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面对的只是草原部落国家匈奴,而汉军面临的是强大的草原帝国匈奴。秦汉面对的虽然都是匈奴,但却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
这是秦军能够相对轻松的将匈奴逐出河南地,而汉军却在刘邦到汉武帝4代人的努力下,才与匈奴战成平手。一、草原第一帝国的成长
对于秦汉的历史脉络我们都很清楚,但匈奴的历史脉络很多人都不清楚。
事实上,随着战国时期中原的整合,匈奴也在变化和强大。如果我们把秦汉比作中华第一帝国的话,匈奴便可以说是草原上的第一帝国。其极盛时期的国力,甚至并不输秦汉。
匈奴是一个历史久远的部落,早在商周时期就存在于中原的北部。只不过在匈奴和商周中间,还存在着很多草原部落,因此在中原的历史中比较鲜见。
公元前300年左右,赵的强大使得局势发生了改变。
一方面,赵国向北拓地千里,占据了河南地,消灭很多了存在于匈奴和中原之间的草原部落国家,使得匈奴开始直接接触中原。
另一方面,赵国以优厚的条件招降那些流散的草原部落,成为赵国的雇佣兵团,使得蒙古草原南部出现了一个权力真空地带,给匈奴强大创造了条件。
虽然无法肯定确切的时间,但至少在公元前250年左右,匈奴成为了蒙古高原上最大的部落制国家。接来的一段时间,正是秦向六国发动攻势一统六国的时间,而匈奴也在不断壮大,逐步兼并了林胡、楼烦、白羊等部落,开始统一蒙古高原。
嬴政在公元247年成为秦王,前221年登基称始皇帝。而大约在同时代的蒙古高原上,出现了后来的匈奴大单于家族“撑犁孤涂氏”,一个与皇帝类似的称号。
头曼,大约与秦始皇同时代,成为了匈奴的第一位大单于,而秦帝国的大部分时间,面对的都是这个统一了蒙古高原的草原部落制国家匈奴。这,就是秦帝国的对手。
然而,汉帝国面对的,却早已不是头曼治下的匈奴。
秦二世元年,头曼之子冒顿即位为匈奴大单于,他拥有比父亲更大的野心。他将主要扩张的方向放在了东胡和月氏之地。
在秦末中原战乱的数十年里,冒顿带领匈奴骑兵先是横扫了东胡,征服了东胡全部的土地和人口;后又将矛头瞄向了西边的月氏,将月氏逐出故地后,匈奴又占据了河西走廊和富庶的西域之地。
冒顿以左贤王治东胡故地,右贤王治西域和河西走廊,大单于冒顿直接管理匈奴本部蒙古高原。从此成为定制,左右两翼与匈奴本部就如三兄弟,右翼提供经济支撑,左翼负责骚扰,共同供养着匈奴本部更加强大的军事力量。
等刘邦重新统一了汉地之后,面对的已经不是那个草原部落制国家,而是这个更加强大的多民族的匈奴帝国。秦汉所面对的对手,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匈奴实力的巨大增长,是秦和汉前期对匈奴战争形成巨大反差的最重要原因。
二、匈奴的战略进化
如果说实力是最根本的原因,那么匈奴斗争经验的丰富和战略的灵活,是汉帝国面临的匈奴帝国相比于之前的匈奴部落国家另一个巨大的成长。
匈奴强大起来之后,曾两次向中原帝国发起直接的军事挑战,第一次是大规模的袭扰赵国边境,第二次便是在赵国败亡后再次占据了河南地。第一次挑战被赵国名将李牧以伏兵计打败,匈奴实力多年未曾恢复;而第二次在数年之后,被蒙恬领兵30万驱逐北去。
在这之后,秦筑起了绵延数千里的军事堡垒-长城。而两次挑战的失败和边境上的长城,让接手匈奴的冒顿意识到中原帝国的强大。而更具有战略思维的冒顿采取了更加高明的斗争策略。
首先是,战法的进步。匈奴以骑兵为主,善于奔袭而不善于守御,但冒顿却采取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战法。他效仿李牧,将汉军诱往远离中原的白登。这说明匈奴的战法更加完善。而新生的汉帝国并没意识到冒顿的战法,被匈奴大败。
这是第一次草原骑兵成功埋伏了汉军,在整个中原帝国与草原帝国的战斗中也并不多见。这是匈奴战法的进步,也是冒顿本人军事素养的体现。
而冒顿的可怕之处还不仅在于此,他意识到中原帝国难以消灭,于是不再执着于大规模进犯长城以内,而是采取了更加高明的策略-和亲。
从汉帝国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耻辱,但从匈奴的角度说,这是冒顿的高明之处。冒顿利用战略压制和实力差距,让汉帝国主动献上财物,同时,他还不断的招降汉帝国的降臣降将,加深对汉帝国的了解。后来即位的稽粥单于也基本延续了冒顿的这一策略,直到汉武帝绝匈奴和亲,那已经是冒顿的孙子军臣单于时候的事了。
如果大举进犯,汉军为了生存,会拼死一搏,谁胜谁负还说不定;而冒顿并不主动大举进攻,而如悬利剑在顶,汉帝国在实力差距面前不敢主动进攻,又防不胜防,这使得汉军更加难以战胜匈奴。三、秦和汉,谁更强大?
除了匈奴实力的壮大和斗争经验的丰富,秦帝国和汉帝国前期的实力,也并非一脉相承。
如果说要进行综合国力对比,汉帝国除了汉高祖时期,大部分时间都要比经过数百年战乱的秦帝国更加强大。
但如果国家对兵员和粮食财富的掌控度,以耕战立国、按照军事帝国组织起来的秦帝国,要比汉前期轻徭薄赋、无为而治的汉帝国前期不知强到哪里去了。
因此,在汉武帝集权之前,汉高祖到汉景帝的前四帝时期,汉帝国的战斗能力是远远不及秦帝国的。
面对一个实力更加强大、斗争方式更加多样的匈奴帝国,汉帝国却达不到秦帝国的军事动员能力和远征后勤供给,要战胜匈奴自然更加难上加难了,而这还不是最致命的。
随着匈奴斗争策略的变化,秦汉要“战胜匈奴”这件事的本身也在发生着变化,简单的说,虽然都是战胜匈奴,但秦帝国和汉帝国的战略目标却完全不相同。
由于匈奴是主动进攻,而且骚扰的地段主要集中在河南地,秦帝国只需要将匈奴赶出河南地,然后建立长城防守于长城之内就好了。然而已经建立起三面战略包围圈的匈奴帝国,却可以从漫长的国境线发起岁汉帝国的骚扰,令汉帝国防不胜防,而且汉帝国被迫和亲的耻辱,也使得汉帝国难以以防御的姿态战胜匈奴。
因此汉帝国要战胜匈奴,要学习蒙恬已经不可能了,汉军必须越出长城主动进攻,而马邑之谋的失败更说明,诱敌深入已经难以实现。
而这,给汉军战胜匈奴提出了更高的军事要求和后勤供给要求。
所以,秦军战胜匈奴虽然也不容易,但看起来还算顺利,而汉帝国战胜匈奴,却历经五帝100余年,才逐渐占据上风。
文/子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