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橚:明朝最个性藩王,不爱江山却爱研究植物,著作拯救无数饥民
迪丽瓦拉
2024-06-28 12:34:43
0

原标题:朱橚:明朝最个性藩王,不爱江山却爱研究植物,著作拯救无数饥民

前言

朱橚,一个备受争议的明朝个性藩王,他在历史中留下了令人瞩目的印记。与一般为权力而纷争的王侯相比,朱橚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对江山不感兴趣,却热衷于植物研究,更以著作拯救了无数饥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朱橚的生平事迹令人称奇,他不拘于尘世的功名利禄,而是将心思投入到对植物的探索之中。

在他的努力下,许多农作物得到了改良,使得农民们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减轻了他们的疾苦。作为一个藩王他怎会如此个性?为何竟对江山不感兴趣呢?

一个不务正业的王爷

洪武三年,朱元璋决定分封诸王子,其中包括9个儿子和1个侄孙。朱橚就是其中之一,被封为吴王。然而,就在几年后,朱元璋便对这个决定感到后悔了。原因并非是朱橚造反,而是因为这帮皇二代实在太不像话了。

秦王朱樉被朱元璋骂"不晓人事,蠢如禽兽",以虐杀奴婢为乐,惨无人道;谥号"鲁荒王"的鲁王朱檀,残杀儿童炼丹,最后被丹药毒死;齐王朱榑、豫王朱桂、伊王朱彝,都是荒淫无度,滥杀无辜的恶人。

在这些皇子中,朱橚是最与众不同的一个。他不仅不荒淫无度,反而"好学,能辞赋",被视为王子中的另类。洪武十一年,朱橚被改封为周王,驻扎在开封。在那里,他建立了印书馆,还自己作了《元宫词》流传民间。

一次擅自离开封地的"冒犯朱橚在开封的生活似乎过于安逸了。洪武二十二年,他带着妻小离开开封,前往中都凤阳游玩。在当时的制度下,王爷不得擅自离开封地,除非是皇帝召见或有兵事。更糟的是,朱橚在凤阳还与自己的丈人冯胜见了面。

朱元璋对此大为光火,立即召朱橚回南京,当面痛斥,并发配到云南去反省。同时,朱元璋还亲自给云南西平侯沐英下令:"周王迁镇云南,至日择第居之,应有军民之务,尔英自理之。"意思是说,周王来了,你负责他的住所和工作安排。

一颗对知识渴望的种子

被发配到遥远的边疆,按理说朱橚应该心情沉重。但史书记载,他好像并非如此,反而心不在焉、兴致勃勃。原来,朱橚在南下的路上,被南方的植物和医药所吸引了。

在云南,朱橚看到了少数民族吃各种草木治病的习惯,他们身体强健,在瘴疠之地也能出入自如。相比之下,汉人就显得娇嫩得多,连随行的军人都抵不住南方的气候,纷纷病倒。

朱橚开始对南方的植物和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整日到处访问大夫和山民,寻找草药和野菜,一心钻研这些学问。一年多后,朱元璋召朱橚回南京。尽管朱橚对南方山川地理一窍不通,但他改过了态度,朱元璋只是痛骂了一顿,就让他回到开封了。

《袖珍方》问世

回到王府后,朱橚没有闲着,而是召集名医写书。他找来医生李恒,整合了唐代以来的医学典籍,加上自己在云南抄录的南方药方,在洪武二十四年写成了著名医学典籍《周府袖珍方》,后世俗称《袖珍方》。

这本书记载了3000多个药方,包括人们常见的风寒暑热、南方的疟疾痢疾,以及传染病、慢性病、皮肤病等疑难杂症。与以往的医书不同,《袖珍方》取消了繁琐的理论阐述,直接告诉病人药方,简单实用,可谓有了现代医学的雏形。

一本拯救黎民的植物书

随着时间推移,朱橚在医学路上越走越远。为了研究药性,他自学植物学,在府邸开了一片野地,种植各种植物查看其性质。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不少植物虽然没有药用价值,但也没有毒性,而且可以入口,可以作为应急的食物。

朱橚觉得这是个重大发现。作为河南的核心地区,开封自古就是灾荒频发之地,人民生活艰辛,自然灾害后只能吃草果腹。于是,朱橚决心做一本"可食草木的百科全书"。

然而,就在这时,朱元璋驾崩,皇长孙朱允炆上台,并开始"削藩"。几十个藩王中,朱允炆先拿朱橚开刀,诬陷他谋反,将他发配到云南。朱橚在云南又待了三年,依然在研究植物。直到朱棣打赢了靖难之役,他才被召回南京,恢复了王位。

