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孝顺贤良,36岁早逝,唐太宗在宫内建高楼一生缅怀
迪丽瓦拉
2024-06-27 20:07:23
0

原标题:长孙皇后孝顺贤良,36岁早逝,唐太宗在宫内建高楼一生缅怀

俗话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成功的女人。普通百姓是如此,帝王将相也亦然。纵观中国历史,曾经出现过不少贤明的帝王,开创了许多太平盛世。在这些英明雄武的帝王身后,少不了有贤良淑德的皇后在背后默默地支持。

千古一帝李世民之所以能建立丰功伟绩、名垂青史,无不得益于与他并肩而立、深明大义的长孙皇后,这位被李世民钟爱了一生的完美女人,被后世之人赞誉为"千古贤后"。

出身高贵、擅理家事,为夫君了却后顾之忧

提起长孙皇后,很多人大概都不知道她是北魏胡人的后代。她的祖上原姓拓跋,后来改姓为长孙。公元601年,长孙皇后出生在河南的洛阳,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她的全名在正史中都没有提及,只知道小名观音婢,她还有一个同胞哥哥长孙无忌。

公元614年,13岁的长孙氏便嫁给了李世民,她聪慧善良、落落大方,深得李世民喜爱,夫妻俩琴瑟和鸣,恩爱异常,先后给李世民生下了3子4女,知书识礼的长孙氏把7个子女都教育得很好。

唐高祖李渊是李世民的父皇,当年,骁勇善战的李世民时常被李渊派到各地去剿灭不安分的地方势力,身边独留太子李建成为伴。

李渊非常喜欢李建成,却对手握兵权、深得军心的李世民十分忌惮。李建成也害怕屡建军功的李世民会威胁到自己的太子之位,就在李渊面前屡进谗言。时间长了,李渊就对李世民横生猜忌,这对李世民来说既不公平又非常不利。

儿媳妇长孙氏眼见夫家的情势对丈夫李世民颇为不利,就想方设法周旋其中,扭转不利的局面。首先,长孙氏不仅事事表现出对公公李渊的敬重,还对其孝顺有加,想尽办法让李渊高兴。

据《资治通鉴》记载,有一年隆冬,长孙氏带着儿子李承乾去大安宫陪公公李渊吃晚饭。席间,长孙氏为李渊夹菜添酒,哄得李渊十分高兴。

长孙氏趁机让李承乾给李渊奉上了一件精致华美的冬衣。这件冬衣可非比寻常,是长孙氏一针一线,亲手缝制而成的。

帝王之家不会缺吃少穿,但长孙氏的这份心意却非常难得,所以李渊开怀大笑,赞许长孙氏贤德孝顺,还夸她教子有方。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许多,作为生活在李氏王族的长孙氏,充分调动了高情商,当起了维系亲情纽带的"双面胶",尽力调和了丈夫和公公之间的矛盾,尽显贤妇的智慧和大度。

长孙氏除了尽心尽力孝顺公公李渊之外,还努力与李渊的妃嫔友好交往,不仅赢得了全家上下的一致好评,还积累下了口碑和人脉,为李世民日后上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助力玄武门之变,帮丈夫成就了一世的霸业

玄武门之变就是对皇权的一场赌约,长孙氏早就敏感地意识到李家兄弟间的矛盾已经不是自己一个妇道人家就能斡旋调停的了,最终一定会兵戎相见。所以,她就与房玄龄、尉迟敬德、长孙无忌等人力劝李世民发动政变。

此后,长孙氏一方面继续亲妃敬长、静观局势,一方面私下积极为李世民招络贤才、秘密谋划政变,可以说是运筹帷幄、用心良苦。

当李世民终于坚定了决心,带领手下士兵出发时,长孙氏"亲慰勉之",令士气大受鼓舞。有勇有谋的长孙氏,就这样默默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帮助丈夫李世民成就了一番皇图霸业。

恪守界限,不干预政治却能帮助丈夫励精图治

公元626年8月,李世民登基称帝,同时将心爱的妻子册立为皇后,史称长孙皇后。

在长孙皇后看来,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并不意味着就此便可以尽享安乐荣华、高枕无忧了。除了与唐太宗后宫里那些出身各异、性情不同的妃嫔友善相处、照拂有加之外。

长孙皇后还时常劝勉唐太宗要勤于政务,不可亲小人远贤臣,要能够以宽容的态度来接纳忠臣的良言。

性情耿直的谏臣魏征时常在朝堂上冲撞唐太宗李世民,一次下朝后,李世民怒气滔天地回到寝宫,把桌子拍得震山响。

长孙皇后赶忙询问原委,才得知原来魏征又一次直言进谏,彻底惹恼了李世民。长孙皇后立刻转身回到卧房,换了一身皇后的朝服出来,向李世民施拜大礼。

李世民不解其意,长孙皇后这才笑着说:贺喜陛下兴国有望!我听闻君明则臣诚,魏征敢于直言犯上,一定是因为陛下的开明,如此一来,群贤诚意助陛下开创盛世,是君王和社稷的福分,因此我特来向陛下表示祝贺。

