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悠久,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字体系。早在夏商时期,中国就发明了甲骨文,这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字。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遥远的美洲的三个州,竟然发现了商朝时期甲骨文的篆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经过美国考古学家的详细勘察,在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悬崖壁上,发现了大量商朝时期的甲骨文。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甲骨文是商朝时期中国使用的文字,但它竟然出现在美洲大陆,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已有将近3000年的历史了。 在西方人到达美洲之前,美洲的主要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因此,这些考古学家推测,美洲的印第安人可能是中国古代人后裔。这个猜测其实并不新鲜,早在过去就曾有类似的讨论。那么,商朝人到底是如何来到美洲的呢? 要追溯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商朝末年。那时,周朝的武王发起了伐纣之战,商纣王节节败退,最终在公元前1066年,武王联合了超过800个部落,组织了庞大的军队,向商朝的国都进发。当时的商纣王,虽然势力衰退,但他依然拥有一支强大的精锐部队。然而,这些部队正处于征讨东夷的途中,一时无法回援。因此,商纣王只能临时召集囚犯和奴隶组成军队迎战武王。遗憾的是,这些临时组织起来的兵力在战斗中纷纷倒戈,最终导致了商朝的灭亡,商纣王自焚而死。 商朝灭亡后,许多原本隶属于商朝的部落不愿接受周朝的统治,开始了历史上的第一次东渡。这些部落有的迁徙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甚至有一部分人越洋漂流,最终到达了美洲。这些迁徙到美洲的部落,正是现代印第安人群体的祖先。从外貌上看,印第安人和亚洲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头发粗硬且直,汗毛较细,颧骨突出,面部轮廓宽广,皮肤偏暗。印第安人是美洲所有民族中,最接近亚洲人面貌的群体。 然而,关于印第安人是否真的是中国人的后裔,至今学术界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有些学者认为,印第安人是通过白令海峡从亚洲迁徙到美洲的古代人群,经过世代繁衍形成的。 对于这一历史谜题,探索的脚步仍在继续。历史的真相,或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也值得我们更加认真地去研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