朱橚回到开封后,终于把几年的所得整编成书,在永乐初年问世了两卷本《救荒本草》,并在永乐四年大规模刊印。这本书是古代极为罕见的、专以"救荒"为宗旨的植物类书籍。

它分为草、木、谷、果、菜不同种类,有图有文,写了400多种植物的功效,告诉人们在饥荒时可以吃什么、吃多少。《救荒本草》问世后,社会各界都称颂这是利在千秋的善举。

文人学者纷纷效仿,明朝后来推出《野菜谱》《野菜博录》《救荒野谱》等书,对中国的植物学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在一些饥馑年份真真切切地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连英国、日本的学界都对之赞叹不已。

一位医学大家的最后岁月

在编写《救荒本草》之后,朱橚并没有止步。他继续整理汉唐以来的医学典籍,亲自编写了《普济方》一书,并将它送给了当时的皇帝朱棣。

朱棣大喜过望,不仅赏赐了朱橚大量财宝,更重要的是,他看到这位辈分仅次于自己的藩王无意于权力,一心钻研医术,由衷地感到高兴。如果明朝几十个藩王都像朱橚这样省心,自己和后代就能高枕无忧了。

在人生的最后几年里,朱橚一如既往地忙碌在医学和植物研究之中。闲暇之余,他还搞起了音乐和戏曲创作,对音律的造诣也很高。这一爱好被他的儿子朱有燉完美继承,朱有燉后来成为著名的剧作家,在古代艺术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明仁宗洪熙元年,朱橚在开封去世,朝廷赐谥号"定"。所以后世《普济方》《救荒本草》都冠以"周定王"的名字,以纪念这位学者王爷。

结语:一位不同凡响的皇家成员

作为朱元璋的儿子,他本应位高权重,可他却对权力名利没有半点兴趣,反而一心钻研医药和植物学。正是这份执着的学术追求,让他最终在医学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他的著作《救荒本草》等,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拯救了无数黎民百姓的生命,这正是他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之举。

朱橚的经历和成就,与其他明初皇子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他独特的个性和学术追求。这位不同凡响的皇家成员,正是明朝这个王朝中最精彩的一段佳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从... “府兵制”的存在,其实在很多朝代都非常适用,而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北周、隋朝以及唐初。“府兵制”...
原创 清... 公元1860年,英法两国组成侵华列强犯我神州大地。眼看进攻到了北京城,咸丰帝自圆明园仓皇逃亡热河的避...
原创 敌... 物华天宝、人才荟萃,沃野千里、群贤云集,这就是被称为天府之国的益州。 益州刘璋,虽然是闭门自守的暗弱...
原创 刘... 在汉朝初年,太平盛世的背后隐隐约约泛起了一抹忧虑的波澜。昔日战乱纷争,使得人口严重锐减,而这对于一个...
原创 4... 1949年1月15日,在刘亚楼的亲自指挥下,解放军只用了29小时,就攻克了号称能坚守三年的天津城。 ...
原创 在...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一张1975年的照片,引发万人... 这是某位网友发出来的一张1975年七月的老照片。照片中15个当年的女孩子穿着各式各样的衬衫,看得出来...
他不只是陆小曼前夫,更是梁启超... “你看到网上是怎么说你爷爷的吗?能不能找到那些作者,让他们帮忙澄清文章里的错误?” 几年前,住在德国...
原创 官... 古代“士农工商”,士排第一位,当官是件很光荣的事,意味着有钱有权有面子。这些现实的原因也导致了官员的...
原创 从...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请点点右上方的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
原创 元... 前言 1955年授衔仪式结束之后,陈赓身着大将军装走在回家的路上。 这天的北京城里阳光和煦,到处都是...
原创 刘... 刘焕解读国号系列 1、 为什么中国秦汉之后的国号,有齐燕秦魏赵,就是没有一个叫韩的? 2、 为什么强...
原创 刘... 吕雉嫁给刘邦是幸运的,因为她从贫民百姓一跃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吕雉嫁给刘邦又是不幸的,因为她...
原创 春...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春秋...
原创 探... 文|多芬奇 编辑|多芬奇 隋朝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工程最复杂的水利工程之一,被誉为“世界人类...
原创 基...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
原创 周... #历史开讲# 红军长征途中,雪山草地的恶劣环境使许多干部和战士都病倒了,就连周恩来也未能幸免。 自从...
原创 最... 《三国演义》中自从关羽丢失了荆州之后,蜀国的命运就开始走上另一条道路,关羽是因为他的自傲丢掉了荆州甚...
原创 刘... 东汉末年的大混乱一直到三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显著阶段,期间汉统衰落,朝政昏庸,面对地方的不断...
原创 张... 老版《三国演义》张飞的扮演者李靖飞老师走了,时年65岁,可惜!李老师一路走好! 他是在陆树铭老师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