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这本书虽然被称为志,但它其实更多地记载了帝王将相的传记,而对于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方面则没有详细的记载,因此从某些角度来看,它的内容显得有些简略。不过,通过后来的演义、评书等艺术形式的加工,一些关于三国时期的传奇故事吸引了大量读者,尤其是那些关于三国特殊部队和精锐军队的传说。今天,小编根据《历代兵制》和《补三国兵志》等史料,简单整理了一下蜀国的特种部队。 首先,我们来看看蜀汉的兵制。根据《历代兵制》的记载,蜀汉设有五支主力军队,分别是前军、右军、左军、后军和中军。根据《华阳国志》等史料记载,关羽被封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则是后将军,赵云则领中护军,担任翊军将军。虽然这五位名将与五军看起来有所对应,但其实这种配合更多的是偶然。在这些将军中,关羽、张飞和马超有假节的权力,可以指挥一些外部军队,尤其是前军、右军、左军等,而赵云和黄忠则属于中军的统领。刘备时代没有设置军师一职,但有军师中郎将和军师将军这类职务,像诸葛亮、庞统、法正、黄权等人,虽然主要是武职,常常在战场上领兵作战,但也兼具军事参谋的角色。直到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掌管蜀汉政权时,才设立了前军师、中军师和后军师三个职位,这些职位分别由魏延、刘琰和费祎等人担任。
那么,蜀汉的部队都有哪些著名的兵种和部队呢?当初刘璋是益州牧时,他曾招募来自三辅地区的流民,组成了一支被称为东州兵的队伍。当刘备建立蜀汉之后,特别是诸葛亮执政时期,征兵的范围不仅限于蜀地的汉人,还包括了少数民族的士兵。《历代兵制》记载,蜀汉的兵种包括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等,这些部队并不完全由蜀地汉人组成。所以,蜀汉军队中的一些部队在青史上留下了响亮的名字。 首先要提到的是陈到所统领的白毦兵,又叫白耳精兵。这支部队是刘备在豫州时期组建的精锐部队,后来在刘备去世后,陈到带领这支部队驻守永安,负责守卫蜀汉东部的边疆。白毦是一种以白色羽毛编制的战袍,部队因此得名。这个名字也象征着它们的威武与高贵,诸葛亮曾在一篇文中提到: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 虽然张飞的燕骑神勇在《三国演义》中被杜撰了不少传奇,但蜀汉确实有一支真正存在的精锐部队,那就是无当飞军。这支部队是在诸葛亮平定南蛮叛乱后,由南蛮的羌族(尤其是青羌)士兵组成,最初由蜀汉名将王平和张嶷等人指挥。无当飞军作战勇猛,所向披靡,屡次在战斗中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成为蜀汉的王牌部队之一。 成都有一位锻造大师,名叫蒲元,宋代《太平御览》曾记载,蒲元为诸葛亮打造了三千把钢刀,这些刀锋锐无比,号称神刀。这些神刀装备了一支特别的部队,这支部队就是以刀具为主的神刀军。这支军队的武器非常精良,且每一位士兵的武器都经过严格挑选,使得他们在战场上更具威胁。 除了神刀军,诸葛亮还发明了连弩,这一创新武器也对蜀汉军队的战斗力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平定南蛮的过程中,诸葛亮组建了一支专门使用连弩的部队,这支部队规模为三千人,战斗力强悍,通常被称为连弩士。 另外,蜀汉还有一支精锐步兵部队——虎步骑。虎步骑以步伐稳健、战斗凶猛著称,作战风格类似于狼行虎步,威力十足。姜维和孟琰曾多次指挥这支部队,他们在多次北伐中,与魏军作战时屡次立下赫赫战功。除此之外,蜀汉还拥有散骑、武骑等骑兵部队,但因为这些部队没有特别突出的历史成就,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没有详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