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尚食》中的朱瞻基,真的弑父篡位?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迪丽瓦拉
2025-06-25 01:32:39
0

最近《尚食》又是一部以明朝历史为背景的热播剧。剧中讲述的是朱棣、朱高炽、朱瞻基祖孙三代的故事。

这段时间是明朝最好的时代,同时也是明朝争权最为激烈的时代。

说是明朝最好的时代,是因为他们祖孙三人都是明朝有为的帝王,朱棣开创了永乐盛世,朱高炽、朱瞻基父子缔造了仁宣之治。

说是明朝争权最激烈的时代,是因为朱棣的皇位,是从建文帝手中抢来的。同时他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熙、朱高燧为争夺储君之位,明争暗斗。而朱瞻基登基继位,后世也有弑父篡位的猜想。

《尚食》中的朱高炽,似乎是被毒死的,那么真实的历史又是怎样的呢?

洪熙元年的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炽忽然倒在了钦安殿,没过多久,他便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享年48岁。此时离朱高炽继位,仅有十个月。那么他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猜测一:朱瞻基弑父

朱高炽逝世的消息,在六月初逐渐向各个地方传播。当时汉王朱高熙在乐安县,而朱瞻基在南京。因为古代没有手机网络,全靠人快马传讯。这样一来,肯定是在乐安的朱高熙先知情,毕竟南京还离得太远。

朱高熙也是这样认为的,因此他在南京到北京的必经之路,都埋伏了人马,准备截杀赶往返京的朱瞻基。另外朱高熙也早已动身赶往京城,准备发动政变夺位。

可令朱高熙没有想到的是,埋伏在半路的伏兵,并没有看到朱瞻基的影子,而当他抵达京城时,朱瞻基早已登基继位。

从这时间节点来看,朱瞻基比近在乐安的朱高熙,还更早知道朱高炽逝世的消息。甚至是说,就在朱高炽逝世之前,朱瞻基已经离开南京赶往京城。并且在朱瞻基离开之时,南京已有“仁宗上宾”的传言。

另外朱瞻基离开时,还说了“且予始至遽还,非众所测”这样的话。意思是我刚到南京便返回北京,别人根本猜不到。好像他提前做好了一系列登基的准备。

种种迹象表明,朱瞻基似乎提前预知了朱高炽的死亡。可他如何能够未卜先知呢?除非是他早已安排了人毒杀朱高炽,并且制造了自己不在场的证据。

但这种说法猜测还是没有切确的证据,而且种种疑团也可以解释。其实朱高炽五月十一日就重病不起,此时他已经派人快马通知朱瞻基。而朱瞻基是六月初三到的京城,六月十二日登基。

二十多天的时间,足够朱瞻基从南京返回,并且做出安排。何况朱高炽继位才十个月,朱瞻基再怎么心急,也不至于这么早就弑父。

猜测二:朱高熙谋杀

朱高熙完全是有作案动机的,毕竟他和朱高炽斗了一辈子,甚至朱瞻基继位之后,他还是按捺不住那颗造反的心,最终把自己给作死了。不过也正是和朱高熙斗了一辈子,朱高炽一家对他防范很深,朱高熙基本没有动手的机会,他安排的人也很难接近朱高炽。

另外从朱高熙的行为来看,他对朱高炽的死后知后觉,种种安排都非常仓促,漏洞百出。否则他身在乐安,不至于比在南京的朱瞻基还晚到。所以这种说法基本可以排除。

猜测三:病逝

朱高炽的逝世,更像是病死的。大家都知道朱高炽是个胖子,从《病逸漫记》等典籍的记载来看,朱高炽患有很多疾病,比如三高、心脏病、糖尿病,还有阴症。据朱高炽身边的太监透露,朱高炽为治疗阴症,还曾吃过游方术士的丹药。

朱高炽本来就有许多慢性疾病,还吃那么多含有重金属的丹药,身体不垮掉才怪。

另外朱高炽登基之后,还曾纵欲过度。因为当太子时被朱棣压得喘不过气,所以他登基之后比较放纵,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和嫔妃打游戏,为此还有大臣劝过朱高炽。偏偏朱高炽又是个勤劳的皇帝,晚上打完游戏,白天还要批改奏章,休息的时候还拉着大臣开小会。

