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曾与诸武将讨论天下谁是奇男子,众将领皆以常遇春对。朱元璋却大笑道:“常遇春虽然也是人杰,但是却能为我所用。朕不能让王保保效命,实在是人生一大憾事。王保保真奇男子也。”朱元璋派军北征时,刘基曾着重向朱元璋指出,扩廓帖木儿一定不可以轻视。后来明军果然在扩廓帖木儿身上遭遇了滑铁卢。可惜扩廓帖木儿浑身是才却没有机会得以完全施展,终元朝之世,始终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元朝政局就像是黏稠液体,将扩廓帖木儿狠狠地包裹在其中。他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扩廓帖木儿,河南沈丘人。他原姓王,小名保保。他是元朝中书平章察罕帖木儿的外甥。察罕帖木儿见他聪明好学,非常喜爱,便将其养为己子。元顺帝妥懽帖睦尔亲自赐名扩廓帖木儿。
其实扩廓帖木儿的出身是非常高贵的。他早期的仕途因为有察罕帖木儿的庇护和扶持,非常顺利。即便后来察罕帖木儿刚去世时,他仍很得元顺帝的喜爱。元顺帝直接让他继承了察罕帖木儿的官职,统率其的军队。他最后也平定了山东一带的起义,用实际行动回应了元顺帝。至此他的仕途一帆风顺。
山东平定之后,扩廓帖木儿的仕途便开始逐渐陷入围城。一方面是察罕帖木儿的去世,使他失去了最大的政治依靠,另一方面则是他本人不善于政治斗争。
当年察罕帖木儿在世时,与孛罗帖木儿是元朝地方最大的军阀,双方时常互相攻伐,矛盾很深。后来察罕帖木儿去世,扩廓帖木儿算是把所有恩怨也一并继承了下来。
当时老的沙、秃坚两位朝中大臣得罪了太子。太子想方设法要谋害二人。两人为了活命,便逃出大都,投奔了孛罗帖木儿。太子得知后,以朝廷名义下诏,剥夺了孛罗帖木儿的官职跟兵权。孛罗帖木儿飞扬拨扈惯了,自然不肯坐以待毙,于是发动了叛乱。直接率军攻进了元大都,杀死了丞相思监,自封为左丞相。以老的沙为平章,秃坚知枢密院事。把朝廷大权全部掌握到自己手中。元顺帝也成了他的傀儡。
太子于是求援于扩廓帖木儿。扩廓帖木儿遂派遣白琐住率领万骑进入京城。与孛罗帖木儿军战不利,便奉太子到了太原。在太原时,太子想要效仿当年的唐肃宗直接自立为皇帝,可是此举却被扩廓帖木儿直接否决了。他其实还是很有儒家忠君观念的。自此,太子心中便恨上了扩廓帖木儿。以后没少给他使绊子。
第二年,太子命扩廓帖木儿攻打孛罗帖木儿。经大同,向大都进军。元顺帝抓住了这个机会,顺势便杀死了孛罗帖木儿。按常理说,事情到底非常完满了。可是皇后、太子与元顺帝又不是一条心。皇后秘密给扩廓帖木儿发了一道懿旨,让他率领大军拥护着太子入主大都,以强硬的兵力逼迫元顺帝退位,将皇位传给太子。这次扩廓帖木儿又否决了她的建议。他在离大都三十里时,停止进军。只率领数骑跟随入城拜见元顺帝。可怜的扩廓帖木儿又得罪了皇后。
按理说,扩廓帖木儿如此维护和忠心于元顺帝,元顺帝应该对他更加倚重和信任。可事实却并非如此。他虽然没有按照皇后所说去做,但是他跟太子走得太近了。孛罗帖木儿叛乱时,太子几度危殆,多亏扩廓帖木儿屡次帮助。元顺帝虽然对朝政不上心,但是他很精明,猜忌心也非常重。扩廓帖木儿此举又触犯了元顺帝的禁忌。他在心中已经将扩廓帖木儿划分到对立方之中。
扩廓帖木儿进入大都后,逐渐掌握了元朝的军政大权。他虽然最后平定了山东,有很高的功绩。但是很多朝中大臣主要将此功劳归结到察罕帖木儿身上,扩廓帖木儿在朝中文武大臣们的眼中资历太浅,而且把他与孛罗帖木儿归为了一类,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了朝廷大权。扩廓帖木儿在朝中行事处处受阻。他自身也不太喜欢这种政治氛围,更喜欢在军中带兵,于是在大都待了两个月便离开了。
当时南方朱元璋已经吞并了陈友谅,势力大增,张士诚也拥有了浙东、浙西之地。南方的平叛形势不容乐观。扩廓帖木儿于是便平定南方为由上疏元顺帝,请求外出治兵,督军南伐。元顺帝顺势便答应了。他封扩廓帖木儿为河南王,统领天下军马,代替皇太子出征。这本身就是在给他拉各方的仇恨。
扩廓帖木儿既领军命后,便发檄文,召集关中四将军李思齐、张思道、孔兴、脱列伯于河南会师。可是李思齐等人原本是跟察罕帖木儿一同起兵的将领,他们对扩廓帖木儿根本不服。当檄文到达李思齐手中时,李思齐大怒:“吾与若父交,若发未燥,敢檄我耶?”意思就是我跟你养父是同一辈的,你这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敢给我发檄书。四人无一服从军令。扩廓帖木儿火气很旺,立刻将矛头对准他们,直接率领大军攻打关中。这一波操作让朝中的大臣、元顺帝对他再加深了一分憎恶。本来是关中这些军队不听号令,最后却演变成扩廓帖木儿在胡作非为。元朝上上下下的仇恨全部都集中到他的身上了。
元末历史中,扩廓帖木儿父子作为元朝一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主线作用。察罕帖木儿时,当时可能龙凤政权的势力非常大,起义军遍布,所以还没有出现这么多的矛盾。到山东、河南等地平定以后,元朝内部的矛盾便都一一爆发了。扩廓帖木儿便成了所有矛盾构成的漩涡的中心。如果扩廓帖木儿能够真正放手一搏的话,元朝在北方一带的地盘会不会丧失还是两说。可惜扩廓帖木儿直到大都被攻破,元顺帝北逃后,才真正成为蒙古政权的中流砥柱和抵抗明朝北征的主要力量。
参考文献:《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