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胤祹与世无争,是清宫里的一只清流,为何雍正会屡次刁难他?
迪丽瓦拉
2025-11-08 16:32:22
0

康熙晚年,皇位继承的争斗越来越激烈,众多皇子都暗中运作,想要争夺大清的最高权力。唯有十二阿哥胤祹不同,他一直保持着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心态。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他的养母苏麻喇姑的言传身教,使得胤祹形成了高洁的性格,尽管他在一生中屡受雍正的刁难,但最终仍能坚持善良与正直。本文将通过胤祹的一生,讲述一个关于修心养性、超脱权利纷争的故事。 胤祹的生母万琉哈氏只是清朝皇帝康熙的定妃,位分不高,按照清宫的传统,像她这样的妃子是没有资格抚养自己的儿子的,皇子通常会被交给位分更高的妃子或女官抚养。然而,康熙打破常规,将年仅八岁的胤祹交给了他最信任的女官——苏麻喇姑。苏麻喇姑是孝庄太后的贴身侍女,历经宫廷的风云变幻,她精通宫廷的运作,对一切事物有着极其清晰的认识。她曾在康熙年幼时,对康熙的成长和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康熙非常信任苏麻喇姑,把她视作母亲一样。在孝庄太后去世后,康熙深感悲痛,他认为自己失去了亲母般的关怀,而此时最需要的是苏麻喇姑的照顾。因此,在孝庄太后的丧事处理期间,康熙将胤祹托付给了苏麻喇姑,期望她能够细心照料胤祹,教育他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康熙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应该为大清的未来考虑,选择一位合适的继承人。胤祹聪慧、乖巧,康熙希望苏麻喇姑能将他培养成一位明智且仁爱的帝王。 苏麻喇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她不仅要照顾胤祹的生活,还要通过言传身教,培养胤祹的品性。她告诫胤祹要远离争斗,保持清高和正直的品格,不为名利所动。她常常告诉他:争名夺利,终究不过是一场空,最重要的是修身养性,行善积德。她引导胤祹多读圣贤书,培养他宽厚仁爱的思想。她还亲自讲述宫廷中的权谋斗争,让胤祹看透权力之争的虚伪与危害。胤祹从小聪颖过人,能够领悟苏麻喇姑的教诲,并把它们内化为自己行为的准则。 在苏麻喇姑的熏陶下,胤祹培养了淡泊名利的性格。他不像其他皇子那样争权夺利,而是专注于读书和锻炼身体。每当其他皇子为了争夺皇位而明争暗斗时,胤祹总能保持内心的清静,不受世俗的纷扰。苏麻喇姑的教诲让他不为权力所动,始终保持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看似温文尔雅的胤祹,实际上却有着坚定不移的意志和高洁的品格。康熙深感欣慰,看到了胤祹身上儒家君子的风范,因此更加信任他。 胤祹虽然对权力兴趣不大,但他处理政务时却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干。康熙发现胤祹谦和有礼,办事细心负责,便多次任命他处理政务。胤祹每次都没有让康熙失望,事事都能细致妥当地完成。他精通人际关系,做事公正不偏私,赢得了各方面的赞誉。看到胤祹如此能干,康熙更加依赖他,先后任命他为内务府总管和正白旗旗主,负责皇室的丧仪,还封他为多罗履郡王,掌管满蒙汉三旗军队,实际掌控了大量兵权。 康熙希望考察胤祹是否能公正用权,一旦发现他有任何违背原则的行为,必定严惩。然而,胤祹并未因权力而变得傲慢,反而更加小心谨慎,事事都谨守分寸,确保各项工作做得妥当有序。康熙看到胤祹处理政务如此稳健,才放心将更大的权力交给他。后来,康熙又破例任命胤祹为镶黄旗首领,完全信任他。由于康熙身体逐渐虚弱,他决定将更多的政务交给胤祹,胤祹也如期完成了任务,获得了康熙的高度赞扬。

然而,在康熙去世后,胤祹的命运发生了变化。继位的雍正帝对其他兄弟心存警惕,担心他们会借助手中的权力威胁自己的地位。由于胤祹曾掌重兵,雍正特别关注他,开始找机会打压他。雍正曾命令追查各部门账目的亏空,并认定胤祹负有责任,要求他限期补齐亏空。胤祹虽然不明白为何自己要为此负责,但他还是顺从了命令,甚至卖掉了家里的物品来填补亏空。雍正对胤祹的顺从满意,但也因此削去了他的履郡王爵位。 雍正对胤祹的不信任始终存在,后来因胤祹在文书上写错了一个人名,雍正再次惩罚了他,将他的爵位降为镇国公。胤祹并未反抗,而是选择忍气吞声,保持低调和顺从。经过一段时间,雍正终于意识到胤祹并无威胁,反而是一位可以依赖的能臣,于是恢复了他的爵位,并重新任命他参与政务。 乾隆继位后,对胤祹更加宠爱。他非常欣赏胤祹忠诚、淡泊名利、任劳任怨的性格,于是为他晋封亲王,并让他主持雍正的丧仪,同时将礼部的管理权交给了胤祹。乾隆关心胤祹的身体健康,特意批准他乘轿入宫,表达对这位老臣的尊重和信任。胤祹没有辜负乾隆的期望,继续勤奋工作,直到77岁才安然去世。他的一生,忠诚正直、心怀仁爱,最终得到了善终。 胤祹的生活经历告诉我们,真正的修养并非追求权力与地位,而是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宁静、淡泊的心。他的一生是修身养性的典范,也让后人深思,欲望和权力并非幸福的源泉,真正的满足来自内心的平和与宽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的不断变化。这不仅仅适用于历史...
