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柯尼斯堡,德意志人龙兴之地,是如何成为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
迪丽瓦拉
2025-07-01 02:32:34
0

在德意志民族的历史上,普鲁士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位于东普鲁士的首都柯尼斯堡则是其民族成长的核心所在,被誉为德意志民族的龙兴之地。

但这个柯尼斯堡,在二战后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就被苏联人彻底地抹去了一切德意志存在的痕迹,完完全全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俄罗斯城市加里宁格勒。

那么,苏联人是如何做到的呢?那里的德意志原住民又是什么样的反应呢?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我们先看看加里宁格勒的前世今生。

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面积仅1.51万平方公里,原本叫柯尼斯堡,最先是立陶宛的一部分,后来被德意志人组成的条顿骑士团占领,逐渐成为普鲁士王国的首都,在过去数百年里,这里是德国容克贵族的发源地,德意志人的龙兴之地。

它在德意志人内心的地位,几乎相当于圣城的存在。

算起来,柯尼斯堡在历史上两次被俄国人占领。

柯尼斯堡第一次落入俄国之手,是发生在1756年的七年战争,但随着战争的结束,刚刚接过伊丽莎白一世皇位的彼得三世,因为无力再战,不得不于1761年又将其还给了普鲁士王国。

但第二次,普鲁士王国的继承者德意志帝国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人又失败了。二战结束后,按照《波斯坦协议》的规定,德意志人保留了西普鲁士,而东普鲁士则必须脱离德意志人的控制,也就是说,东普鲁士被几个战胜国瓜分了。

斯大林在波茨坦会议上是这样说的,我们所有在波罗的海的港口都是冻港,我们有必要从德国人手中至少获得一个不冻港。

1945年4月9日被苏联红军攻占的原东普鲁士的首都柯尼斯堡也因此被划为苏联领土,斯大林拥有不冻港的欲望实现了。

1946年,苏联将其划给了俄罗斯联邦,并成为俄罗斯的一个联邦州,就这样,柯尼斯堡再次被俄国人收入囊中。

东普鲁士被瓜分情况是这样的,苏联占领了东普鲁士北部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属于立陶宛的默麦尔地区,波兰占据东普鲁士南部,而南部大部分被纳入波兰的瓦尔米亚-马祖里省。

在划给俄罗斯联邦的同时,为了纪念刚刚1946年6月3日去世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加里宁,苏联将柯尼斯堡更名为加里宁格勒,并将其作为该州的首府。

虽然加里宁格勒被苏联人统治,但德国人并没有明确放弃对自己的领土要求。

直到1990年,随着苏联的解体,东西德的合并统一也被摆上了议事日程。但由于二战结果的限制,东西德想要统一,必须征得战胜国的同意。在这个问题,西德面临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因为人们对一个统一的德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毕竟,两次世界大战都是由德国挑起的,合并后的德国再次强大起来也是必然的,相关国家对此疑虑重重。

德国人知道,必须要作出姿态了。于是,渴望统一的西德科尔政府宣布,正式放弃了西里西亚、东波美拉尼亚、但泽和东普鲁士的领土要求,至此,加里宁格勒州算是彻底被纳入了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的轨道,和德意志人再无瓜葛。

苏联是这样实现对加里宁格勒的完全控制的。

在控制了柯尼斯堡并改名加里宁格勒以后,首先就是处理这里遗留下来的德意志人。苏联人还是采取当年俄罗斯屡试不爽的老办法,赶走旧人,引进新人。

旧人,自然就是依然生活在这里的德意志人,新人当然是俄罗斯人了。

本来,在东普鲁士地区生活有300万德意志人,二战快结束时,大约有180万人因为出于对苏军残暴的恐惧,先期逃到了西普鲁士和波兰等地,因为战乱与疾病死亡大约30万人。这样在苏联占领柯尼斯堡以后,这里只剩下了大约80万德意志人。

据战前的人口普查,柯尼斯堡人口大约有37万余人,而被苏联红军攻打的时候就死亡了4.2万人,被俘9万余人,其余的则逃往了其他地区。

对这些留下来的德意志人,苏联人可不会玩什么慈悲。当时占领柯尼斯堡的苏军主力是来自白俄罗斯的第二第三军团,在德军进攻苏联期间,没少折腾白俄罗斯,因此这两支以白俄罗斯人为主的军团就得到了复仇的机会,这些剩下没有逃走的德意志人成了他们发泄内心愤怒的对象。

在苏军的刺刀逼迫下,仅1946年一年,就有大约60万德意志人被分批送了苏联的西伯利亚古拉格劳改营当了劳工,在遥远、寒冷而漫长的路途上,许多人死在了去西伯利亚的路上。

