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土木堡之变来势汹汹,大明王朝险些破国,于谦等人力挽狂澜
迪丽瓦拉
2025-06-27 04:32:24
0

明朝自古以来都是中国历史之上有名的铁血王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让后世为他这样的气节钦佩,当年明太祖朱元璋推残忍暴政的元朝建立大明,之后明成祖朱棣五征蒙古,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巍巍大明王朝风光无限,可惜一场土木堡之变,三十万大明军队全军覆没,国力大损,大明皇帝也被敌军俘虏,差一点成为了另一起“靖康之耻”,最后幸有忠臣良将力挽狂澜,才没有造成南北明朝的局面。

战争背景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之后,原本统治中远达蒙古部落逃出大都,四分五裂,东西蒙古之间为争夺领地征战不断,明成祖朱棣分别派遣使臣出使瓦剌,结两国之好,瓦剌首领借明朝的力量对付鞑靼,大获全胜,但畏惧明朝的强大,还是选择了臣服明朝,明成祖甚是满意,将他分封为王,在修生养息之下,瓦剌逐渐强大。

瓦剌强大之后不再满足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将眼光看向了中原,几年之间,他统一内部,势力更甚,雄视漠北。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部落向明朝进献2000余人马,谎称是3000人,问朝廷邀功请赏,由于宦官王振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按其实际人数给予赏赐,瓦剌不服,制造事端骚扰边境,这年七月,率领各部落兵分四路向中原进军。

战争过程

当时明朝的皇帝明英宗十分宠幸宦官王振,自从明朝三元老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或死或贬之后,王振没有了阻碍,几乎可以说是独揽大权,他借明英宗对自己的信任培植党羽,结党营私,朝中官员纷纷巴结与他,朝廷风气混乱,腐败不堪,他为了得到更高的权力,排除异己,残害忠良,无恶不作。

瓦剌大军来势汹汹,前线败报不断,王振看出明英宗想要做出一番事业,于是为了讨好皇帝,他蛊惑支持明英宗御驾亲征,言说明朝军队骁勇善战,对付瓦剌小国绰绰有余,皇上定可一战成名,建功立业,成为明成祖那般的人物。明英宗被他说得心动,不顾兵部尚书邝埜和兵部侍郎于谦的阻拦,一意孤行,命皇帝郕王朱祁钰镇守京师,带领五十万大军前去御敌。

本有忠臣良将跟随,可明英宗却将一切军务交给王振一个宦官主持,户部尚书王佐不满,请帝回师,结果明英宗还未发话,他就被王振命令跪在草丛之中,直到天黑才可起身,王振这般的作威作福使得军内自相惊乱。公元前1449年8月,明君抵达大同,还未与瓦剌大军交锋,瓦剌为诱敌深入主动北撤,王振自以为是敌军怕了大明,一味冒进,后听闻前方惨败,惊慌失措后退。

大明军队指挥混乱,节节败退,瓦剌大军追来,将三万明朝骑兵杀掠殆尽,余下的明军狼狈不堪逃到了土木堡。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驰入居庸关,保证皇帝和将士的安全,但王振坚决不准,土木堡地势高险,极其缺水,城外的河流又被敌军占领,将士们实在饥饿难耐,这时敌军派遣使者前来诈降,主动撤兵。明英宗天真的相信了敌军,起草诏书接受讲和,命令王振移营就水,但军队将士们奔向河边时,敌军趁机发动攻击。

明军哪里想到会有这样一出,大批士兵将军战死,明英宗也被俘虏。此战明军二十万余人重伤者居半,且都是明朝精锐部队,国力大损,最该死的王振既然得以逃脱。君王被俘,军队涣散,在京师的大臣们惶惶不安,甚至有臣子提出迁都之策,兵部尚书于谦第一个反对,国都乃是社稷之本,泱泱大国岂能弃都逃跑。监国的郕王和众位大臣商议之后,决定坚守京师,绝不后退,并任命于谦为总指挥抗击敌军。

于谦执政之后,顺应朝廷民心将王振一党处死铲除奸臣,整顿朝纲,为了防止敌军用明英宗威胁大明,造成当年北宋之乱,事态危急,便劝说皇太后拥立郕王为明朝新帝,郕王本还在推脱,认为与礼不和,于谦劝说道:“如今拥护您登基不是为您一人私欲,而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事急从权郕王在危难时刻坐上皇位。

