顺花与7名妇女负责为战士们缝制军装,不久,她所在的队伍被编入东北革命军第二军,她成为独立师第四团缝纫队队长。

虽然干的是“后勤”,但由于敌强我弱,安顺花等人经常笨重的机器和布匹,跟随大部队转移,珲春、汪清、金仓、宁安等地,都有安顺花等人的脚步。

对于组织交待的任务,安顺花等人是坚决执行,一次,敌人大扫荡,安顺花带领缝纫队躲进了芦苇丛,为了按时完成组织交待的缝制20多套军装的任务,安顺花等妇女同志站在一尺多深的冰冷河水中,争分夺秒的工作,因为太投入,甚至忘了身边1岁半还发着高烧的儿子。

小孩子被饿得受不了,号啕大哭,这才惊动安顺花,可当时日军正在芦苇丛中扫荡,若是被孩子哭声招来,那就完了,情急之下,安顺花捡起一块布头,便塞进儿子嘴里,等日军走后,孩子已经没了气息……

作为母亲,安顺花心中的悲痛,可想而知,但她根本没时间悲伤,因为部队的兵员不断增加,他们缝纫队的任务,也越来越重。

烟区大捷后,组织一下子下达了赶制500套军装的任务,而且要一周内完成。

正当安顺花带着妇女们没日没夜的赶制军装时,家里人捎来了信,说是公公病重,二儿子因为没鞋穿冻伤了脚,同志们劝她拿双鞋回家看看,但却被安顺花直接了当的拒绝了:“新入伍的抗联战士等着衣服穿呢,我怎么能回家?”。

令安顺花没想到的是,没多久,便传来了噩耗,说是公婆还有自己的二儿子,在一次大扫荡中,惨遭日军杀害。

一下子失去3位亲人的安顺花泪眼朦胧,因为自己和丈夫都投身革命,公婆离世,就代表她在中国的家没有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因为部队要向原始森林转移,当天晚上,安顺花去卫生队跟丈夫李凤珠此行,从李凤珠口中,安顺花又听到一个坏消息——大儿子和收养他的大娘,也被日军杀害。

接连听到噩耗,安顺花如五雷轰顶,呆立当场,过了良久,才扑在丈夫怀里失声痛哭。

当时的安顺花与李凤珠结婚15年,生育3子1女,大儿子、二儿子惨遭杀害,小儿子被自己在芦苇丛中丧生,现在就仅剩一个女儿,这让安顺花如何能不伤心?

1935年,安顺花被调到第四团医院炊事班当调理员,她把女儿也带在了身边,可在她千方百计照顾伤员的时候,却忽略了女儿,以致女儿活活饿死……

1936年秋,安顺花被重新调回了缝纫队,在深山里的密营中为部队日以继夜的赶制军衣,度过了一段相对安稳的日子。

可惜,随着日军在东北的势力越来越大,对抗联的围剿力度,也越来越大,深山老林中的密营,也不再安全。

1937年3月26日清晨,哨兵匆匆来报,说是敌人上山了。

得到消息的安顺花,赶紧带领同志们将粮食、布匹、缝纫工具等等埋进山涧2米多深的积雪中,做完这一切,日军已经离得很近,安顺花赶紧带着缝纫队的妇女们转移。

不巧的是,此时儿天降大雪,给她们的行军带来极大困难,眼见日军越追越近,喊叫声也越来越大,子弹打在树干上,震得枝条乱飞。

看到这一幕,安顺花知道,如果不想办法,缝纫队想要摆脱敌人,几乎不可能,于是,她命令缝纫队继续向山顶转移,自己则向另一侧的小山坡跑去。

虽然安顺花下了命令,但同志们怎么能看着安顺花一个人行动,见安顺花脱离队伍独自一人离开,一名叫金贞善的裁剪员不放心,追随而来。

二人故意暴露一点目标,吸引敌人,很不幸,在一片洼地中,裁剪员金贞善被子弹击中,安顺花只能抱着她继续向前爬,等到了一颗美人松钱,安顺花把她埋在了松树下的一个小坑里,自己则继续跟日军绕圈子。

