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汉武帝时期,因一场敬酒引发了两大外戚势力的覆灭
迪丽瓦拉
2025-06-18 11:32:25
0

西汉武帝时期,朝中存在两大外戚势力,一方以窦婴为首,另一方以田蚡为首。唏嘘的是,这两大外戚势力在一场著名的敬酒事件之后,双双覆灭,彻底在政坛消失。在说这个事件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引发这场事件的关键人物灌夫。

灌夫的发迹源于平定七国之乱时的一次鲁莽军事行动,那时灌夫还是军中的一名下级军官。为了给阵亡的父亲报仇,灌夫带着手下十几个士卒硬闯敌阵,斩杀敌方数十人,最后只有灌夫一人活着回来,并且还身负重伤。稍好之后,灌夫认为自己已经摸清了敌营的路径,又主动要求重返前线。太尉周亚夫钦佩灌夫的勇义,将其树立为全军战斗典型。此后,嘉奖封官接踵而至,灌夫走上了人生巅峰。

不过灌夫名载史册的并不是军功,而是撒酒疯的功夫。要说撒酒疯,灌夫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记载了灌夫三次撒酒疯,第一次是酒后殴打窦太后之弟窦甫;第二次是酒后当面讥讽王皇后之弟田蚡;第三次大闹田蚡的婚宴,连汉武帝都被惊动了。

司马迁对灌夫评价是:“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诸士在己之左,愈贫贱,尤益敬,与钧。稠人广众,荐宠下辈。士亦以此多之。夫不喜文学,好任侠,已然诺。”

从这个评价,对灌夫这个人就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虽然灌夫的酒品不怎么样,但却有种豪侠气质,对有权有势之人从不阿谀奉承,甚至经常鄙视他们,而对贫穷的士人,反倒恭敬有加,爱打抱不平,还很重信用,士人都喜欢与之结交。这倒是和水浒中的鲁智深有点像,行走江湖能成一方好汉,却绝不适合混迹官场。而偏偏灌夫就爱往官场里钻。

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田蚡是孝景王皇后胞弟,两人分别代表着新老两股外戚势力,得势有先后。早在景帝时期,窦婴就被拜为大将军,因指挥平定七国之乱有功,被封为魏其侯。加之与窦太后的姑侄关系,窦婴在朝中地位显赫位极人臣,群臣竞相趋附。而田蚡那时还只是一名不起眼的小官吏。

到了武帝即位之后,窦太后去世,朝中风云突变。失去了皇权庇护的窦婴逐渐失势,被弃之不用。而田蚡由于孝景王皇后的关系逐渐得宠,成为武帝朝的丞相,大臣及门客趋附的对象也由窦婴变成了田蚡。灌夫由于先后两次犯法,失去了官职,于是就想结交窦婴来搭建自己的人脉,窦婴也有意借助灌夫来打击那些趋炎附势之徒。不过灌夫的卷入,没能给窦婴带来任何帮助,反而充当起搅屎棍的角色。

窦婴与田蚡之间并无前嫌,窦婴借助田蚡重归仕途是完全有可能的。灌夫在中间牵线搭桥,促成了一次窦婴对田蚡的宴请活动。窦婴在府中做了一整天的精心准备,可是田蚡却将宴请之事忘于脑后,灌夫只得亲往迎接。田蚡失信在先,途中又傲慢无礼令灌夫心生愤怒,酒过三巡之后,爱发酒疯的灌夫对着田蚡一通冷嘲热讽,幸亏被窦婴及时拉到内室,才使这场宴席能够继续进行下去。本来想借着宴请之机攀附田蚡,经过灌夫这一闹结果不欢而散。

后来田蚡为迎娶燕王之女大办婚宴,孝景王皇后特意下诏,要求文武百官前去捧场。窦婴要拉着灌夫同去,灌夫托辞上次宴席上得罪了田蚡,不打算去。窦婴说事情已经过去了就不要放在心上,灌夫才勉强同意前往。

席间,田蚡向宾客敬酒时,宾客全都站立起来以示尊重,而轮到窦婴敬酒时,只有寥寥数人起身站立,大部分都是坐着,灌夫为窦婴感到气愤和不平。于是端起酒壶挨个敬酒。轮到给田蚡敬酒时,田蚡坐着欠了下身,说只能喝一小口。灌夫心中不快,对田蚡说:“您身为丞相,这酒一定要喝满杯。”田蚡还是不肯喝。于是灌夫只好接着敬临汝侯,但临汝侯只顾忙着和边上的人说话,也不回应灌夫。这下可把灌夫激怒了,借着酒劲大骂临汝侯。

田蚡作为主人赶紧出面劝阻,但灌夫的酒疯一上来谁也拦不住,反而放言:“今天就是杀头穿胸我也不怕,爱谁谁。”宾客们见事情闹大,这婚宴是没法继续吃了,纷纷离座返回。眼见好好的婚宴被搅了,田蚡非常愤怒,说这场婚姻是奉王太后懿旨举办,灌夫大骂宾客属于侮辱太后诏令,罪当斩首。于是下令关押灌夫,并派人缉捕灌夫的族人。

