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赵匡胤突然“离奇”驾崩,留下24岁孤寡皇后,赵光义登基如何对她
迪丽瓦拉
2025-08-16 21:04:37
0

公元968年二月,大宋都城虽被寒意笼罩,但到处张灯结彩,42岁的赵匡胤即将大婚,新娘是刚满17岁的宋姑娘,是典型“老夫少妻”组合。

大宋的皇后宝座已经空置了五年之久,人们都在疑惑,年轻的宋氏为何能够入宫便做皇后,而她的表现让所有人闭上嘴巴。

宋氏出生名门望族,她爹宋偓是后唐庄宗的外孙,她娘是后唐义宁公主,宋氏拥有极好的家庭教养,年幼时出入宫廷落落大方,为人处事进退有节。

虽然赵匡胤与宋皇后的婚姻是政治联姻,但是两人的感情却是真情实意,每次赵匡胤处理完前朝事务,总能看到在旁边等待的皇后。《宋史》中这样记载,“每帝视朝退,常具冠帔侯接,佐御馔。”

赵匡胤一生曾有四个儿子,可惜两个夭折,只有赵德昭、赵德芳长大成人。赵德昭是原配妻子贺氏所生,赵德芳是续弦妻子王氏生的,宋皇后并没有生养儿女。

赵德昭虽是赵匡胤的长子,但他比年轻的母后还要大一岁,为了避免闲言碎语,宋皇后只是在公众场合“礼貌性”交流,在私下里反而刻意回避。

当宋皇后嫁给赵匡胤时,赵德芳才只有十岁,宋皇后自然不用避讳,她将赵德芳视为亲生儿子,疼爱有加,这也为宋皇后后来的选择埋下祸根。

公元976年,赵匡胤毫无征兆地驾崩了,是疼爱丈夫的宋皇后发现了意外去世的宋太祖,突如其来的状况让人感到眩晕。

更为要命的是,赵匡胤没有留下遗诏,谁将是皇帝继承人还不确定,从历史经验看,皇权过渡时期是国家最容易动乱的时间。

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宋皇后立即命内侍太监王继恩通知秦王赵德芳入宫,很显然,宋皇后决定让赵德芳来继承皇位。

出人意料的是,王继恩有自己的想法,他认定赵匡胤是要将皇位传给赵光义的,于是他拿着宋皇后的懿旨当做通行证,直接跑到赵光义的府邸,将事情原委一五一十地讲给赵光义。

史书中记载王继恩相信太祖要传位给赵光义,因此前往报告消息,王继恩作为一名宫廷内侍,竟然有这样胆大妄为的行为,大胆猜测一下,王继恩极有可能是赵光义的“密探”。

赵光义毫不含糊,立即集合兵士径直奔向皇宫。当宋皇后看到赵光义带着兵站在大殿上,瞬间就明白了大势已去。

此时的赵光义才37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更何况赵匡胤曾经有意培养他,为他积累了很多的政治资本。在宋朝之前,华夏大地上的朝代更迭速度极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年幼皇帝登基,不能有效控制武将权力,赵匡胤就是走这样的路“黄袍加身”。

为了避免宋朝重蹈覆辙,赵匡胤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杯酒释兵权”,还有文官辖制武将制度,在皇位继承人选上,他有意让弟弟赵光义接替皇位,因此在很多战役中让赵光义荣立战功,在军功上令人信服。

庙堂之上的官员绝大部分都时刻担忧前程,他们选择提前去烧储君的热灶,在不知不觉间,赵光义身边已经集聚了大量文武官员。

随着宋朝建立时间的推移,赵匡胤的儿子们逐渐成长起来,微妙的心理变化正在赵匡胤身上发生,他想要将皇位传给儿子,而不是弟弟,也许是他曾经透露出这样的想法,总之,赵匡胤还没有来得及解决继承人问题,他就突然驾崩离世。

宋皇后明白赵匡胤的心思,但面对赵光义的武力包围,宋皇后无可奈何,说“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从语言上、行动上认输了。

赵光义看到此情此景,非常符合预期,这是兵不血刃的最好结局,立即上前“眼含热泪、声带哭腔”,动情地说“共富贵,无忧也”。

至此,赵光义昭告天下,大哥遵照“金匮之盟”的约定,将皇帝宝座传给自己,正大光明地登基称帝,即宋太宗。此时的宋皇后只有24岁,她会受到什么样的待遇呢?

