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被挖心后,明明已经活下来,为何见一卖菜老妇,便当场毙命?
迪丽瓦拉
2024-06-28 13:04:46
0

原标题:比干被挖心后,明明已经活下来,为何见一卖菜老妇,便当场毙命?

帝辛淫乱,拒谏贼贤。-司马贞《史记索隐》

《西游记》可以说是创作出了一部脍炙人口的神话小说,也开创了神话作品的先河。

在瑰丽多彩的神怪故事之中,其实揭露的是当时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透过小说也表达着作者对君主专政的不满。

跟《西游记》一样同样是明代神话小说的,还有《封神演义》,《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

又称《武王伐纣史》《商周列国全传》,《封神演义》其实比较贴近武王伐纣的历史。

作者以当时纣王逐渐走向衰退的背景,描写出纣王的暴政和昏聩,衬托出周武王、周文王的勇猛英姿、智勇双全。

《封神演义》是围绕姜子牙展开的,以姜子牙为视角,将纣王暴虐统治大白于天下,结局是商朝彻底灭亡。

虽然神话色彩浓郁,但是却并没有脱离现实,读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同时还被拍成许多电视作品在卫视播出。

对《封神演义》情节中,印象深刻的一个画面就是妲己害比干被挖出七窍玲珑心,当时看得人后背发凉。

但其实比干挖出心脏之后,在姜子牙的帮助下,他并没有死去,而是能够站立和行走的。

但为何在见到一名卖菜老妇之后,比干会当场毙命呢?这名妇人跟他说了什么?

比干是纣王帝辛的叔父,是前商王帝乙的弟弟,比干从小就聪慧过人,在政治上颇有远见,曾辅佐哥哥帝乙巩固商朝江山。

帝乙临终前,将比干叫至床前,握着弟弟比干的手,将纣王帝辛托孤给他。

至此比干发誓一定要让商朝得以繁荣昌盛,不辜负哥哥所托。

然而纣王天性乖张暴虐,又因为得罪女娲娘娘,被女娲派到人间的一只狐狸妖迷惑住,女娲给狐狸妖的任务就是让商朝灭亡。

从此纣王不早朝,沉迷于美色的他,为了供自己享乐,更是修建酒池肉林,整日跟苏妲己厮混在此,心中再无政事。

在苏妲己的诱惑怂恿下,纣王设置了许多残酷的刑罚如炮烙等。

还将自己忠心耿耿的皇后废掉,将亲儿子太子也废掉,已经达到六亲不认的地步。

为此朝野上下怨声四起,加重的税赋让百姓苦不堪言。

但纣王为了自己的享受,闭目塞听,不听忠臣的劝谏,无视百姓疾苦。甚至在妲己的挑拨下,将进言的大臣全部赶出宫。

作为叔父的比干,自然看不下去,比干不止一次告诫纣王要将心思用在朝政,远离酒色,不要听信苏妲己之言。

比干的话被苏妲己全部听在耳里,原本就跟比干有着私怨的妲己,此时对比干更加恨之入骨,预先除之而后快。

原来之前比干和黄飞虎在年轻之时,因为一时气盛,曾将一个狐狸洞穴烧毁,此处正是妲己还是狐狸身时的栖身之所。

苏妲己狐狸凭借多年修行,免于一难,但她的子子孙孙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全部被烧死。

比干在苏妲己眼中本来就是仇人,而且女娲的命令是要商朝必须灭亡,如果留比干在世上,无疑会破坏自己的计划。

纣王在听到叔父多次的劝告之后,真的有一些动摇,而且他表面是极其尊重这位比干叔父的。

苏妲己怕纣王改变心意,于是夜夜在耳边对纣王吹枕边风。

告诉纣王,比干如何阴险狠毒,如何想要弑君篡位等等。天天这么说,纣王竟然有一丝信以为真。

苏妲己认为时机成熟,此时她突然一病不起,声称自己得了绝症,有性命之忧,只有比干的七窍玲珑心做药引才能够康复。

苏妲己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取比干的性命,任何人没了心脏都是没法活的。

当比干被五花大绑在石柱之上时,原本还有些犹豫的纣王,看了一眼妲己。

妲己却一副病容,装作虚弱的样子,让纣王救他性命,纣王只好将亲叔父的心脏挖出。

比干没有了心脏,原本是立刻会死去的,但姜子牙在暗中帮助了他。

在姜子牙的仙法护佑之下,比干没有死去,还能站立行走。

姜子牙算到比干路途会遭遇一难,如能躲过便可以保留性命。

他便嘱托比干,路上不管遇到任何人跟他说话,都不要搭理,闭口不言,只管走回家即可,尤其要小心妇人。

此时伪装成卖菜老妪的妲己,果然在不远处等待比干。

她一直骚扰比干,想要比干开口说话,但比干牢记姜子牙的嘱咐,没有张口应答,自顾自地走路。

眼看无法让比干死去的妲己,突然心生一计,她追上比干叹了口气说道:“菜无心能活,人空心怎么活?”

