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邦按功封赏大臣,萧何第一,曹参第二,为何张良只排在六十二?
迪丽瓦拉
2025-11-08 10:31:34
0

萧何,西汉的开国功臣之一,最终官至相国。他的一生对汉朝的建立和巩固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他位冠群臣,声施后世,意思是说,萧何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那么,萧何到底有哪些显著的贡献呢? 与韩信、曹参的卓越战功相比,张良的战略谋划,萧何的后勤管理成就似乎显得不那么引人注目。然而,当刘邦回顾功臣时,他毫不犹豫地将萧何置于首位,力排众议。这也许就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真实写照。张良虽然有谋略,但最终却排在第62位,原因正是因为萧何在刘邦心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提到韩信,人们熟知的故事便是胯下之辱和萧何月下追韩信。刘邦能够征服六国,打败项羽,韩信的功劳不可忽视。然而,谁也没想到,韩信起初曾投奔项羽。正是因为项羽没有识人之明,而萧何的慧眼识人,才导致了这两人截然不同的命运。 自从陈胜和吴广起义,项梁与其侄项羽也加入了反秦的阵营,韩信便投靠了项梁。当项梁在定陶一战中阵亡后,韩信自然归属项羽。然而,项羽从未采纳过韩信的战略建议,反而让他在军中担任一个低级的郎中将。而在刘邦称帝后,他拜萧何为相。通过一次与士兵的交谈,萧何偶然结识了投靠刘邦的韩信,并与他深入交流。经过几次讨论后,萧何意识到韩信非同凡人,于是推荐给刘邦。但刘邦当时并未重视萧何的提议,也未对韩信做出重用。 此时的韩信感到心灰意冷,认为刘邦与项羽没什么不同。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在一个深夜悄然离开刘邦的军营。萧何得知这一消息后,感到震惊,连刘邦都未能及时知会,便立刻骑马追赶韩信。 刘邦收到消息时并未特别在意,然而得知萧何紧追韩信后,他顿时坐立不安,生怕萧何会一去不复返。两天后,萧何带着韩信回来了,刘邦看到他后,发了一通脾气,认为韩信并非贤才,不值得萧何冒险去挽留。然而,经过萧何的耐心劝导,刘邦终于意识到韩信的重要性,决定采纳萧何的建议,任命韩信为大将军。

拜将后,韩信向刘邦提出了一个名为先定三秦,后图项羽的战略计划。刘邦听后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做法过于肤浅,便依照韩信的计划调整兵力部署。接下来的战斗中,刘邦依靠韩信的指挥,成功击败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韩信的军事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但如果没有萧何的慧眼,韩信也许永远不会出现在刘邦的阵营中,楚汉之争的结局恐怕会大不相同。所以,正如古语所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萧何的功绩可以说是至伟。 古人云,军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对于军队而言,不亚于战术决策的重要性。如果战场上将士英勇作战,但却得不到粮草供应,那么军心也会随之涣散。刘邦在萧何的建议下任用韩信,并按照他的战略打破了汉中困局。此时,萧何在后方负责供应军粮。在一场大胜之后,关中因战火而变得满目疮痍,无法再供刘邦的军队驻扎。于是,刘邦决定迁都栎阳,并命萧何处理好关中的善后工作。 萧何接到命令后,毫不犹豫地开始整顿局面。这时,他的治理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一方面,他重新组织了战后的剩余百姓,建立新秩序,发布新法令;另一方面,萧何通过将秦朝遗留的土地分配给百姓耕种,并通过减免税收来稳住民心。在关中期间,萧何不仅专注于整顿民生,还抽空整理了当年在秦御史府保存的法律文书与各地的报告。传说,萧何的《汉律九章》便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

