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朝鲜女人婚前都是大姑娘?
迪丽瓦拉
2025-11-08 19:02:29
0

从朝鲜回来,亲戚们张罗着给我相亲。见面时,对方开门见山:“谈过几个?婚前能不能一起买房,房产证得加我名字。”

我一时语塞,脑海里闪过的,却是平壤海棠花馆里,那个名叫金英淑的图书管理员羞涩而坚定的眼神。当时我问她:“你想找个什么样的丈夫?”

她低下头,脸颊泛起红晕,轻声而清晰地说:“一个像我父亲那样,爱国、爱家、有责任感的同志。至于别的……我们朝鲜姑娘,婚前都是大姑娘,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最珍贵的,当然要留给最值得的新婚之夜。”

那一刻,“大姑娘”这三个朴素的字眼,像一枚温柔的子弹,击中了我的心。它如此古老,却又如此新鲜。

在朝鲜的短短几天,“大姑娘”这个词所代表的一种整体性的社会气质,无处不在。

它体现在衣着上。无论是街上的女学生,还是公园里散步的年轻情侣,朝鲜姑娘的打扮大多简约、得体。裙子过膝,衬衫的纽扣扣到第一颗,没有夸张的妆容和暴露的服饰。那种美,不具攻击性,像山间清爽的风,古城温暖的光。

它体现在举止上。我们的导游小林,24岁,大学毕业,活泼开朗。但有男团员想勾肩搭背地合个影,她会像小鹿一样敏捷而礼貌地躲开,并保持微笑:“同志,这样不合适。”她的拒绝不卑不亢,维护尊严的同时,也不让人难堪。

它更体现在那一道无形的“边界” 上。在朝鲜,你看不到公共场合过度亲热的情侣。年轻人的恋爱,似乎更多地是并肩散步、畅谈理想。那种发于情、止于礼的交往方式,让爱情有了一种“慢发酵”的醇香。

这种整体的社会氛围,塑造并保护着“大姑娘”的纯洁性。它不是个别人的选择,而是一种被普遍认同和践行的行为准则。

等待的价值:为何她们能“守得住”?

你可能会问,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她们为何能如此?

首先,是家庭的早期教育。在朝鲜,家庭是社会的核心细胞。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女儿的教育极为严格。那种关于“尊严”和“自爱”的教育,是从小就融入血液的。一位朝鲜母亲告诉我:“女孩的名声,就像白纸,一旦染上墨点,就再也擦不掉了。我们要交给未来女婿的,是一张干干净净的纸。”

其次,是社会环境的影响。朝鲜社会风气相对保守,对婚前性行为持否定态度。这种强大的舆论氛围,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在这里,做一个“规矩”的姑娘是光荣的,反之则会承受巨大的压力。

最重要的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在朝鲜,集体的荣誉感常常高于个人的放纵。一个姑娘的行为,不仅关乎自己,也关乎家庭乃至工作单位的声誉。这种将个人行为与集体荣誉紧密相连的认知,让“守贞”成为一种自觉的、有崇高感的行为。

新婚之夜:交付的不仅是身体,更是全部的信任

正是因为有了婚前的坚守,朝鲜姑娘的“新婚之夜”才显得意义非凡。

那不仅仅是一个生理概念的转变,更是一场极其郑重其事的生命仪式。她交付的,是完整的、纯洁的自己,以及毫无保留的、全部的信任。

想象一下,当一个朝鲜新郎,深知自己即将拥有的,是一个姑娘从未被任何人触碰过的、最珍贵的全部时,他内心涌起的,该是怎样一种混合着爱意、感激与沉重责任感的澎湃浪潮?

这份“珍贵”,反过来塑造了朝鲜男性的责任感。因为得到太难,所以倍加珍惜;因为交付太重,所以不敢辜负。这种夫妻间的相互信任与托付,成为了朝鲜家庭稳定最坚实的基石。

从朝鲜回来,再看我们身边的婚恋现状,难免心生感慨。

我们崇尚自由恋爱,却在频繁的试错中消耗了爱的勇气;我们追求身体解放,有时却让性变得廉价而随意;我们强调个人权利,却可能忽略了承诺与责任的重力。

我并非要全盘否定我们的现代观念,也深知朝鲜模式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无法简单复制。但我们必须反思:在打破旧有枷锁的同时,我们是否也丢掉了某些本该珍视的东西?比如,对情感的郑重,对身体的敬畏,以及对“慢一点”的耐心?