公元前1449年十月初一,敌军统领脱脱不花掠过大同,夺下紫荆关兵分两路:一路从古北口进入明朝腹地,一路从宣府进攻,妄图直抵京师。看眼京城危矣,于谦亲自率领从明朝各地集结过来的军队二十二万列阵于九门之外,披甲上阵,势必要与国家共存亡。面对亡国之际,全国上下臣民团结一心,士气大振。

十月初二,敌军兵临城下,副总兵高礼等人在章仪门的土城之北迎敌,大破敌军先锋首战告捷,重振大明国风,之后敌军屡战屡败,终究不敌明君,第十五日拔营而走,明君乘胜追击,杀敌数万人,此时京城之战基本结束,国都得以保存,明朝也没有变成下一个北宋南宋,在于谦的带领之下扭转乾坤,实属不易。

战争影响

这场战役虽以明朝胜利结尾,可其中损失的明朝忠臣良将和军队使其元气大伤,财产损失更是数不胜数,尽管之后的景泰帝想要进行改革,可是无论如何努力,明朝也达不到当年的盛世状态,对付边关的政策也由进攻转变为防守。

参考资料:

《中国通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在唐朝的辉煌历史中,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然而,尽管唐玄宗对杨贵妃宠爱有加,...
原创 钱... 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建昌知府钱用勤因任内税粮短缺被查而抄家治罪,钱用勤之子钱怞在这穷途...
原创 朱... 让人命丧黄泉的“庆功宴” 朱元璋宴请功臣们吃饭,然而当刘伯温看到端上来的三个菜之后,顿时吓得脸色苍白...
原创 朱... 朱标在历史上很受热捧,因为他是一个可能改变历史走向的人物,他的身份非常尴尬,父亲是皇帝,弟弟是皇儿,...
原创 朱... 朱元璋和汤和从小便相识,也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所以二人也很玩得来,他们也曾一起给地主放过牛。 不过,...
原创 朱... 相信大家对朱元璋和刘伯温这两个人耳熟能详,朱元璋从农民翻身到成为皇帝,经历不可谓不精彩。 而这位雄主...
原创 华... 1947年2月结束的 莱芜战役 ,使得国民党开始意识到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已经不再现实,国军高层开始军...
原创 朱... 明朝在刚立国没多久的时候就有两个大案,一个是胡惟庸案,一个是蓝玉案,在这两个案子的牵连下,随朱元璋建...
原创 诸... 诸葛亮背后的女人,因一句话,被世人误会上千年! 有句老话说的好“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
原创 朱... 根据《明太祖实录》记载,马皇后一共为朱元璋生了5子2女。 皇后生皇子五人:长曰标懿文太子,次樉封秦王...
原创 朱...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你干的是哪一行,只要用心干、踏实干,就会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今天要...
原创 朱... 1426年的第一场“血”,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 明宣宗元年,汉王朱高煦想要趁侄子朱瞻基初登九五之...
原创 朱...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朝代,记得特别清楚的还是那首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不过最后一句却是“宋...
原创 朱... 在作家朱自清的作品《背影》中,一句“你站在此地不要动,我去给你买两个橘子”,让无数人为之动容,这短短...
原创 朱... 朱棣赢得“靖难之役”胜利后,是如何对待朱允炆兄妹以及留下的子女呢? 1402年,朱棣克南京,即位称帝...
原创 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作为天下之主,皇帝的威严无人敢侵。那么,当九五之尊和寺中神...
原创 隋... 历史总是让人很无奈,因为我们很难知道真相,大家都知道,历史都是胜利者写的,通过所谓的史记文字记录,就...
原创 赤... 曹操赤壁之战结束后,从华容道撤退,道路泥泞不顺,曹操让羸弱士兵背草填在马下,羸弱的士兵被骑兵践踏,死...
原创 隋... 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遍布全国各地。隋朝的政权已呈现土崩瓦解之态势,统治阶级一再发生分裂。到处都是地主武...
原创 广... 广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曾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