当看到空地上有几个日军时,安顺花下意识拔枪想要射击,可惜扣动扳机,发现子弹已被打光。

将枪埋进雪里,安顺花朝着东北方向一个岩洞跑去,此时的日军已经离她很近,安顺花的双腿被乱枪击中,拖着伤腿朝岩洞爬去。

由于大量失血,再加上天气严寒,没到岩洞,安顺花便昏了过去,等再次醒来,已是日军俘虏,一个汉奸,正拿着画像,跟安顺花的容貌比对。

当得知她是缝纫队队长后,安顺花被带到了日军营地,先是一顿惨无人道的审讯,汉奸们才怒吼着问:“衣服在哪里?说出来饶你一命!”。

公婆和4个儿女都被日寇害死,安顺花对他们是恨之入骨,恨恨对汉奸们道:“你们是中国人的败类,活得不如一条狗!”。

说罢,日军、汉奸们对着她就是一顿拳打脚踢,为了逼迫安顺花开口,他们用削尖的木楔子,一根根钉向她的腹部、胸部,牺牲之时,安顺花年仅28岁……

2天之后,安顺花的同伴,来到她牺牲的地方,看着她受刑后的惨状,是痛哭不已,为她穿上新装,盖上缝纫队的队旗,安葬在了中国的土地上。

因为安顺花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她的名字也被载入东北抗联的军工史册,受中国百姓敬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古代的牛车是一种出行神器 北魏时期,乘坐“牛车”出行是荣耀和时尚。牛车跑得虽慢,但颠簸更少更舒适,对讲究“坐有坐相”的古人来说...
原创 1... 1956年的冬天,南京无线电生产厂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那就是前来视察中国无线电发展状况和工人生活状...
原创 一... 明军 明末有一个特殊现象,作为爷们的将军纷纷落水当汉奸,从李永芳开始,继而有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
原创 隋... 如果说秦始皇修筑长城是为了防御,那么隋唐大运河就是为了连接。 它不仅打通了南北的经济走廊,也促进了南...
原创 三... 标题:三国时刘备看错人,孙权也会看错人,为什么刘备最后还是用了他?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三国鼎立...
原创 此... 标题:荒唐的皇权:皇帝拒赐孙名的离奇理由 在古代,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其言行举止往往被视为天...
原创 罗... 1949年,全国解放的号角即将吹响,党中央即将搬至北平之际,罗瑞卿临危受命,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任公安...
原创 此... ###标题:朱元璋与廖永忠:帝赐忠臣的末路之谜 **第一章:风云初起**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
原创 清... 在探讨清朝灭亡不过一百余年,满族人口上千万,而满语却迅速消亡的复杂现象时,我们不得不深入剖析其背后的...
原创 陈...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人物的故事总是令人心潮澎湃。 陈赓,这位性格活泼、随和的大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
原创 《... 《三国演义》中,黄忠属于最容易被人遗忘的武将。虽然名列五虎上将之中,但由于出场时间较晚,且出场之时已...
原创 重... 薛刚反唐的故事是薛家将系列小说的后续,是以薛刚反唐拥护庐陵王李显为主题的故事创作。这个故事既采纳了当...
原创 8... 刘伯承元帅是中国的开国元首之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回顾中国曾经的百年动荡历史,可谓是腥...
原创 白... 秦昭襄王即位之后,继续贯彻执行商鞅的变法国策,推行军功爵制,在这种背景下,“善用兵”的白起得到丞相魏...
原创 曹...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枭雄并起。在这个群雄逐鹿的乱世之中,曹操凭借着超人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一步步走...
原创 深... 在抗日战争初期,乃至抗日战争后期,日军死不投降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在人类战争史上!极少见到的,为什么他...
原创 郝... 前言 过去男子和女子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一度还有“ 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说法,因此女子很难和男子一般...
原创 8... 新中国建国之后的第一次授衔仪式里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当时许世友得知自己只被授予上将军衔时觉得有些委...
原创 武...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皇帝,武则天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她和李世民、李治父子俩的故事也常被人们提起,说...
原创 建... 前言 徐向前 ,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始终没有忘记曾经的战友许继慎。 许继慎,一位在革命浪潮中做出过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