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0月的一天,陈云正在江西的一个招待所房间里沉思,专心致志地进行调研工作。那时他并不是因为感到受到冷遇而心情不佳,而是因为他通过走访了解到,地方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但由于当前的状况,他却无力解决这些问题,这让他感到很有压力。
正当他陷入沉思时,突然有人敲门。他喊了一声请进。门一开,他愣住了,来人竟然是福州军区的司令员韩先楚。陈云迅速站起身,笑着打趣道:这是哪阵风把你给吹来了?说完,他拉着韩先楚坐下了。 然而,韩先楚的脸上没有笑容,也没有客气,直截了当地对陈云说:首长,您就这么看不上我吗?陈云听后,马上明白了原因,笑着对他说,自己这次来江西是悄悄进行调研的,不想引起太多的关注,也没向任何人报备。听到这番话,韩先楚立即接过话茬,表示自己是福州军区的司令员,江西有自己辖区的部队,理应来关照陈云。但他也觉得陈云没有事先打招呼就来了,显得好像忽略了他这个战友。于是,韩先楚有些带着脾气地来见陈云。 其实,韩先楚非常理解陈云的心情。陈云被下放到江西蹲点调研,这实际上是一次政治打压,只保留了中央委员的名义职务。韩先楚越是知道陈云的境遇,就越担心他是否过得不好,才会以这种埋怨的语气与他对话。 有人可能会问,韩先楚为何这么关心陈云?为什么敢用这种带有埋怨的语气与他交谈?毕竟陈云是开国元勋,地位显赫。其实,韩先楚与陈云的深厚关系早在解放战争时期就已建立。虽然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期间他们并没有太多交集,但在解放战争初期,韩先楚被派往东北,从此与陈云有了更深的接触。 在东北的战斗中,韩先楚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陈云注意到了他的出色表现,并屡次委以重任,给予了韩先楚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当时,韩先楚与曾克林在一些问题上有过争论,陈云也坚定支持了韩先楚的方案。这段时间,韩先楚迅速打出了旋风司令的名号,可以说,陈云就像是韩先楚的伯乐,韩先楚则把陈云视为自己的老师,两人也因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62年,韩先楚到北京出差,第一时间去看望陈云。陈云平时除了工作以外,不喜欢接待客人,通常见面也不过三分钟,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当时,秘书通报说福州军区的韩司令员来了,陈云摇头表示不见,并告诉秘书说,韩先楚好好工作就行,大家都很好,不必挂念。 然而,秘书知道韩先楚和陈云的深厚关系后,立即回应说,韩先楚就在门外等着。陈云不再说话,秘书明白该怎么做。尽管陈云原本不打算见客,但韩先楚坚持一定要见陈云,他告诉秘书说,自己不需要长时间交谈,只是想看一眼,敬个礼便好。结果,韩先楚直接闯进了房间,真的敬了礼,然后准备离开。看到这一幕,陈云笑着拉住了他,放下手头的工作,与韩先楚聊了起来,这一聊就是一整下午,陈云也完全忘记了自己不见客人超过三分钟的规矩。 在晚年的时候,韩先楚从兰州军区调回北京后,基本不再参与工作,开始在北京养病。或许是因为年纪渐长,他更加珍惜与旧友的情谊。只要身体允许,韩先楚就常常到陈云家里与他交谈,甚至一个月几次,共享家庭饭菜。 当韩先楚生病重时,尽管陈云自己也有身体不适,但他仍然常常去医院探望韩先楚,与他交谈。1986年9月底,韩先楚的病情日益严重,时常进入昏迷状态。那天,陈云再次去医院看望他。当韩先楚醒来后,握住陈云的手说:老哥,我不做手术了,已经七十多岁了。陈云听后,眼含泪水,劝他一定要积极配合治疗。韩先楚微微笑了笑,握着陈云的手说:没啥用了,老哥,死并不可怕。但我要告诉你,这一辈子,除了打仗,我最不后悔的就是交你这个老哥哥。 听到这番话,陈云顿时泪流满面,紧紧握住韩先楚的手,恳求他一定要坚持下去,配合治疗。 1986年10月3日,73岁的韩先楚永远地闭上了眼睛。81岁高龄的陈云不顾他人的劝阻,依然陪伴在韩先楚的床前,送别这位最亲爱的革命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