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34年陈奇涵将军带病走草地,朱老总亲自探望:这个老表很顽强
迪丽瓦拉
2025-07-01 16:02:43
0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4年10月,陈奇涵将军生了一场大病,朱老总连夜亲自探望。

那时,他得了非常严重的关节病,膝盖肿得像馒头。

即便如此,他也硬扛着走出了草地。

朱老总见到他的时候,说这个老表有股顽强劲。

事实上,那时的陈将军正经受着更大的痛苦,朱老总也是得知此事后特来安慰的。

陈将军与朱老总认识得很早,朱老总的夫人康克清女士曾说,陈将军是朱老总最早的战友。

他们的友谊跨越将近半个世纪,长达49年,在南昌,他们曾一起创办军官教育团。

那么,当年过草地发生了什么,他们是如何认识的,又如何维持了这么久的友谊?

坚定信念

陈奇涵将军过草地的时候,他从江西军区的参谋长,降为了红军总政治部动员部的科长。

这一职位的变动,实际上是拿掉了他的军事指挥权。

那时,得到消息的他深受打击,但他并没有气馁,坚定信念坚持投入到革命工作中去。

那么究竟是因为什么事情,他才被突然降职了?

1930年初,中央苏区掀起了一场“肃反运动”。

党内素来有自我批评的活动,这本来是一件好事,然而随着运动的扩大化,运动当中出现了一些很不好的现象。

在赣西南根据地,有一大批根据地创始人被污蔑成了“AB团分子”

这个AB团是什么东西呢?其实,最开始这就是老蒋为了破坏大革命,搞出来的一个特务部队。

但在红军的斗争中,这支部队已被基本击溃,但有不少干部受到了错误的思想路线影响,认为组织中,仍有这类人存在。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才在苏区中掀起了一场运动,而陈将军也陷入了这场风暴之中。

那个时候,跟着他一起参加革命的二弟、三弟,都遭到了污蔑,还没有把事情调查清楚,他们就被无辜地杀害了。

面对这样的风暴,陈将军丝毫不惧,他对组织内不正常的现象,十分不满,并大胆地提了出来。

那时他说:“运动是好的,但不能那样没有节制地乱搞。”

正是因为他站出来说话,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污蔑他,他差点被当作“AB团分子”处决。

好在有朱老总出手相救,他听闻陈将军被捕后,立刻找到那些同志,要他们刀下留人。

当年他说:“陈奇涵我是了解的,他怎么可能会是‘AB团分子’?

“1927年的时候,我们就在南昌,一起坚决打击了‘AB团’。”

面对一些激动过头的干部,朱老总耐心地说,搞革命不能只靠一两个人,一定要大家齐心协力,革命才有可能成功。

这就是说,要相信同志们,不能随便乱冤枉人,要实事求是,讲证据。

这是他的这一番话,才救下了陈将军。然而,好景不长,1933年,博古首的领导同志进入了中央苏区。

他们再度掀起了一场风暴,首当其冲的是毛主席,主席那时被迫离开了中央中心,无法指挥军队,赋闲在家。

而陈将军坚定维护毛主席的思想路线,还是一如既往地,敢于站出来指出问题。

正是这样,他才被有心人给利用了,被突然降职,失去了军事指挥权力。

1934年4月,他加入了长征的队伍当中,并担任红一军团司令部教育科长一职。

通过草地时,他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病。

膝盖肿的高高的,像馒头一样,他几乎已经到了命悬一线的地步。

但他如无数红军战士一样,他有着铁一般的意志。

在重病的情况下,他坚持走出了草地,抵达了班佑地区。

那以后他放松了一些,发起了高烧,烧得神志不大清楚。

大家都以为他快不行了,朱老总得知这个消息后,立马赶过来看望老战友“最后一面”。

然而陈将军十分顽强,医生将他肚子里的野草和12条蛔虫全部打出后他,他奇迹一般地恢复了。

朱老总看老战友从死亡线上活过来,他心中自然是高兴的。

那时,他站在陈将军的病床边,眼里含着眼泪打转,笑着说:“陈启涵,你这个老表,有股顽强劲儿。”

这段艰难岁月好在有朱老总帮忙,陈将军才顺利度过,而在为将军辩驳时,朱老总提到了南昌的一件往事。

这件事,对他来说意义非凡,同时也是他们两人友谊的起点。

那么,在南昌时,他们两人是如何认识的呢?

初识战友

1930年的时候,朱老总提到了一件南昌往事,这也是他和陈奇涵将军友谊的起点。

在南昌他们是如何认识的,又是什么契机使他们成为战友?

