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东北抗联领袖杨靖宇,在蒋介石出卖东三省,日军刺杀张作霖的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领导东北义士组建抗日联军。
在冰天雪地中不忘家国大义,在饥寒交迫中不忘匹夫有责,在同日军的战斗中保全了中国军人的尊严,最后用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大将的壮歌。
然而最坚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崩溃的,历史的真相是,杨靖宇最终的牺牲是因为叛徒的出卖,而不是因为日军的强大。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段尘封的往事,揭秘杨靖宇将军的抗战之旅。
夜战奇袭,振军民士气
蒋介石自创歪理“攘外必先安内”,命令张学良部队撤出东三省,前往陕西绞杀共产党武装;不发一枪一弹,将东北三省78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拱手葬送日本人,蒋介石必将被永远钉在民族的耻辱柱上。
东北,老蒋说丢就丢了,我党可不会轻易屈服。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杨靖宇着手组建了东北抗日联军。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始,杨靖宇就开始进行抗日活动。那时候,我东北抗日联军在与日军的战斗中不落下风。日军白天出来扫荡,我军避其锋芒,躲起来;等到晚上夜幕降临,战争就成为我军的主场。日军晚上休息,不善夜战,我军趁机出击,连连夜袭;打得日军叫苦不迭。
他们白天起来想报复,但根本找不到我们;晚上又因为地形不熟,根本不敢出动进入林海。
因此,表面上日军连连扫荡,但实际上收效甚微,我军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
在与日军的漫长斗争中,我军建立了星罗棋布极其隐蔽的粮食药品补给点,医院,据点。他们经常对日军发动奇袭,利用游击战来消耗日军的士气与兵力;
时至今日,这种治安战都是最难打的。美军在阿富汗战场的一败涂地和之前的“西贡时刻”都证明了这一点。要是一直这样打下去,我军保不齐还能发展起来反击日军;
但事与愿违,奸诈狡猾毫无人性的日军想出了许多下三滥的手段;他们违反了日内瓦公约,犯下了许多非人道的罪行。
日军无耻,手段卑劣
众所周知,丧心病狂的日军在战争中无所不用其极,什么丧尽天良的事都能做出来;
日军打不过抗日联军,就在他们的父母妻儿身上想办法。日军广泛地搜集抗日联军的身份信息,然后大规模抓捕他们的家属;利用中国人重视亲情人伦的传统,威逼抗日联军战士叛变。
其次,日军还将东北许多位置偏远的屯撤走,强制迁徙,以压缩抗日联军的补给范围。
最后,日军对抗日联军投降的兵将都给予高官厚禄,不辱不杀,进一步动摇军心。
三管齐下之下,再加上党中央正遭受老蒋的无情绞杀,与东北抗联通信不畅;许多士兵经不住威逼利诱都选择了投降日军。而杨靖宇的左膀右臂,心腹大将——程斌就是其中之一。
程斌是中学文化,在当时算是一流的读书人。毕业后在一家钟表店当学徒工,饱受资本家欺压。
后来在我党抗日救国的革命宣传中受到启发,毅然加入东北抗日联军。他胆略突出,曾劝降一千余名土匪加入抗联;在打击日军的战斗中亦功勋卓著,遂被杨靖宇提拔为抗联第一师师长。
然而历史最终证明,程斌只是个吃里扒外、心无家国、墙头草一样的汉奸!
日军先是将程斌围困在深山中,程斌率领的部队已经几乎弹尽粮绝。接着,日军又逮捕了程斌的家人;并空投传单威胁程斌,不投降就诛杀全家。
并许诺投降后给程斌警察大队长的职务。意志不坚定的程斌选择了投降日军,自此,东北抗联每况日下。
汉奸作祟,英雄牺牲
程斌身为抗联的高级将领,对抗联的行动方式、补给方式、作战和撤退路线,补给点,医院可以说是门儿清。
他一股脑地把这些机密全部告诉日军,更可耻的是,他甚至直接带领日军绞杀抗日联军和杨靖宇将军。
据说,他一听见枪声就能判断出来是不是杨靖宇率领的主力。
在程斌的大力协助下,日军完全掌握了抗联的活动规律。
他们开始不分昼夜地出动扫荡攻击抗联,炸毁抗联的补给点和医院。到1940年,曾星罗棋布的抗联补给点已被程斌率领日军损坏殆尽。断子绝孙的事儿,已被程斌做尽。
后来随着抗联军力的锐减,叛变的士兵愈来愈多;日军对于杨靖宇将军的位置也越来越清楚。1940年初,日军一次集结了数万人的大部队进山扫荡。
在日军的不断进逼下,杨靖宇将军身边只剩下五六名士兵;并且补给断绝,缺医少药。
在极端恶劣的冬季,杨靖宇只能以树皮棉絮充饥;在与日军的战斗中,杨靖宇将军还受伤了。再加上零下数十度的低温和日军的劝降,杨靖宇将军已进入死亡的境地。
这是上天对杨靖宇将军的考验。一面是日军许诺的高官厚禄,只要投降就可以得到;一面是深不见底的死亡,但气节与家国忠义永存。
杨靖宇将军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因此留名青史,垂范天下。日军后来解剖杨靖宇将军的尸体,发现胃里大多是棉絮……
而这背后的“刽子手”程斌后来怎么样了呢?
大汉奸程斌在日军倒台后一头钻进老蒋的怀抱,没想到三年时间,老蒋迅速败退台湾;程斌没办法,只好偷偷溜走。
后来程斌依靠自己做汉奸时搜刮的民脂民膏和日本人给他的赏赐,定居北平。在建国初利用混乱的局势浑水摸鱼,改名换姓陈子平;
他使出惯用伎俩墙头草,伪装成爱党爱国积极分子。趁乱加入解放军,甚至依靠自己还不错的文化程度当上了华北军区后勤军械处副科长。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1951年,轰轰烈烈的“镇反”运动开始了。也正是51年夏天,天降暴雨。程斌打着伞心事重重地走在北平街头,这时突然有个路人钻进来避雨。
不是别人,正是程斌曾经的汉奸同事刘其昌。两人表面寒暄问候,背地里马上开始狗咬狗;只为了保一条狗命。刘其昌被捕后,为了活命,将程斌供了出来。
程斌被押送到他出卖杨靖宇将军的热河地区,和刘其昌一并枪决。
守得白山黑水,东北父老永不忘;震慑倭寇贼胆,中华民族真英雄。时光荏苒,东三省已归,天下已定,日寇已驱。愿长拜于杨靖宇将军墓前,诉说晚辈敬意,畅谈中华盛世。
杨靖宇将军拼命保护的东北,已经收复;抗联梦寐以求的驱除日寇,恢复中华,已经实现;国富兵强,震慑四夷,已然实现。
我们继承先烈的精神,正在建设一个伟大的中国!希望以此,告慰杨靖宇将军及抗联诸位烈士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