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顾
从常理来看,皇位与朱由检并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明朝的皇位继承一般遵循“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虽然朱由检和他的哥哥朱由校都是普通妃嫔所生,而且两人早年都失去了母亲,他们是在李氏的抚养下共同长大的,但因为朱由校比朱由检年长,所以在父亲光宗去世后,朱由校理应继承皇位。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发生,朱由检本与皇位毫无关系。 朱由校和朱由检的童年经历非常相似,两人都是出自普通妃嫔所生,刚出生不久就失去了母亲。父亲朱常洛将他们托付给李氏抚养,李氏对这对兄弟非常关爱,把他们当成亲生儿子来看待。不过,这对兄弟在性格上有很大的不同。朱由校性格外向,喜欢玩耍,充满好奇,冲动而不拘小节,几乎不读书;而朱由检则比较内向,稳重且文弱,非常喜欢读书,几乎不离圣贤之书,常常埋头于学问中。当光宗去世后,朱由校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帝,之后不久,他封朱由检为信王,这个信王是唯一的秦王。根据明朝的继承制度,王爷应该留在封地,但由于朱由检还未成年,只能暂时住在京城紫禁城。 在这段时间里,朱由检经历了许多远超自己年纪的变化:祖父和父亲相继去世,哥哥继位,而自己被封为王,养母却被“移宫”,还有魏忠贤崛起等重大政治变动。朱由检自小就喜欢读史书,心中有着强烈的复兴大明的梦想,但现实的压力和自己性格的温弱让他在风云变幻中选择了逃避。他将自己沉浸于诗书中,以此来掩饰内心的不安和恐惧。在哥哥朱由校统治期间,朱由检非常小心谨慎,像走在薄冰上一样,随时观察着身边的变化。他每天都在期盼着自己能尽早长大,去封地过上平静安逸的王爷生活。 然而,在朱由校当皇帝的这段时间里,实权却被阉党领袖魏忠贤掌控。魏忠贤严酷打压东林党,且对宗室进行残忍迫害,这使得朱由检的文弱性格在那时显得尤为突出,反而因此避免了阉党的迫害。到了成年后,按理说朱由检该前往封地当王爷,但由于阉党乱政,整个朝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来安置信王朱由检,最终他的愿望也破灭了。而且,朱由校不得不为弟弟朱由检安排婚事,但当时紫禁城的规定是,除了皇帝和太子,其他男性都没有适合的居住地。最后,朱由校被迫把弟弟从皇宫里搬出去,出宫后的朱由校终于能够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远离了宫中的政治斗争,那时的生活对他来说宛如天堂。 即使到此时,皇位与朱由检仍然没有太大关系。因为那时朱由校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虽然有些孩子不幸夭折,但也有存活下来的。因此,皇位的继承理应与朱由检无关。然而,随着魏忠贤的权势越来越大,他与皇帝的乳母客氏开始加大对宗室的打压。天启帝的几个孩子相继夭折,正当此时,天启帝因肾衰竭重病,最终去世。大明江山必须有人继承,于是,朱由检因其兄突然去世,意外继承了皇位。魏忠贤对此毫无预料,没想到这个平时连说话都显得畏缩的王爷,竟然最终承接了帝位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