1925年2月,陈将军经过陈赓、许继慎同志的介绍,成为共产党人。

第二年夏天,他带着一批党员,以国军总政治部指派员的身份,回到了江西。

在那里,他建立起了组织,并在赣南、赣东开展工农运动,掀起了一场如火如荼的革命。

又一年,1927年初,朱老总按组织的命令行动,借由他以前在滇军的战斗经历。

利用自己在滇军中的声望和同僚关系,到江西南昌工作。

他借着与朱培德的关系,被安排到了第五方面军,担任参议,并兼任第3军官教育团团长。

彼时,陈将军也在军官教育团,他担任参谋长和党组织负责人两个职位。

那时军官教育团虽然在名义上属于国军第三军,但实际上,这一支军队接受中共中央领导。

朱老总在滇军中很有声望,是非常有名的战将。

大家听闻他创办了军官教育团,滇军中的进步军官纷纷前来报名。

不仅如此,当地也有一大批青年志士,弃笔从戎,报考加入军队,所以这支部队的招生工作非常顺利。

而军官教育团也成了朱老总和陈将军,认识并成为战友的契机。

他们两人了解到对方都是军人,身经百战,并且他们的性格比较相近。

在思想上,他们也很投契,很有话题。

巧的是,他们先后都曾在云南讲武堂中学习,算上来,还是前后辈学长学弟的关系。

正因如此,他们两人在工作时配合十分默契。

军官教育团下属有3个,一共有1000多人,这些学员大多数是朱培德将军手下的下级军官。

他们大多数是行伍出身,家庭贫困,靠着打仗补贴家用。

3营又被叫做“学生营”,部分是北方宣传队队员,剩下的都是当地的进步学生。

他们一开始,就没#2月图文动态激励计划#有把教育团当作一支普通的军队来训练。

他们希望,未来能从这个教育团内走出一批优秀的革命干部。

那个时候,他们还和方志敏同志创办的训练班一起教学,这两个组织都是那时,江西省培养革命干部的基地。

朱老总和陈将军十分关照他们的学员,不爱摆架子,和他们同吃同住。

而且,他们对教官的要求也很严格,让他们改掉旧军队的习惯,不许打骂学员。

一到出操时间,他们总是准时到达训练场地,还亲自给学员示范动作。

那些学生都知道,这两位首长,住的房子里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还有数把椅子,十分简陋、朴素。

他们这样以身作则,也极大感染了学员,让他们严格要求自己,逐步成长。

部队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包含军事和政治两个方面。

朱、陈两位,除了进行严格的军事教育以外,他们还非常注重政治思想教育。

他们经常请到全国有名的进步人士到讲堂讲课,提高他们的思想。

最重要的是,他们除了讲政治形势、军事策略以外,还教育大家,不要只想着个人的利益。

打仗并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要为了革命,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他们讲课时从不讲晦涩的理论,而是从自身的经历出发,用浅显的语言解释理论。

朱老总授课语言幽默风趣,逗得学员们开怀大笑,而在这样轻松的过程中,他们学习到了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思想。

陈将军则重视党员的发展工作,在他的努力工作下,到学期结束时,每个连都有十几名党员。还有的甚至发展到了全连的一半。

正是在这样的教育下,他们才能齐心协力,面对老蒋的背叛,成功捣毁了“AB团”的阴谋。

教育团的这一段时光,使陈将军和朱老总彼此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而他们的战友情谊也一直持续到了新中国成立。在和平年代,他们又是相处和交往的呢?

晚年时光

1927年,在南昌的军官教育团中,朱老总和陈奇涵将军相遇。

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们又是如何在繁琐的事务当中,保持深厚的友谊的?

1954年1月,中央成立了军事法庭,陈将军被任命为军事法院院长,他来到北京工作后,二人就有机会互相看望了。

1960年的春天,中央军委举行了宴会。在会上,领导同志提出了挂名休息的建议。

因为有好几位老将军年事已高,再工作下去恐怕对身体不利。

而这,正合陈将军的心意,他早就希望将自己的工作,交给年轻的同志继续延续下去。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和朱老总之间的来往更加频繁了。

周末的时候,他们就会互相串串门,比如康克清同志有时候就会打电话给他,请他去吃红烧肉。

那时,她说的是,朱老总要请他跟卫彬夫人到家里吃肉。

朱老总喜欢养兰花,陈将军到他家拜访,他总爱把自己种植的兰花展示出来。

而且他还特意送了几盆给陈将军,从那以后,养兰花也成了陈将军的爱好。

1962年的一天,他们到江西等地进行视察工作,晚间闲散步时闲聊,他们便谈起了南昌工作的往事。

他们仍对南昌起义段时间的经历,难以忘怀,讲到南昌起义,他们认为南昌起义失败是缺乏建立根据地的经验。

他们对于这次失败,也感到非常惋惜,因为那时的江西农村条件非常好,倘若他们起义成功了,就在江西发展。

或许,情况也就和那时大不相同了,但历史没有如果,不到那个时候,又怎么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后来,他们又聊了很多,在路上,他们又把江西的问题梳理了一遍。