李世民听了之后,不仅怒气全消,还更加倚重魏征等一众贤臣忠将,开创了流芳百世的"贞观之治"。

唐太宗与长孙皇后情深意笃,对长孙一族也十分看重。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不但曾为唐太宗立下汗马功劳,还是"玄武门之变"的功臣,因此,他深得唐太宗的赏识,是唐太宗的心腹之臣。

鉴于长孙无忌的一贯表现,唐太宗曾数次想擢升其为尚书右仆射,可长孙皇后却极力反对,她认为长孙一族已经得到了足够的皇恩圣眷,不希望哥哥长孙无忌成为权臣。

长孙皇后36岁那年身患重病,弥留之际还嘱咐唐太宗千万不能刻意拔擢长孙一族,更不能让长孙家族的势力过于强大。长孙皇后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考虑和安排,不仅是为了李氏江山永固,还能够长久地保证长孙一族的太平安宁。可见,这个深谋远虑的伟大女性是多么地睿智豁达!

公元636年,长孙皇后病逝,唐太宗心痛不已,亲拟谥号为"文德皇后",以昭彰长孙皇后的德行和贤明。唐太宗失去了一生之中的挚爱,决定永悬后位,不再立后,来表达他对长孙皇后的敬重和怀念。

将长孙皇后葬入昭陵后,唐太宗却异常思念逝去的爱妻,为了一慰思忆之苦,唐太宗在皇宫内建起了一座高楼,时常登上高楼远眺昭陵,来追忆自己深爱了一辈子的长孙皇后。

作为女人,长孙皇后做到了修德齐家,既教子有方,又敬孝长辈。而当她与丈夫李世民站在权力的战场上时,又是那样的果敢智慧、机敏过人。长孙皇后的确是完美女人的典范,难怪她能被后世之人称为千古贤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抗... 在那个充满硝烟的年代,国家沦陷,山河破碎,心怀正义的英勇之士纷纷挺身而出,誓为祖国和人民贡献自己的一...
原创 南... 在许多人看来,南明时期似乎没有取得过什么辉煌的胜利,要么就是选择投降,要么就是匆忙撤退。这一看法虽然...
原创 “... “请贵国归还‘非洲维纳斯’”! 1996年1月31日,南非政府部长恩古巴内在会见法国合作部部长戈...
原创 阮... 在中国,姓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呼,它承载了家族的历史与文化,是身份的象征。中国拥有丰富的姓氏传统,...
原创 韩... 说到韩国的财阀,许多人会想到三星集团的掌门人李在镕。李在镕被认为是韩国的“地下总统”,因为他在韩国经...
原创 俄... 波兰,在俄乌战争中的立场一直明确,那便是坚定站在乌克兰这一方。而且,他们支持乌克兰的态度,显得极其积...
四平市近现代铁路历史博物馆文物... 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展示四平市近现代铁路发展历程,四平市近现代铁路历史博物馆现面向社会公开征...
原创 波... 最初,沙俄并不被称为今天大家熟知的名字,它最早是莫斯科公国的一个组成部分。直到1547年,莫斯科大公...
原创 他... 提到四野的战将,许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出李天佑、韩先楚、邓华、梁兴初、钟伟等著名人物的名字。 尤其谈到韩...
原创 4...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按钮。感谢您对我的支持与鼓励,愿这篇文章能为您带来舒适的阅...
原创 2... 提起抗日战争,后代往往会批评国民党蒋介石当时的态度。在国家陷入困境,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蒋委员长依...
原创 苏... 苏联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其中最为显眼的无疑是俄国,它不仅是苏联的核心力量,也常被看作是整个苏联的...
原创 刘... 1947年,刘邓大军进驻大别山,带走了晋冀鲁豫军区的大部分主力部队。接下来,三个纵队的兵力继续南下,...
原创 为... 犹太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这期间他们多次遭到迫害,四处流亡,感觉好像一直跟世界主流文化合不来,像个孤...
原创 武... 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武则天的一生可谓充满了传奇色彩。她最初进入宫廷时,身份不过是唐太宗...
原创 重... 回顾人类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两百多年历史,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个重要规律:能够推动每一次技术革命与经济...
原创 美... “美国总统布什站在那里,竟然对大家说了一句谎话!” 历史学家李敖在清华大学的演讲台上,毫不客气地揭...
原创 中... 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凭借卓越的智慧和非凡的行动改变了时代的轨迹,毛主席便是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存...
原创 中... 在中国古代,龙袍是皇权的至高象征,即便如武则天、慈禧这般权倾朝野的女性,生前再风光,死后也不敢僭越礼...
原创 大... 1933年,苏联乌克兰的哈尔科夫市弥漫着令人痛心的景象:街头随处可见因饥饿而倒下的身影。自193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