原创 赵... 公元191年的幽州大地,寒风刺骨,空气中弥漫着战争的气息。年轻的赵云站在公孙瓒的军营中,目光坚定且澄...
原创 蒋... 在民国初期,刺杀事件相当频繁,许多当时的重要人物在这一过程中丧命。例如,光复会的元老陶成章、国民党的...
原创 晚... 晚清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国家面临外有列强入侵,内有人民贫困的困境。这一时期对清朝来说非常痛苦,外部...
原创 关... 刘备、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陆续进入四川,只有关羽独自留守在荆州,负责守卫大本营。但即便如此,关羽并...
原创 中... 长城的高度或许没有给人留下震撼的印象,但它的存在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有美国学者在《...
原创 刘... 长坂坡之战是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一场战役,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赵云的英雄壮举——“千军万马救阿斗”。在...
原创 秦... 一个是帮助秦王嬴政顺利登基的相国,并且为秦统一六国打下基础。另一个是在嬴政成为历史第一个皇帝之后,帮...
原创 陈... 1969年10月的一天,陈云正在江西的一个招待所房间里沉思,专心致志地进行调研工作。那时他并不是因为...
原创 此... 大秦帝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惋惜的一个朝代,秦始皇励精图治,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大秦...
原创 许... 1955年,北京人民大会堂,许多身穿军装的将领们端坐一旁,大家都在静静等待着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会场...
原创 中...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美誉,如“华夏”、“神州”和“海内”等,这些名称不仅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还彰显...
原创 他... 溥仪在革命党赶出紫禁城之后,心中始终不甘。此时,日本人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缺少一位皇帝,溥仪于是去...
原创 崇... 历史回顾 从常理来看,皇位与朱由检并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明朝的皇位继承一般遵循“嫡立嫡,无嫡立长...
旧事文摘:知名先秦史研究学者谢... 据上海大学文学院消息,上海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历史学家、蜚声海内外的先秦史研究学者、中国共...
原创 少... 公元634年,大唐边境传来急报:一支来自青藏高原的吐蕃军队连破数城,直逼松州。唐太宗李世民震怒之下,...
原创 为... 中国古代的正统之争一直是政治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三国时期的曹刘之争、南北朝时期的争斗,甚至清朝与...
原创 为... 在历史长河中,战争与粮食的关系如同一根无形的线,深深影响着王朝的兴衰和战事的胜负。诸葛亮的北伐,虽然...
原创 朝... 从朝鲜回来,亲戚们张罗着给我相亲。见面时,对方开门见山:“谈过几个?婚前能不能一起买房,房产证得加我...
原创 彭... 抗日战争中备受瞩目的百团大战,至今已过去超过八十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社会各界对于这一战役的评价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