视察工作结束后,他们将这一次谈话写成了一篇文章,收集到了朱老总的文集中。

而这,也成了朱老总生前最后写成和发表的一篇文章。

陈将军把朱老总送了两盆兰花当作珍宝,秋天,兰花谢掉的时候,他会把这些花儿,叶子都制作成标本。

不仅如此,他还贴在纸上,题写诗句。

而在动荡年代,陈将军仍保持以往的态度。他敢于提出组织的问题,从不冤枉其他的同志,敢于帮那些被污蔑的同志说话。

就在朱老总被打倒的时候,有人问他和朱老总到底是什么关系?

他就说:“我和老总是南昌起义时的老战友,他是我尊敬的老总,你们不能打倒他!”

面对气势汹汹的小将,他丝毫不怕,还和这些同志们多读书,要多认识历史唯物主义。

而他身边的警卫员怕他讲太多,惹得那群小将闹事,就以陈将军身体不适为由,把那些人打发走。

1976年7月6日,朱老总病逝,陈将军闻讯悲痛万分。

后来他接受采访,多次回忆起和朱老总共同战斗的日子,他时常思念着朱老总。

5年后,陈将军也离开了人世,就在他弥留之际,朱老总的夫人康克清同志曾多次去看望他。

后来,她讲到朱老总与陈将军的深厚友谊,她说自己是看在眼里的。

朱老总曾评价,陈将军工作踏实,为人真诚。

他是个资历很深的老同志,却从来不讲自己。

朱老总和他一样都是久经考验的无产主义战士,他们之间几十年的友谊记录了战火纷飞的革命时代,到和平的建设时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除... 历史名人的生平与普通人相比,开头、过程和结尾似乎是一样的曲折,但不同的是关键节点的选择则造就了不同的...
原创 宰... 枫叶吹兮,微风萧瑟,大家好,我是枫叶吹兮。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不久前的《人民的名义》中体现的...
157件文物已抵达!“拿破仑”... 7月1日,记者从山东博物馆获悉,为纪念中法建交60周年,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山东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从...
原创 清...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原创 安... 安倍洋子,1928年出生于东京的政治世家。她的父亲是后来的前首相岸信介,母亲是温柔贤淑的家庭主妇。 ...
原创 门... 吕布的兵器是什么? 看到这个问题,或许大多数读者都会想到那柄威风凛凛的方天画戟。 随着《三国演义》...
原创 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封建王朝,也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
原创 蜀... 三国时期,蜀国综合国力作为弱小,但是他们在诸葛亮的率领下,曾对魏国发起了6次北伐,更是多次压制魏军。...
原创 他... 1948年,通过“国民大会”当选为“总统”的蒋介石,拉孙科出来竞选副总统。老蒋的本意,是希望借助孙科...
原创 秦... 战国七雄是历史上一个各封地军阀混战的年代,七个王国在中华大地上上演着你攻我打的剧情,直到最后大秦帝国...
清华北大,同发讣告!他曾在广东... 6月30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共同发布讣告,曾在两校任职的历史学者刘桂生于6月...
原创 越... 汉字在越南已经使用了近1800年,它随着中华文明的影响而传入这个东南亚的国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
原创 清... 164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传统王朝——清朝入关,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后妃制度。 如今多不胜数的宫斗...
《吾家吾国》出版,记录“无双国... 2021年9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纪实采访节目《吾家吾国》播出。节目记录的是一群90后、00后...
原创 西... 清朝晚期到民国之间的百年多的历史,是中国人最不愿意提起的事情。中国对此的定义是百年之耻,然而数千年崛...
原创 清...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可谓是封建制度的集大成者,其中官制体系的系统有效、成熟完善很大程...
原创 康... 康熙51年7月,担任江宁织造官同时兼任两淮巡盐御史的曹寅病逝,但是他留下了超过30万两白银的亏空。其...
原创 汉... 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明王朝的覆灭归根结底还是涉及到官员的腐败,文官贪财,武将怕死,再加上自然灾害频...
原创 汉... 刘恒,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出生于薄姬是吴人,秦末,魏豹自立为王,纳薄姬为妾。楚汉战争开始时,魏豹...
原创 清... 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古代皇宫的妃子,为了争夺皇帝的宠爱,彼此斗得你死我活。《甄嬛传》里就有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