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临终前,为何要把江山还给李家?只因为狄仁杰说了这句话?
迪丽瓦拉
2024-06-28 02:06:31
0

原标题:武则天临终前,为何要把江山还给李家?只因为狄仁杰说了这句话?

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女皇,她的一生注定是跌宕起伏的。十四岁进入宫廷,成为唐太宗的才人,赐号“武媚”。

唐高宗时封昭仪,永徽六年(655年)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上元元年(674年)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参与朝政。

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我们光是看她的升迁史就可以看出她一路打怪升级在封建时代成为一代最高统治者,堪称唐代“杜拉拉”。

那么问题来了一代女皇死前将皇位传给了她的第三个儿子李显。那么她为什么没有传给她的母家呢?这是由各方面的因素来决定的,接下来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其实,武则天在晚年也纠结过这个问题。自己奋斗了一生得来的皇位到底应该传给武家人还是李家人呢?之所以她会有这样的困惑是因为她心里仍然存有第二任丈夫李治的,虽然是“二嫁”,但是李治对她的偏爱也是不能忽视的,这偏爱也是武则天能从太宗的一个无名的后宫嫔妃变成高宗皇后最重要的因素。

在武则天心目中,李治也是她真正意义上的丈夫。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都知道考虑问题不能片面地去考虑,要辩证地思考问题。

武则天在位初期确实功绩不菲也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但是她在后期的时候也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开始偏向于个人享受。

我们都知道她养男宠,生活骄奢淫欲。此时在政治上很多人已经开始对她产生了负面的情绪,也就是说很多人已经开始对她产生了抵触的情绪。

所以在这个传李还是传武的问题上,她已经不能独立专断了,她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注定会有人来阻碍她。

虽然当时武则天掌握最高权力但是世俗的观念仍然是君臣父子,更多权臣是偏向于传位给李氏的。那么支持传位给李家人的大臣又有哪些呢?

首先是武则天最信任的权臣,历史上著名的大臣狄仁杰,提到狄仁杰我们都能想到一句网络用语“元芳你怎么看?”这两位是历史上为数不多出名的好搭档。

言归正传,那么这个时候的狄仁杰作为女皇最信任的大臣他向女皇进言:

“太宗皇帝栉风沐雨,亲冒刀枪箭镞,平定天下,高宗将二子托付于陛下,陛下今欲让位他族,有违天意。”

狄仁杰这句话说得很有意思,他不说我同意也不说我不同意,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他借唐太宗和唐高宗这两个人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他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他说这天下本来是太宗年轻的时候披荆斩棘冒着腥风血雨打下来了,就是说这天下本来是人家的,当时还没有武家的事。

这是从最根本上分析了这帝位如果没出意外应该是李家的。

然后说到了她的两个儿子,说高宗死之前把你们的两个孩子托付给了你,希望你能好好照顾。即使你做了皇帝也是代人监国,并不是名正言顺的。如今你要让位给武家人,你这不是辜负了先帝对你的嘱托么?

最后说,如果你这些还不能顾及非要传位给你武氏,这是违背天意的。违背了天意大臣们就会出来反对,这事不好办啊。武则天当时是非常信任狄仁杰的,所以在他说的这个问题上她也进行了深入的考虑。

为什么最后没有将皇位传给侄子可以从这几方面来看。

首先,从亲缘关系上看,武则天处在封建年代,如果传位给侄子,侄子有父母又怎么会给她立庙祭祀呢?这是她最犹豫的地方。其次,如果传位给她的侄子,那么她的侄子即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一定会灭了李家人,尤其是武则天与高宗所生的孩子。

因为这两人是对他们最有威胁的人,如果这两人在武则天归天之后起兵也是名正言顺的。再次,武则天的这两位侄儿并没有什么大才,武则天虽然护短,但是也是一代明君,她更希望在她百年以后国家仍然能够风调雨顺,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为了千秋万代的发展问题,她的两个侄儿是否能够承袭大统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再次,就是朝廷的政局问题,虽然有一部分人为了讨好武皇谄媚进言推崇立武,但是大局方面还是更多人比较偏向于李家。

因为在当时那个年代,虽然武则天是皇帝,但仍然没有改变男尊女卑的思想潮流。更多人还是支持李唐而不是武周。武则天在考虑这个问题上也明白,一旦传位武氏,那么朝廷必然会有很大的动乱。而她的儿子李显曾经两次为帝,也是众望所归的继承者。她晚年的时候思想又比较活泛,加上病重和噩梦的纠缠,多疑的性格又让她不断地对自己的侄子产生怀疑。