随着东德的建立,苏联人又把剩余在加里宁格勒的大约4万德意志人迁移到了东德。直到1949年,最后一批1401人德国人被运送到东德安置,这一进程才宣告结束。

在驱赶德意志人的同时,大批的俄罗斯人移居到了加里宁格勒,因为这里已经被苏联人视为拥有波罗的海出海口的首选之地,必须要用属于自己的人在此繁衍生息。

到1949年底,整个加里宁格勒剩下的德意志人只有区区七个人,而俄罗斯人则已经高达60万!后来没多久,这里再也看不到一个德意志人的影子了。

苏联人够狠吧?其实这招也不新鲜,当年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时候,采取的就是驱赶杀戮中国原住民的残暴手段,赶走了所有的中国人。虽然时代变了,但其骨子里的传统并没有丝毫改变。

这些德意志人对此也无可奈何,谁让你败了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痛苦只能自己尝了。

赶走德意志人还不算,苏联人更是把加里宁格勒的德式建筑毁了个干干净净,又建起了俄罗斯式的房屋和建筑,更是全面推行俄语教育,从文化上彻底抹去了德意志民族的痕迹。

这些还不够,作为对抗西方阵营的最前线,苏联还这里部署了大量的军队与先进的武器装备。那些遗留下来的德意志人,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刺刀之下,何来话语权?

就这样,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苏联人就把这块被德意志人经营了数百年的土地,彻底了同化成了俄罗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联邦州,德意志人在这里,彻底成为了看不见痕迹的历史。

在彻底把柯尼斯堡改造成一个俄罗斯城市以后,为了加强在这里军事上的存在,直面西方阵营的冲击,作为远离俄罗斯本土的加里宁格勒,就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武器装备。

那么,这就涉及到苏联和俄罗斯如何往那里运送武器的方式了。

苏联解体前,苏联人想往这里送武器,那是相当得容易,陆海空三个方向自己随意选择。

加里宁格勒南部的波兰虽然又复国了,但却在苏联的控制之下,东部的立陶宛,则早在1940年就成了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

苏联人从这两个方面往加里宁格勒运输武器,不管是陆路还是空中,根本不存在问题,想咋走就咋走,横着竖着天上地下都OK。

当然还可以走水路,那就是波罗的海了,但成本显然不低。

但一切都是在变化之中,智者曾经说过,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这不,随着苏联新思维运动的开启,曾经的加盟共和国立陶宛独立了,苏联也解体成为了历史。华约也解散了,波兰彻底摆脱了苏联的控制。加里宁格勒也变成了隔着立陶宛、波兰与俄罗斯首尾不见的孤儿。

此时的加里宁格勒,妥妥地成为俄罗斯孤悬在海外的一块飞地。

说起来这个柯尼斯堡和“飞地”这个词特别有缘,在此之前还有两次成为“飞地”的历史。一次是普鲁士公国时期,波兰将勃兰登堡与东普鲁士隔开,柯尼斯堡第一次变成了飞地,第二次是一战德国战败后,按照《凡尔赛条约》的规定,但泽走廊被割给波兰,柯尼斯堡再度成为德国的飞地,这第三次则成了俄罗斯的飞地,换了主人。

加里宁格勒州北边是立陶宛,南边是波兰,西邻波罗的海

加里宁格勒变成了飞地,这让一直与俄罗斯有亡国之恨的波兰人也有了报复俄罗斯人的机会,以后,想往加里宁格勒送武器什么的,俄罗斯人得写申请了,但波兰人从来也没批过,或者说,俄罗斯人压根就没有写过。

当然想走立陶宛,也是一样的结果,人家压根不给俄罗斯这个机会。

那么,俄罗斯非得在这里建立庞大的军事基地吗?当然是的,而且是必需的。俄罗斯曾经也想加入北约,和昔日曾经的对手成为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但被人家否决了,因为西方国家压根不想和俄罗斯人成为战友,他们的目标是肢解俄罗斯,彻底消除来自东方的威胁。

俄罗斯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加强在加里宁格勒的军事存在,就是其战略应对措施之一。

随着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这块俄罗斯的海外孤星就像插入北约心脏的尖刀,战略地位十分突出。

俄罗斯在这里驻扎了大量的作战飞机,也是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司令部所在地。俄罗斯部署在这里的导弹部队,更是直接威胁到了德国、瑞典、丹麦、波兰等国的安全。

这里距柏林仅有600千米,距美国在波兰的贝斯基德导弹基地仅300多千米,都在俄罗斯伊斯坎德尔导弹和陆基巡航导弹的覆盖之下。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如果要继续往加里宁格勒运送武器装备,最稳妥最安全地就剩了波罗的海了。

