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晚年贪污保命,光着脚给刘邦请罪,170年后发现真高明
迪丽瓦拉
2024-06-28 05:33:37
0

原标题:萧何晚年贪污保命,光着脚给刘邦请罪,170年后发现真高明

公元前205年,刘邦正为搞定英布高兴时,萧何突然上书:皇家上林苑有许多空地,应该分给百姓耕种。气得刘邦直接把他打进了天牢,并骂道:“萧何这老糊涂,他萧家收着商人钱财!却要分我皇家土地给百姓,真当我傻!我刘邦英布都能搞定,还搞不了他萧何一个文官”?

萧何是谁,能让刘邦发这么大火?此人乃刘邦第一心腹,当年刘邦还是泗水亭长,要为秦服徭役时。别人都送300大钱,只有萧何省吃俭用,凑足500大钱给刘邦当盘缠。

【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萧何对刘邦的好,绝不止于此。《智囊》还记载,萧何主管沛县法律时,刘邦还是个没当上亭长的平民。闲着没事干的刘邦,没少在乡里闹事、打架,都是萧何帮他擦屁股。

萧何对刘邦那么好,刘邦飞黄腾达后也是投桃报李,让他当了一国丞相。但丞相都给萧何当了,萧何还要分刘邦的上林苑。这就是刘邦发火的原因——咱俩这么好的关系,你老萧最后竟然算计我老刘?

正所谓爱之深,恨之切!刘邦只能用萧何老糊涂来解释这件事,以此维持老相识的面子。但萧何这么精明的人,会是真糊涂了吗?

当年在沛县任职吏掾,萧何做事就是井井有条、滴水不漏。秦朝御史考核时,萧何名列泗水郡第一。【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徵何,何固请,得毋行】。御史都想调他到咸阳当京官,萧何不想离开家乡,几次推辞才留在了沛县。

跟着刘邦起事后,萧何头脑也一直很清醒。刘邦初入咸阳,所有人都争抢金银玉帛,只有萧何收集了秦朝律法、地图、户籍。后来这些地图、户籍,让刘邦打天下时,对人文、地理洞若观火。秦律在治天下时,成了“汉承秦制”的前提,这就是萧何的先见之明。

至于萧何对刘邦的忠诚,也是多年战火考验过的。刘邦56万大军,在彭城被项羽3万骑兵突袭惨败后。是萧何在关中,要钱送钱、要粮送粮、要兵送兵,刘邦才有了打京索保卫战的资本。

楚汉战争焦灼,双方拼后勤的时候。萧何甚至把家族子弟都当兵源,给刘邦送到了前线。《智囊》记载:【汉三年,与项羽相距京、索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但又精明、又忠诚的萧何,晚年为何却屡屡侵害刘邦利益呢?解开刘邦疑惑的,是一个姓王的卫尉。

王卫尉问刘邦:“萧相国怎么对不起陛下了,您要让他六十高龄受牢狱之灾”?刘邦拿李斯举例:李斯辅佐秦始皇,有功绩都让嬴政受赞誉,有过失自己担骂名。萧何当相国,自己家里收商人钱财,却要瓜分皇家园林,这是什么道理?

听完刘邦的怨言,王卫尉突然反问了一句:“那李斯辅佐秦始皇,秦朝后来怎么样了”?二世而亡四个字,如重锤一般打在了刘邦心口。

王卫尉见时机已到,又说道:“萧相国早年治理后方不贪一文,为何名满天下了,却要背着骂名敛财?自己声名狼藉,却让陛下在百姓中留好名声,这看似荒唐的举措究竟是对谁好”?刘邦听完恍然大悟,立刻将萧何放了出来。

《智囊》记录了,刘邦与萧何最后一次见面:【相国年老,素恭谨,入,徒跣谢】。六十多岁的萧何,光脚去向刘邦请罪。刘邦扶起萧何,说道:“相国算了吧!你让我将上林苑分给百姓,我却把你打进天牢,我这是桀、纣行为啊!我的身体不行了,大汉就靠你了”……