与此同时呢,权臣张昌宗兄弟为了给自己留下后路开始讨好李氏。这时在整体上政治的倾向已经开始偏向李氏了。

最后在武则天晚年病笃的时候,张柬之发动了“神龙革命”拥立中宗复辟,此时,大部分的掌权者都已经站在了李家的方向上,革命成功后,李显即位成为了皇帝,就此立武还是立李的争论落下帷幕。

总的来说,李显即位也是多方面的因素,作为唐高宗和武皇的亲子而且是为数不多的活下来的皇子他是幸运的,当然他的幸运可能跟他的无能也有一定的联系。他在位期间过多地依靠母家和外戚。

也就是说他自己不怎么爱干活,没什么自主性,这也是活下来的主要原因。另外,曾经两次做过皇帝也是众多从政者支持他的原因,

结语:

总而言之,根据历史的发展,武则天最后在主动和被动的结合推动下传位给了中宗,这也使得唐王朝可以平稳的延续,朝廷的分裂也减少了很多。后世再来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也能发现,传位给李显是当时条件下最好的选择,是对各方都有利的。

从我们自己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的话,就会非常的简单。古人分内亲外戚已经下了定论。内外有别,有亲有疏这是一个非常直白的条件。

如果我是武则天,我自然会选择我的儿子,首先我自己的孩子跟我有血缘关系,无论多大的仇怨死后仍然会被敬重。其次,政治的大趋势也是靠向李家的,本身做皇帝已经是越俎代庖了,再拿了不还更是不妥。

参考文献:《武则天传》《旧唐书》《唐高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与... 汉匈之战的爆发是在西汉初年,这时候汉高祖刘邦曾于匈奴开战,只不过当时的西汉国力下降,根本不是匈奴的对...
原创 横...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匈奴在汉朝持续打击下分为两部,南匈奴留居故地并逐渐融入其他民族。北匈奴被迫西迁...
原创 海... 说起汉朝皇帝,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至于汉废帝刘贺,实在没几个人知道。 不过这...
原创 战... 很多人对于侵华战争当中罪大恶极的东条英机这个名字很熟悉,他臭名昭著也就算了,重点是他当了天皇的走狗,...
原创 梁... 梁山108位将领中,只有三个女人,但这三个女人都是武将。尤其是一丈青扈三娘,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武艺...
原创 纳... 在如今的和平年代,远离战争的我们对世界都充满着美好的想象,但我们远离战争,却不能忘记战争。今天就让我...
原创 姜... 我们都知道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手持封神榜封了各路神仙,而最后却没有自己的而被申公豹嘲笑,而按封神演义所...
有钱养家兵的后山风云人物 ——... 民国时期,固阳地区社会动荡、连年灾荒,民众在军阀混战、土匪横行、日寇奴役中饱经磨难,艰难求生。家园离...
原创 和... 和尚挑衅出上联,纪晓岚下联“狗嘴何曾吐象牙”妙答,成千古绝对 文丨追寻历史文化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
原创 刘... 刘邦建立西汉的时候,原来东方六国的旧势力经过秦国统一战争,刘项的统一战争已经消耗殆尽,再兴不起大的风...
原创 维...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对发现美洲的时间定义为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登陆西印度群岛,并将此定为美洲进...
原创 三...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在英国人的帮助人下出逃海外。在流亡美洲期间,康有为考察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并写下...
原创 李... 公元613年,杨玄感起兵谋反。 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把李密接来! 资治通鉴记载:先是玄感阴遣家僮至...
原创 安... 唐玄宗末年,不理政务,荒疏朝政,藩镇割据尾大不掉,最终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安史之乱。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
原创 武... 一天,王皇后来到武则天寝宫来看小公主,逗弄了一会后便离去,武昭仪趁四处无人之际,便心一横,上去用双手...
原创 此... 《隋朝演义》塑造了很多骁勇善战的猛将,比如使着一把好枪又英俊非凡的罗成。而今天介绍的是他的父亲——罗...
原创 此... 战争狂人希特勒,对待犹太人和他认为的敌人,一点也不手软,甚至可以说是残忍。但是他对待感情还是比较专一...
原创 历... 公元688年,李贞在豫州起兵,反对武则天称帝。武则天派宰相张光辅率30万大军征讨,结果张光辅平灭了李...
原创 2... 拆破唐人绢,经经是双丝。——《自君之出矣·其一》 引言 自新航路开辟之后,整个世界的联系就越发的紧密...
原创 李... 别看李世民有十多个儿子,自从李承乾造反之后,李世民选择李治为接班人就是大概率事件,因为他没有更好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