听到这句话的比干当场死去,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比干始终是一个凡人,他心中还是不相信姜子牙的仙法,已经失去心脏,能够活着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本身心中对活着的信念就不够坚定,加上苏妲己扮成的妇人,在旁边说出这句致命的话,此时一下击中比干,他便无法再活。

比干是一个忠臣,但可惜这样的忠臣良才却没有遇到一位贤明的君王,导致他最后含冤而死。

比干用心辅佐两代商朝君王,但最终却被奸人所害,由自己的亲侄子挖下心脏,结局让人叹息。

而商朝最终也在腐败的纣王统治之下,逐渐衰败,以至于被周朝轻而易举就灭掉。

商朝的灭亡其实只是《封神演义》借助苏妲己为引子表达出来的。

真正商朝的灭亡完全是纣王的昏庸无道,导致内忧外患,不得民心的结果。

最终这位沉迷女色,安于享乐,不务正业的暴君身死,商朝灭亡。

“上帝要让其毁灭,必先使其疯狂”。人有时候太过于享乐、纵欲,终归不是好事。

还是应该克制自身,修身养性,跟万物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比干之死的典故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内心最颓废,不得志的时候。应该给自己灌输正能量,不能只想负面的事情,这样有助于我们摆脱眼前的困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在我周围就有不少人,他们的父母和祖辈都是地道的中国人,但有些人却拥有卷曲的头发,...
原创 三... 自秦始皇一统中国以来,历经的第一个动荡时期便是三国时期。公元220年,曹丕在许都接受汉献帝的禅位,荣...
原创 历... 鄞县(现鄞州区)位于浙江东部沿海,历史上这个地方经历了多个变迁。先秦时期,它是越国的一部分,秦代设立...
原创 清... 好的,我帮你逐段改写,保持原意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同时控制字数变化不大: --- 这组珍贵照片来...
原创 从... 这篇文章探讨了日本的扩张历史和其对外侵略的心理,下面我将按照要求对文章进行改写,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并...
原创 秦... 如果穿越回秦始皇那个时代,成为一名公务员,会经历怎样的传奇故事呢?我们不妨通过南郡安陆县一位名叫“喜...
原创 朱... 有句老话说得好:“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在今天,商人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在六七十年代的...
原创 历... 自古以来,武将一直是国家安定的重要支柱。他们不仅是战场上的勇士,更是管理国家、保障人民安全的关键角色...
原创 殷... 殷墟与朝歌的区别,藏在三千年前的都城密码里! 殷墟是商朝后期的政治中心,以宗庙祭祀和王陵区为核心,出...
原创 诸... 《——【·前言·】——》 说起《三国演义》,大家都知道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这段佳话。 诸葛亮确实是...
原创 皖... 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的绝地突围 1941年1月6日,新四军的9000多名战士在执...
原创 一... “惠甫啊,最近我总是难以入睡,陪我聊聊吧。”曾国藩语气显得无比沉重。 “我注意到大帅您最近似乎心事...
原创 唐...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这句话描绘了许多君主在权力面前的极端做法,尤其是对待曾经立下赫赫...
原创 戈... 无可争议,苏联的解体与戈尔巴乔夫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不仅是苏联历史上的最后一位“执剑者”,更是在美苏冷...
原创 刘... 《——【·前言·】——》 蜀汉开国那年,刘备终于圆了自己多年的帝王梦。 建国大业千头万绪,朝堂上下必...
原创 南... 北宋覆灭、南宋建立之际,北方陷入了金朝统治下的连绵战乱。为躲避战火,众多百姓纷纷向南方迁徙。这其中既...
原创 刘...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无数故事如璀璨星辰般闪耀,而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绝对是其中极为动人的一颗。今天,...
原创 暴... 大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嬴政因此被尊为“始皇帝”,他一手建立的封建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
原创 这... 有一个非洲国家,曾经自诩为世界第二强国,仅次于美国,并且在朝鲜战争时信誓旦旦,誓言要狠狠教训中国志愿...
原创 河... 在河南鹤壁市的淇县,流淌着一条古老的河流,名为淇河,古时被称为“淇水”,它是黄河的支流之一。自20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