几个月后,平英布时身中箭伤的刘邦,年老体衰而死。萧何扶持刘盈登基。不到两年,萧何也卧床不起了,汉惠帝刘盈探病时问道:“相国百年之后,何人可以接任”?萧何说了句——知臣莫过君!刘盈小心翼翼试探道:“那曹参怎么样”?萧何的回答是:“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但萧何与曹参,其实素来不合,史载:【何素不与曹参相能】。众将以为曹参军功第一,刘邦为了重文抑武,将萧何奉为大汉第一功臣,这让曹参对萧何多有敌意。直到萧何临终举荐,曹参才知萧何气度,对其钦佩有加。而后越钻研萧何治国之法,越能体察其中高明之处,因而有了“萧规曹随”的佳话。

萧何在最后的时光,还将所收商贾之才尽数散去,一并用于济民。只留下少量财物,为子孙在偏僻之处盖了简陋房屋。用萧何的话说:“你们贤明了,不用靠这么点东西发家;你们无能了,这点东西也不会给你们招来灾祸”!

【後嗣以罪失侯者四世,绝,天子辄复求何後,封续酂侯,功臣莫得比焉】。此后百年间,萧何后人因罪或无子,4次断绝酂侯之位。但汉朝天子,每次都会从萧氏找人补上。终西汉一朝,萧何一脉从无断绝,任何功臣都未有此殊荣,就是萧何的智慧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白...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并起,动荡再一次席卷中原大地,一场无法避免的斗争,就此拉开序幕。 与此同时,...
原创 缅... 正如埃及苏伊士运河被称为欧洲国家的生命线一样,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马六甲海峡就是当今中国的生命线。 每...
原创 专... 德国的工业技术是有目共睹,而记忆金属的研发,也是德国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所为,这种技术最早是用来给金属...
原创 大...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曾先后六次到了江南巡游,皇帝到各地巡行,历代都有,乃是帝王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 但...
原创 他... 说起汉朝皇帝,很多人都会想到汉高祖刘邦,文景之治,汉武大帝,觉得这就是汉朝的明君盛世了。其实,汉朝开...
原创 秦... 一,修长城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今天的话题就从“孟姜女哭长城”说起吧。《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古代四大...
原创 苏... NO.165 没有必要过度吹捧,也没有必要过度踩踏。 作者:淮河雨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转发、分享 ...
原创 大...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蒙古人完整的退回了草原,史学家认为元朝仍然存在,称其为“北元”。为了扫除边隐患,朱...
原创 唐... 武则天十四岁入宫,被唐太宗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时年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但是直到贞观二...
原创 子... 一般人读史,往往会有两个障碍:一是各个朝代纷杂的机构和官职设置,往往容易张冠李戴;二是各个朝代的皇帝...
原创 俄...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其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鸿沟,城市化是一个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重要...
原创 中... 1987年春天,香港九龙城寨的麻石墙根下蹲着几个抽水烟的老汉。推土机的轰鸣声里,有个白胡子老头突然掏...
原创 “... 赵武灵王(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95年),嬴姓赵氏,名雍,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代君主,先秦时代著名的...
原创 武... 唐朝女皇武则天当年立后的时候,朝中大把人反对。因为这个女人来路不正,且心思狠毒,野心勃勃。 在唐高宗...
原创 俄... 【历史】国家的兴衰那都是世界大势,从古代几千年历史来看,大国兴衰那都是不断更替,后浪推前浪的。而且基...
原创 杨... 公元602年八月,陪伴杨坚三十六年的独孤皇后因病去世。两年后,杨坚也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四岁。临终之时...
原创 四... 不读《三国》,难识英雄!大家好,我是卧仔~ 自汉朝以来,三国时期的名将如繁星般璀璨,令后人难以忘怀...
原创 秦... 秦始皇陵兵马俑被发现的那一刻就震惊了世界。古代位高权重的帝王往往一生杀人无数,被很多人怨恨,他们在生...
原创 商... #头条创作挑战赛# 姜子牙简介: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又称太公望、吕尚。 姜子...
原创 周... 引言: 在古代,对待犯罪颇为严厉,所以刑罚也是硬币的另一面。但是,不同于现在的法制,当时的刑法像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