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原之战中,后人常常批评丰臣家在这场冲突中的无所作为,并且有不少人将丰臣政权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两位女性身上,她们分别是丰臣秀吉的正室北政所和侧室淀殿。淀殿还是丰臣秀赖的生母。那么,在关原之战的关键时刻,北政所和淀殿究竟应该做些什么,才能挽救丰臣政权呢?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北政所其实并没有能力挽救丰臣政权。虽然她与一些武将,如福岛、加藤等人有过知遇之恩,这些人都愿意服从她,但她毕竟没有儿子。如果北政所能拥有一个儿子,凭借她的政治才干,或许丰臣政权还能保有一线希望。
至于淀殿,有人认为关原之战的失败是由于西军资金和粮草的不足,并提出如果石田三成能从丰臣秀赖那里获得金银和粮食的支持,那么西军的兵员和物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最终关原之战的胜利可能会属于西军。 然而,我们暂且不讨论淀殿是否具备这样的政治觉悟(事实上她并没有特别高的政治眼光)。根据《真田家文书》中的记载,石田三成在庆长五年八月六日已从丰臣秀赖那里获得了金银和粮草,并直接用于奖励在伏见城之战中表现出色的将领(如小早川秀秋、岛津义弘、毛利吉成父子)。因此,西军失败并非因为资金和粮草的不足。 既然金钱的支持已经到位,但效果却并不理想,那么如果淀殿公开出面支持石田三成呢?实际上,即便淀殿公开支持西军,并且西军最终获胜,丰臣政权依旧无法挽救。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关原之战期间,丰臣家一直保持中立的态度。他们怎么看待这场战争呢?在丰臣家看来,这场战争不过是家臣们之间的一场内斗,目的是为了争夺家内的发言权。他们认为,无论谁胜谁败,天下的主君依旧会是丰臣秀赖,尤其是秀赖还是德川秀忠的女婿。然而,事实证明,大阪方面的判断是错误的。关原之战根本不应该打,也不能打,因为一旦爆发战争,无论谁最终胜利,天下也不再属于丰臣秀赖。这就像东汉末年,袁绍、曹操、袁术,甚至刘表和刘备,谁最终统一天下,汉献帝的地位也早就不复存在了。即便关原之战的胜利者是石田三成,他也无法避免成为曹操那样的结局,毛利辉元可能最终会投降德川家康,东国的大名也将遭遇削权或更替。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一旦关原之战爆发,无论北政所和淀殿如何努力,丰臣政权的灭亡是无法避免的,最终的崩溃只是时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