太宗即位后,宋皇后被安排在西宫居住,十年之后,又将宋皇后迁居到东宫。从表面上看,宋皇后受到的待遇还可以,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赵光义只是维持表面上的和谐而已,在东宫、西宫居住期间,宋皇后相当于被禁足,不能与外界有所接触。

公元995年,宋皇后去世,终年44岁。值得一提的是,赵德昭在公元979年去世,赵德芳在981年去世,宋皇后经历两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锥心之痛。

宋皇后是宋朝太祖正式册封的皇后,在她去世后,赵光义竟然不为皇嫂穿丧服,也不允许满朝大臣前去吊唁,这与宋皇后的身份地位完全不匹配。

当时有位名叫王禹偁的翰林学士,他在公众场合批评宋太宗的行为,说“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赵光义得知后将他贬谪到滁州。

按照祖制,宋皇后死后应该与赵匡胤合葬,但是赵光义不让她与哥哥合葬,一直到两年后才将她安葬在赵匡胤的陵墓北边。

宋皇后作为赵匡胤的遗孀,是赵光义的嫂子,但是并没有得到皇后应有的待遇,甚至连最基本的尊重的都没有,后世有史学家评点宋太宗“薄情寡义”,甚至猜测赵光义是杀兄篡位,心中始终放心不下,因此让赵匡胤的儿子们都纷纷去世,就连宋皇后也要折磨打压,避免她发表自己得位不正的言论。

天道有轮回,公元997年,宋太宗赵光义驾崩,终年58岁,此时距离宋皇后去世仅仅两年时间。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古代的牛车是一种出行神器 北魏时期,乘坐“牛车”出行是荣耀和时尚。牛车跑得虽慢,但颠簸更少更舒适,对讲究“坐有坐相”的古人来说...
原创 1... 1956年的冬天,南京无线电生产厂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那就是前来视察中国无线电发展状况和工人生活状...
原创 一... 明军 明末有一个特殊现象,作为爷们的将军纷纷落水当汉奸,从李永芳开始,继而有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
原创 隋... 如果说秦始皇修筑长城是为了防御,那么隋唐大运河就是为了连接。 它不仅打通了南北的经济走廊,也促进了南...
原创 三... 标题:三国时刘备看错人,孙权也会看错人,为什么刘备最后还是用了他?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三国鼎立...
原创 此... 标题:荒唐的皇权:皇帝拒赐孙名的离奇理由 在古代,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其言行举止往往被视为天...
原创 罗... 1949年,全国解放的号角即将吹响,党中央即将搬至北平之际,罗瑞卿临危受命,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任公安...
原创 此... ###标题:朱元璋与廖永忠:帝赐忠臣的末路之谜 **第一章:风云初起**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
原创 清... 在探讨清朝灭亡不过一百余年,满族人口上千万,而满语却迅速消亡的复杂现象时,我们不得不深入剖析其背后的...
原创 陈...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人物的故事总是令人心潮澎湃。 陈赓,这位性格活泼、随和的大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
原创 《... 《三国演义》中,黄忠属于最容易被人遗忘的武将。虽然名列五虎上将之中,但由于出场时间较晚,且出场之时已...
原创 重... 薛刚反唐的故事是薛家将系列小说的后续,是以薛刚反唐拥护庐陵王李显为主题的故事创作。这个故事既采纳了当...
原创 8... 刘伯承元帅是中国的开国元首之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回顾中国曾经的百年动荡历史,可谓是腥...
原创 白... 秦昭襄王即位之后,继续贯彻执行商鞅的变法国策,推行军功爵制,在这种背景下,“善用兵”的白起得到丞相魏...
原创 曹...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枭雄并起。在这个群雄逐鹿的乱世之中,曹操凭借着超人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一步步走...
原创 深... 在抗日战争初期,乃至抗日战争后期,日军死不投降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在人类战争史上!极少见到的,为什么他...
原创 郝... 前言 过去男子和女子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一度还有“ 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说法,因此女子很难和男子一般...
原创 8... 新中国建国之后的第一次授衔仪式里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当时许世友得知自己只被授予上将军衔时觉得有些委...
原创 武...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皇帝,武则天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她和李世民、李治父子俩的故事也常被人们提起,说...
原创 建... 前言 徐向前 ,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始终没有忘记曾经的战友许继慎。 许继慎,一位在革命浪潮中做出过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