窦婴见事情闹大,花钱请人替灌夫求情,但田蚡根本不买账。灌夫是窦婴拉去的,窦婴觉得灌夫要是被杀头,自己负有很大的责任。求情不成,窦婴于是进宫上书武帝,请武帝来裁决。武帝一听,不就是酒后失言吗,不至于判处极刑啊,就召集众臣到东宫辩论。

这场辩论最后跑题了,争论的焦点从灌夫酒席骂座,转移到灌夫在颍阴勾结权贵、搜刮百姓、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继而发展到窦婴和田蚡之间互相揭发对方的违法事实。窦婴和田蚡在朝中身居高位多年,又先后把持朝政,收受贿赂、买官卖官、违法乱纪的事自然没少干,没有一个屁股是干净的。这下狗咬狗,把平日里做的见不得光的事全都暴露在武帝面前。

武帝发现这两人居然还藏着这么多猫腻,就派人查明情况,最后发现全部属实,于是就将灌夫灭族,窦婴被关押入狱。狱中窦婴想起景帝曾留给自己一份遗诏,让窦婴遇到麻烦的时候,直接找皇帝说明情况。窦婴想利用遗诏争取一个让武帝召见自己的机会。汉朝给大臣的诏书一般都一式两份,大臣一份,宫中收藏一份,以便对照。但宫中却没有发现景帝留给窦婴的遗诏,这下窦婴又多了个伪造圣旨罪,这可是死罪,最后窦婴也被斩首弃市。

田蚡虽然有孝景王皇后的包庇,没有遭受刑律,但在灌夫和窦婴被斩之后,田蚡身患怪病,太医无法医治,最后请来巫医,巫医看后说是灌夫和窦婴的鬼魂要杀死他,表示无能为力,最后田蚡惊惧而死。武帝朝的两大外戚势力自此彻底瓦解。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所谓晋商,一般是对明清时期山西商人群体的统称。在诸多的商帮中,晋商是实力最为雄厚的商人之一。他们最先...
三国三巨头:曹操、刘备、孙权,... 乱世开篇,引出三君主 东汉末年,风云变幻,山河破碎,曾经强盛的大汉王朝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朝政腐...
原创 元... 元朝末期内部发生了什么事?没有这些事,朱元璋会怎样? 元朝末期,朝廷内的能人都在忙什么?为何坐视朱元...
原创 秦... 秦国宣太后与义渠王有私情,甚至生有两个儿子的事情记录于正史,但是关于宣太后与义渠王所生孩子的结局正史...
原创 刘... 刘邦原名刘季,在老刘家排行老三。他的出身不是很好,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不过刘邦为人仗义,能说会道,结...
原创 整...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戴笠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他以其卓越的情报能力和忠诚于蒋介石的精神,成为了军统局的...
原创 清... 清朝的军机处共存在了183年,产生过147名军机大臣,而其中担任过首席军机大臣或领班军机大臣的有29...
原创 三... 三国大魏一共有五个皇帝,其开国皇帝是魏文帝曹丕,之后就是魏明帝曹叡、邵陵厉公曹芳、高贵乡公曹髦和魏元...
原创 马...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重要的情节,便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但是在历史上,关于诸葛亮到底有没有“斩”了...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最阴险的小人,忘恩负义专杀恩人,为何如今却被后世供奉 三国时期诞生了一大批形象生动,性格鲜明...
原创 皇... 自古以来“ 打虎亲兄弟 ”的俗语常被人传颂,但历史的残酷却告诉我们,在权力的诱惑下,那份血浓于水的亲...
原创 隋... 朝末年,群雄并起,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隋唐英雄传中有不少的英雄豪杰,皆都是武艺高强,无一不是能以...
原创 朱...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代的第五位皇帝,在位十年时间,不长不短,但是却完成了颇有影响力的“仁宣之治”,为明朝...
原创 司... 司马懿与诸葛亮同为当世军事奇才,皆深谙韬略,通权知变,可谓当世之奇才。但从二人屡次交锋中可以见出,诸...
原创 当...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支杂牌军队的命运就像一叶扁舟,在汹涌的战争洪流中飘摇不定。他们的将领王家善虽身居...
原创 “... 自《八佰壮士》这部电影爆红之后,关于八佰壮士守四行仓库的历史也被大众所熟知。 如今,全国各地的游客们...
原创 得... 沙俄征服的大片土地中,外东北是非常特殊的存在。因为这地方距离俄国的核心区域非常远,但始终被莫斯科牢牢...
原创 此... 张昭张子步,作为江东文臣之首,在东吴群臣中地位颇高,然而,还有一人比他的资格还老,他是孙策遇见的第一...
原创 李... 声明:吴学华讲历史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必究 上一节说到就在李自成被困九宫山,大军全军覆...
原创 隋... 陪父征战篡权,杨勇本是建立隋朝的第一功臣。 结果却在大局稳定后, 成了父母眼中的“失败品”,并在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