空中直达的线路被波兰与立陶宛阻拦,这个难不倒俄罗斯,它那些大型的运输机如伊尔76、安124就派上用场了。这类运输机载货量大,航程大,就算顺着波罗的海国际空域往加里宁格勒运送武器,也不是什么难事,就是多绕几步路的问题而已。

海上,自然就是俄罗斯的大型运输船沿波罗的海给加里宁格勒运送武器装备了,这个谁也阻挡不了的,北约的军舰也就是在旁边看看而已。

因此,俄罗斯周边尤其是西部看起来四面楚歌,但基本上都不是什么事,在和平时期,谁也挡不住俄罗斯往加里宁格勒输送武器。

加里宁格勒,依然是俄罗斯插在欧洲心脏的那把锋利的尖刀。

西方国家如果想要拔出这把刺入心脏的尖刀,除非军事占领加里宁格勒,把俄罗斯人赶走,但西方国家敢这样做吗?

最后,作为远离俄罗斯本土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就没有想过独立吗?

不是不想,而是根本就没得想。这里基本上都是俄罗斯移民,加上前面说的俄罗斯在这里部署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这里的俄罗斯人向谁去独立呢?

总之,对俄罗斯来说,要想真正控制一块被其吞并的领土,改变其人口结构,加强军事存在就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虽然这对被占领土的原住民来说很残酷。

实际上,俄罗斯人在历史上没少这样干,他们在中国东北做的那些只不过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例子而已。

在其他地方,他们基本上都是这样干的,以后有机会,肯定还会这样干的,只不过现在是文明时代,做法会更隐秘而已。

只是,绝对不能让柯尼斯堡这样的故事,在我们中国人的身上重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克...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女法老,她以独特的魅力俘获了古罗马帝国的两位英雄,成功为自己...
原创 十... 五代十国时期,是唐亡之后的乱世,乱世出英雄,十国之中的楚国国王马殷就是其中一位,马殷生于唐宣宗大中十...
原创 小... 他出生豪门却被爆出选举作弊,发动伊拉克战争进而被认为对世界安全造成威胁的第二号人物。他是美国历史上最...
工作坊|出使专对:近代中外关系...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此处讲古代使节出使,遇到...
打捞秦汉史中的生动细节 著名秦... 秦汉是中国古史的英雄时代。自秦始皇实现统一至曹丕代汉,这441年的历史阶段成就了政治建设、经济开发与...
原创 8... 中华上下五千年,其中有近两千年的封建时期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直到今天,儒学中的“血亲人伦”、“忠孝...
原创 1... (一) 十九世纪下半叶,欧洲诸强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热潮,一时间辽阔的非洲大地几乎就被欧洲人瓜分殆尽。 ...
原创 朱... 明太祖朱元璋在历代开国皇帝中可以说是与众不同的一个了,相比于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元朝的开国皇帝铁木真,...
原创 毛...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毛泽东是一个无法绕过的伟人。1959年,这位伟大的领袖结束了在武汉的工作,做出了一...
原创 方... 导语:《水浒传》中有一个重要情节,那就是宋江带领英雄好汉去征讨方腊。那么这也就造成了他们最后悲惨的结...
收藏!此生必去的“红色之旅”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吃水不忘挖井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
原创 秦... 秦国在经历商鞅变法后,国力极其强盛,在秦昭襄王在位时期基本达到鼎盛。因为秦昭襄王在位时间长,因此那个...
原创 战... 战国时代是我们中国走向大一统的重要过渡时代,在这段时间内七个国家相互争斗,不断攻伐,从大大小小数百个...
原创 趣... 东汉末年的江湖中,西凉地区曾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势力,早年这里羌人叛汉,后来平叛的汉军也成叛军中的一部分...
原创 演... 如果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为依据,那么五虎将则是整个三国时代最强团体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原创 明... 在古代中国,开国功臣往往面临皇帝的猜忌,他们的家族想要保持荣耀和富贵绝非易事。然而,在明朝,沐氏家族...
原创 隆... 一 佟国维是典型的官场老狐狸,他的头脑要比隆科多好使的多! “九子夺嫡”最终局面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就是...
原创 若... 提及古代杰出女性,很多人会想到武则天、孝庄太后这样的人物,她们都完美诠释豫剧里那句经典唱词:“谁说女...
文化中国行·探访古建筑老街区丨... 厚厚的李氏族谱,颇为沧桑的祠堂功德碑,像两条平行的溪流,呈现在我的面前。无论选择哪一条,溯流而上,都...
原创 诸... 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和司马懿可谓一对好基友,特别在《三国演义》电视剧不断演绎下,几乎成了一对相爱相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