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国现在才想明白,中国是个天然的超级大国,美国无从下手
迪丽瓦拉
2025-11-08 16:02:29
0

从1776年算起,美国建国的历史不过249年,而它真正开始称霸世界的时间,从二战结束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算起,也仅仅只有八十多年。将这段时间放到漫长的世界历史长河中来看,不过是一瞬而已。正是在这短短的八十多年里,美国逐渐形成了一种类似于秦始皇的思维方式。它渴望在全球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把自身看作不可动摇的存在,把任何阻碍其称霸的国家视为必须打击的目标。

然而,当面对我国日益强大的崛起,美国开始借用过去那些冷静的专家学者们对我国的研究成果。在这些翔实的文字资料中,他们意外地发现了一条历史的预言:自古以来,中国在全球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而1840年则标志着中国的暂时衰落,但经过时间的积累,这个民族必将重回巅峰。过去许多人认为这只是无稽之谈,但今天事实证明,中国的复兴正在真实发生。既然美国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又该如何阻止这一历史趋势呢?

我国的优势在哪里呢?美国在与中国的竞争中,依靠的手段是什么?是强硬的金融手段,还是先进的武器装备?在美国人的认知里,这些都是他们的神兵利器,但他们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智慧。这些智慧可以用《易经》中的一句话概括:“一阴一阳谓之道”。

那么,何谓“道”?《道德经》中说:“道可道,非常道”。这种看似玄奥的问答方式,建立在东方哲学和长期实践基础上的智慧,是西方以实验为核心的科学逻辑难以完全理解的。换句话说,用百年的技术积累去对抗千年的智慧传承,而这种智慧又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美国凭什么能赢呢?

我们的祖先留下的智慧如同恒河沙数,其中有一条正是我们正在践行的道路:以弱胜强,以柔克刚,这正是天道的体现。我们的言行正沿着祖宗的智慧展开,而美国则代表着“刚强易折”的极端反面,这也正是我们能够与美国抗衡的重要原因。试问,我们凭什么不对自身文化充满自信?近代以来,受西方列强入侵影响,我们曾在落后就挨打的历史中,对自身文化产生怀疑。曾经一段时间,我们甚至把西方文化奉为圭臬。

不过,这只是一个吸收和消化的过程。待西方文化完全融入中华文化血脉后,中华文化将再次以强势姿态回归。美国若想超越我们,必须先理解我们的文化思维,但遗憾的是,大多数美国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和理解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

美国称霸世界的手段,主要有三板斧。第一板斧是非军事手段:经济封锁、抬高关税、武器禁运等。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并在二战后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的全球地位。许多小国在第一阶段便难以承受美国的打击,不得不屈服。

第二板斧是白手套战争,美国通过扶持盟友将其推到前线,或利用国家之间、国家内部的矛盾制造冲突。在此过程中,美国既通过军火销售获利,又在战后收割胜利成果。

第三板斧则是直接出手,美国作为“大佬”,必须确保战争胜利,否则会削弱自身威望,而美国也确实能够做到这一点。

然而,美国施展这三板斧的前提是,世界上没有出现能够挑战其地位的国家。如今,这一前提已经改变:中国崛起,并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在美国对其他国家施展第一板斧时,已经出现巨大漏洞,用一句诗形容便是“漏船载酒泛中流”,暗藏危机。正值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我国在这一刻正做着什么呢?

我国时刻保持“赶考行”的警醒状态。此刻的我们,就如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但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当时美国那样的幸运。彼时,美国本土机器全力运转生产军用和民用产品,世界各国的黄金纷纷涌入美国银行,使美国的黄金储备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而我国面对的国际局势则截然不同,美国四处制造风浪,一方面通过高关税、技术封锁施压,另一方面利用台海问题挑起分裂。

我国早已清醒地意识到这一困境,因此官方总结时使用了两个词:“风高浪急,惊涛骇浪”。也就是说,我们复兴的道路,比当年美国的崛起更为艰难。然而,我国凭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及祖先留下的智慧,硬生生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这是美国始料未及的。

为了应对外部风险,我们一方面增强军事实力,这是战略保障。美国同样在印太地区积极布局,打算将未来可能的冲突拉向亚太而非本土,但却未意识到我国早已在东南沿海做好布防。我国的地形优势明显,从东到西呈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多为高原、盆地及山脉。这种地形优势使我们在最危险时刻,可以展开持久战。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就是以大西南为后方,与日军进行长期殊死搏斗。

如今,我国拥有现代武器装备和严密布防,若美国敢轻举妄动,必将遭受沉重打击。美国也清楚,目前还不是与我国全面决战的时刻。中美两国如同在下棋,美国想对中华龙实施包围,却发现无从下手,同时自身也处于潜在危机中。此时,美国最理智的选择是与我国合作。如果它能够转变态度,顺应历史潮流,当其退场时,我国大概率会保留其体面,就如曹丕安排汉献帝禅位时的方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的不断变化。这不仅仅适用于历史...
原创 赵... 公元191年的幽州大地,寒风刺骨,空气中弥漫着战争的气息。年轻的赵云站在公孙瓒的军营中,目光坚定且澄...
原创 蒋... 在民国初期,刺杀事件相当频繁,许多当时的重要人物在这一过程中丧命。例如,光复会的元老陶成章、国民党的...
原创 晚... 晚清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国家面临外有列强入侵,内有人民贫困的困境。这一时期对清朝来说非常痛苦,外部...
原创 关... 刘备、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陆续进入四川,只有关羽独自留守在荆州,负责守卫大本营。但即便如此,关羽并...
原创 中... 长城的高度或许没有给人留下震撼的印象,但它的存在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有美国学者在《...
原创 刘... 长坂坡之战是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一场战役,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赵云的英雄壮举——“千军万马救阿斗”。在...
原创 秦... 一个是帮助秦王嬴政顺利登基的相国,并且为秦统一六国打下基础。另一个是在嬴政成为历史第一个皇帝之后,帮...
原创 陈... 1969年10月的一天,陈云正在江西的一个招待所房间里沉思,专心致志地进行调研工作。那时他并不是因为...
原创 此... 大秦帝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惋惜的一个朝代,秦始皇励精图治,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大秦...
原创 许... 1955年,北京人民大会堂,许多身穿军装的将领们端坐一旁,大家都在静静等待着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会场...
原创 中...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美誉,如“华夏”、“神州”和“海内”等,这些名称不仅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还彰显...
原创 他... 溥仪在革命党赶出紫禁城之后,心中始终不甘。此时,日本人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缺少一位皇帝,溥仪于是去...
原创 崇... 历史回顾 从常理来看,皇位与朱由检并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明朝的皇位继承一般遵循“嫡立嫡,无嫡立长...
旧事文摘:知名先秦史研究学者谢... 据上海大学文学院消息,上海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历史学家、蜚声海内外的先秦史研究学者、中国共...
原创 少... 公元634年,大唐边境传来急报:一支来自青藏高原的吐蕃军队连破数城,直逼松州。唐太宗李世民震怒之下,...
原创 为... 中国古代的正统之争一直是政治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三国时期的曹刘之争、南北朝时期的争斗,甚至清朝与...
原创 为... 在历史长河中,战争与粮食的关系如同一根无形的线,深深影响着王朝的兴衰和战事的胜负。诸葛亮的北伐,虽然...
原创 朝... 从朝鲜回来,亲戚们张罗着给我相亲。见面时,对方开门见山:“谈过几个?婚前能不能一起买房,房产证得加我...
原创 彭... 抗日战争中备受瞩目的百团大战,至今已过去超过八十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社会各界对于这一战役的评价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