就他那身体条件,这般折腾十个月,因病去世太过正常。所以说朱瞻基基本上是背了黑锅。

仁宣之治

从朱棣到朱瞻基三代人,其实无论他们怎么父子、兄弟相斗,却始终将家国百姓放在心中。朱棣虽然是藩王上位的,他在位的永乐一朝,文治武功都足以排在古代帝王前列。

朱高炽继位之后虽然纵欲过度,但他没有丢下工作,并且颁布了一系列的仁政,与民休息。其中很多仁政,都是更改了朱棣的朱棣,这种行为,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决心。甚至他还冒着很大的风险,为建文帝一朝的旧臣翻了案。所以后世对他的评价非常高。

而朱瞻基在朱高炽的基础上,完善了内阁,重用三杨,并且改革了明朝的检察制度,由此整个官场焕然一新。同时他关注三农,大力发展农业,减免赋税,因此百姓的生活质量直线上涨,明朝的社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

他们父子缔造的仁宣盛世,堪比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只是可惜朱瞻基英年早逝,三十八岁就离世了,比他那个胖老爹还走得早,若是让仁宣之治再延续个二十年,明王朝的船队再下几次西洋……

可惜历史不能假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这... 《宋朝名将系列之二十三》 说起宋朝有名的部队,大家常挂在嘴边的肯定是杨家将、岳家军等等,不过,有这么...
夏朝究竟存不存在?孙敬明研究员... 鲁网11月21日讯(记者 王玉龙)中华民族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夏朝是...
原创 诸... 夷陵大战失败以后,诸葛亮曾经哭着说:“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
原创 赫... 要说新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大家都十分清晰,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一直将苏联亲切地称之为老大哥,可见两国关系还...
原创 朱... 人物简介 常遇春,字伯仁,怀远县人(属安徽),1330年-1369年(洪武二年),享年四十岁。官职,...
《史记》永恒魅力的内在奥秘 张峰 《〈史记〉精华十五讲》陈其泰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史记》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根基和世界文化的...
原创 科... 科举考试,这一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经典制度,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礼,期间涌现出不少令人捧腹又引人深思的乌...
原创 中... 引言: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它是欧洲城市兴起和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城市文明得...
原创 为... 【历史】提到加拿大,其实很多人会想起,一百多年前,加拿大打败美国,冲入首都,火烧白宫,成为美国历史最...
原创 他... 他一生6次易主,被认为是重情重义,留下一典故后人常挂嘴边 秦琼是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之一,也许很多人...
原创 用... 他用13副铠甲起兵统一女真诸部,为明朝灭亡敲响丧钟。然而,在他传奇崛起的背后,却存在着诸多谜团,努尔...
原创 一... 陈振龙引入甘薯史实辨析 日前发表一篇小文《 陈振龙冒死“偷”甘薯 》,本就是感于陈振龙急公好义,拯民...
原创 这... 【历史】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家都喜欢办大事,我们看到,世界著名的工程,那都是大工程。即使一些小国,心也...
原创 林... 林如海的出场并不多,他的出现就是为了交代一下黛玉的身世。 可是虽然如此,他的身世却不容小觑,也是出自...
原创 萧... 吕后用萧何计诛韩信,汉高祖尚在邯郸军中,听长安来的使者报告韩信已诛,于是派使者到长安将萧何从丞相提升...
山西发现两处北齐时期石窟 中新社太原11月21日电 (记者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1日对外公布山西武乡石窑会石窟和磨里石窟调...
原创 家... 在陕西省西安市的一座古色古香的庭院深处,潘先生珍藏着一枚蕴含着家族传奇与民国风云的双旗币——中华民国...
原创 德... 关原合战2年后,也就是1603年,德川家康就任征夷大将军。在此之前,毛利辉元书状中说“内府大人就任将...
原创 如... 秦帝国和古罗马共和国(帝国)是亚欧大陆两个强盛一时的伟大国家,其军事实力也代表了当时亚欧大陆的顶尖水...
周世宗柴荣在位仅仅六年,因何被... 文|老达子 本文共2950字,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前言 “莽莽凌川酬天宇,开封万里鹍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