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只是军事速成“培训班”?却开启了历史新篇章!
迪丽瓦拉
2024-04-23 03:32:14
0

原标题:黄埔军校只是军事速成“培训班”?却开启了历史新篇章!

1924年5月5日,黄埔军校正式开学。当时全中国的有志青年、尚武青年、热血青年600多人齐聚广州黄埔,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将领,很多开国元帅也都与黄埔军校颇有渊源。但不为人知的是,这样一所优秀的军事学校,竟然只是短期培训学校,也就是所谓的“速成班”,为什么是这样呢?

当时的中国长时间的军阀割据,有的军阀思想先进,但绝大多数比较保守,比如西北军将领冯玉祥打电话给自己下属,军长都要跪着接。而黄埔军校的建立打破了传统的、腐朽的封建军阀。抗战中大部分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国军、八路军和新四军将领,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生。正面战场上牺牲的一百多位国军将领里,半数以上是黄埔军校毕业生。

毫不夸张的说,黄埔军校贯穿了中国20世纪的历史,培养了20世纪百年历史上最重要的将领。解放军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十大将,这二十位我军重要的缔造者中,有4四位元帅跟黄埔军校有渊源,2两位是黄埔军校毕业生,分别是黄埔一期毕业的徐向前元帅和黄埔四期毕业的林彪元帅;还有两位是黄埔军校教官,叶剑英元帅和聂荣臻元帅,其中叶剑英元帅是黄埔军校的教授部副主任,已经是高级教官了。

除此之外,陈赓大将、罗瑞卿大将、许光达大将、上将排第一的萧克也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生。还有如果没有牺牲就一定会被评为元帅的陕北红军领导人刘志丹,至少会被评为大将的八路军的副参谋长左权。两位红四方面军的缔造者许继慎、曾中生都曾是徐向前元帅的上级。如果把这些人都力加上,实际上我军能评到元帅、大将级别的有十多位都是黄埔毕业生。

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时候,以黄埔军校学生为主组成的第一军,蒋介石担任军长,战功卓著,黄埔军校的学生军迅速扩充成了国民革命军的主力。中原大战时期,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联合起来跟蒋介石这一大派打,蒋介石彻底打败了地方大派系,所以黄埔系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成为整个国民党军最重要的体系。抗战时期,由于装备倾向于黄埔系,战功倾向于黄埔系,远征军也主要由黄埔学生军组成,黄埔系基本一统天下。最后解放战争是黄埔毕业生跟黄埔毕业生的对决。

很多人说,黄埔军校和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并称为世界最重要的几大军校。但实际上黄埔军校和真正的西点军校、桑赫斯特军校不甚相同,那几所军校都是本科学制四年的军校,黄埔军校是短期培训学校,当时是战争年代,没办法慢慢培养人才。第一期黄埔学员人学没几个月就开始上战场,前六期在两年之内就办完了,所以黄埔军校实际上是个军官速成学校。

战争年代,真正培养军官的,是真刀真枪的实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一组1902年上海街景老照片,原为黑白照。这是上色的。图一的照片能看出上年岁男人的衣着很特别,颇具江...
原创 忽... 蒙古的立储制度一直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这也导致了元朝的历任皇帝继位都需要经历一番波折,元成宗铁穆耳也...
原创 曹... 曹操是三国时期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大家通过《三国演义》对他应该有所了解。在小说中,每次曹操打完仗...
原创 武... 武则天在成为皇帝之前,确实杀了不少反对她掌权的大臣,尤其是那些反对她垂帘听政和当上皇帝的官员。然而,...
原创 武... 乌克兰的局势越来越严峻,欧洲也开始为未来的冲突做准备。这是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直接表达的意思。 与过...
原创 中...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曾经统治过许多藩属国,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等方面与中国保...
原创 清... 大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距今已过去超过一百年。尽管如此,这个王朝作为一个少数民...
原创 生... 当日军的铁蹄踏上中国的大地时,有两类人很快脱离了普通民众的行列。第一类是抗日军人,他们无法忍受日军的...
原创 与... 1966年,国学大师钱穆在被提名为台湾“中研院”院士时曾说:“1948年第一次选举院士,当选者多到八...
原创 关... 《三国演义》中的关平(历史上是关羽的亲生儿子,而非义子)跟随父亲关羽四处征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樊城...
原创 二... 当时的日本社会,尤其是面对石油等战略资源被盟军封锁的困境,内外资源枯竭,预示着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已进...
原创 “... 这个事件被称为“中西礼仪之争”,它的起源在于天主教义和中国传统礼仪之间的冲突。很多欧洲传教士,尤其是...
考古小学堂:让文化传承走进校园... 在衢州市衢江区,一场别开生面的“考古小学堂”现场会于11月17日至18日隆重召开。这场会议不仅是对考...
原创 诸...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术士,他们精通天文、地理、命理等知识,甚至能通过观星、测算来预知未来。这些人通常都...
廉语清风丨法必明 令必行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为取信于民,于都城南门立三丈之木,宣布“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皆疑...
朔州文史•第66期 | 晋商通... 朔州文史 六十六 晋商通道 晋商通道杀虎口 早在3世纪中叶,从甘肃、陕西到杀虎口一带已经存在一条与丝...
清朝的包衣奴才是干嘛的,地位高... 包衣这个词语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平时在清朝影视剧以及书籍上都会看到包衣奴才的词汇,“包衣”是满...
浔城记忆 | 11月18日 浔城记忆 11月 18日 九江,不仅是地理上的坐标,更是文化和历史的交汇点。在这个系列中,我们将每天...
原创 抗...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两条发展道路的选择。其一,是蒋介石所提出的“中国之命运”,即继续...
原创 武... 这件事情从常理来看,应该是有可能发生的。你想一想,在古代,酒大多是米酒,而不像现在的纯白酒,度数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