那种朝鲜“大姑娘”所拥有的,因等待而愈发珍贵的确定性、因自律而获得的内心安宁,以及那种“一生只爱一个人”的浪漫想象,不正是我们在疲惫的感情漂泊后,内心深处最渴望的归宿吗?

写这篇文章,绝非鼓吹我们要回到过去。而是希望,在这个一切都可以速成、都可以替换的快节奏时代,我们能为自己,也为下一代,保留一份关于“等待”和“珍贵”的想象。

也许,我们无法也不必像朝鲜姑娘那样生活。但我们可以学会:

在感情里,慢一点。 给彼此多一点了解的时间,让爱在岁月中沉淀,而不是在冲动中燃烧殆尽。

对待身体,珍重一点。 它不应是换取短暂欢愉或利益的工具,而是承载我们灵魂与尊严的神圣殿堂。

面对婚姻,郑重一点。 那不是爱情的坟墓,而是需要用一生去履行的、最庄重的承诺。

她们的存在本身,就在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有些价值,永不过时——比如真诚,比如等待,比如那份留给唯一之人的、毫无保留的、沉甸甸的托付。

那是一个姑娘,能给一个男人,最隆重的礼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1922年,在东京郊外的一座老洋房里,38个身穿洋装的年轻人整齐地排成两排,低着头,听着管家读父亲写...
分合之间:历史周期里的大势与人... 分合之间:历史周期里的大势与人心密码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篇写下...
原创 郑... 郑和的七次下西洋耗费了大量的资源,明朝开国皇帝朱棣在位时虽然让国家享有了万国来朝的美誉,但实际上,这...
原创 说... 我们知道,在《说唐》中提到“隋唐十八条好汉”,在《兴唐传》里有“隋唐十六杰”,而在评书《隋唐演义》中...
【三国冰河时代】平民 怎么拿核... 核心结论:武将获取需结合自身氪度选对渠道,零氪 / 微氪靠免费 + 精准囤货,中氪重氪聚焦高性价比渠...
原创 封... 《封神演义》塑造了许多经典的角色,其中九尾狐妲己作为重要人物之一,在商朝灭亡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
原创 此... 中国古代刑法种类繁多,其中有许多酷刑不仅残忍,而且让人无法想象。像凌迟、五马分尸、炮烙等刑罚,因其血...
原创 多... 在大清朝,长期以来一直忌讳提到“辅政大臣”这个词。这是因为在清朝建国初期,有一位名叫多尔衮的人,他以...
原创 古...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朝廷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机制。它为广大读书人提供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并且贯穿了中国...
原创 古...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的不断变化。这不仅仅适用于历史...
原创 赵... 公元191年的幽州大地,寒风刺骨,空气中弥漫着战争的气息。年轻的赵云站在公孙瓒的军营中,目光坚定且澄...
原创 蒋... 在民国初期,刺杀事件相当频繁,许多当时的重要人物在这一过程中丧命。例如,光复会的元老陶成章、国民党的...
原创 晚... 晚清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国家面临外有列强入侵,内有人民贫困的困境。这一时期对清朝来说非常痛苦,外部...
原创 关... 刘备、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陆续进入四川,只有关羽独自留守在荆州,负责守卫大本营。但即便如此,关羽并...
原创 中... 长城的高度或许没有给人留下震撼的印象,但它的存在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有美国学者在《...
原创 刘... 长坂坡之战是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一场战役,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赵云的英雄壮举——“千军万马救阿斗”。在...
原创 秦... 一个是帮助秦王嬴政顺利登基的相国,并且为秦统一六国打下基础。另一个是在嬴政成为历史第一个皇帝之后,帮...
原创 陈... 1969年10月的一天,陈云正在江西的一个招待所房间里沉思,专心致志地进行调研工作。那时他并不是因为...
原创 此... 大秦帝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惋惜的一个朝代,秦始皇励精图治,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大秦...
原创 许... 1955年,北京人民大会堂,许多身穿军装的将领们端坐一旁,大家都在静静等待着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