楚汉战争中,刘邦屡屡遭遇败绩,但萧何总是能迅速为前线提供充足的粮草与物资,为刘邦的反攻提供坚强保障。即便是公元前205年刘邦在彭城遭遇惨败,项羽的大军几乎将刘邦彻底击溃,只剩下少数几人逃回荥阳。当时,国家经过多年的战乱,劳力已经稀缺,几乎没有足够的青壮年可供征兵。面对这种困境,萧何采取了从关中征集老人和青少年的方式,及时补充刘邦的兵员。正是这次增兵,帮助刘邦度过了危机,开始了对项羽的反攻。可以说,刘邦最终能够扭转局势,歼灭项羽,建立大汉王朝,萧何功不可没。 常常人们将萧何与张良、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相比张良和萧何的隐忍,韩信因功成名就后变得好大喜功,最终遭遇了不幸的结局。在这三位功臣中,韩信的结局最为惨痛。张良通过圯上之会后,学会了忍耐,明白了忍耐的真正意义。而萧何从秦朝的一个小县吏一路升至汉初的宰相,证明了他具备远超常人的胆识与气度。 与张良最终选择归隐山林,韩信因过于自负而遭遇灭顶之灾不同,萧何始终稳步前行,保持冷静与耐性。他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稳健,这也是他最终能够在功勋排序中名列第一的原因。刘邦虽然也曾对萧何产生过怀疑,但每次都被萧何的从容化解了。所以,萧何能够位列群臣之上,声名传世,成为历史上值得铭记的政治家。 萧何从一个普通的县吏,最终登上西汉的开国功臣宝座,正是因为他独特的眼光、卓越的能力和隐忍的性格。在高位上,他依然保持着谨慎和胆谋,步步为营,化险为夷,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一生为了汉王朝鞠躬尽瘁,最终得以善终,英名流传千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太... 古人常说:伴君如伴虎,这句话用来形容一些皇帝性格多变、难以捉摸。有时,臣子尽心尽力为皇帝效力,然而却...
原创 五... 五卅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群众运动,它于1925年5月30日爆发,由上海的工人群体发起,...
原创 精... 《三国志》这本书虽然被称为志,但它其实更多地记载了帝王将相的传记,而对于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
原创 对... 在中国历史中,后代给皇帝的尊号通常有三种:谥号、庙号和年号。每种称呼都有独特的意义和历史背景。 谥...
原创 清... 本组北京西直门老照片拍摄于1907年,由美国外交官司戴德所拍,戴德1906年来华担任美国驻奉天总领事...
原创 为... 愚孙权实在太愚蠢了,居然决定派吕蒙偷袭荆州,最终导致关羽丧命。 襄樊之战中,关羽困住了曹仁,斩杀了庞...
原创 韩... 韩国人对汉字的态度其实是非常复杂和矛盾的。如果像日本那样大方承认汉字是从中国传过来的,那倒也算了。然...
原创 不... 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并立,诸葛氏家族为了确保家族的安全,采取了一个特殊的策略,他们让家族成员分...
原创 土... 1449年,明朝遭遇开国以来最惨重的军事失利——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亲征被俘,二十万大军覆没,京...
原创 梁... 梁山好汉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熟悉,其中的一百多位好汉也是大家耳熟能详。但在这些人物当中,有一位虽然排行不...
原创 八... 这篇文章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了版权认证,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或抄袭,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中国历史...
原创 他... 在历史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一些人物在正史中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在民间传说、文学作品...
原创 明... 为什么明朝会权阉辈出?对于这个问题,有个受众颇多的观点。朝廷文官集团实力过于强大和桀骜,难以有效压制...
珍贵史料首次公开!吴石将军的户... 珍贵史料首次公开!吴石将军的户籍卡找到了 近日,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牺牲在台湾的吴石等烈士引...
铁血丹心护山河 —— 从金马鞍... 铁血丹心护山河 —— 从金马鞍看八旗将士的新疆忠魂 在新疆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段被金马鞍照亮的英雄岁月...
原创 《... 《三国机密》这部电视剧的热播,让大家再次沉浸在三国的历史中,尤其是剧中的人物塑造引起了广泛关注。今天...
原创 特... 特洛伊战争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则故事,描述了希腊联军围攻特洛伊城的经过。这个故事流传至今,已经成为许多...
原创 原... 上古时代的人们,掌握了阴阳之道和术数的奥秘,生活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绝不轻易劳累,因此他们能保...
原创 晚... 晚清时期的社会风貌通过一组古老的照片展现了各个阶层的风采:王爷、福晋、青楼女子、剃头匠和努力学习的年...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关于暂停对外... 11月7日傍晚,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式发布公告: 为更好地履行保护、研究、展示和传承文化遗产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