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真的服了吗?蜀国危在旦夕,孟获为什么不支援蜀国?
迪丽瓦拉
2025-07-03 11:32:34
0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是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一个故事,诸葛亮不仅在军事上碾压了南王孟获,还在精神上降伏了孟获和南中的百姓,从此诸葛亮可以安心地进行北伐。但是随之出现的一个问题也非常惹人怀疑,如果孟获真的服了诸葛亮和蜀汉的话,他们为什么不在蜀国被灭的时候率兵去支援蜀国呢?

首先,孟获和南中的势力一定是臣服于诸葛亮的,书中记载,一直到诸葛亮死,南中都再也没有发生过叛乱,无论他们是出于感恩还是害怕,总之他们确实是服了。但是,诸葛亮一死,南中和蜀国的关系就非常紧张了,因为没人能再震得住他们,再者则是因为诸葛亮一死,蜀国的民族政策出现了大问题,导致两地之间矛盾激化,这时候南中不造反其实就已经很给蜀国面子了。

诸葛亮在平叛之后,使用的是“和彝”政策,不在那里驻军,大量使用彝人治彝,并且把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引入到那里,这样一来可以稳定当地的民心,二来也可以为蜀国带来一部分的财政支出。

孟获确实非常服诸葛亮,他认为诸葛亮是个神人,但就算他因为诸葛亮而忠心于蜀国,他也活不到蜀国灭亡的时候,因为诸葛亮死后29年,蜀国才灭亡。况且,诸葛亮一死,蜀国的民族政策开始变得苛刻,它成了一个只知道“取”,不知道“予”的霸道政权,南中各地常常会发生反叛,蜀国不得不两线作战,向南大量增兵防守,最后一任的庲降都督是安南将军霍弋,一直到蜀国灭亡,南线依旧驻守着万余蜀国士兵。

霍弋曾在蜀国危急时要求北上勤王,但是遭到了拒绝。后来刘禅投降,霍弋得知司马家对刘禅不错,这才率领南中六郡投降,此后他一直作为南中都督——司马昭封的,驻守在南边。刘禅是决定了要投降了,所以才不许霍弋北上,霍弋都不被允许北上,就算“南蛮”想支援,也不会被允许的。

但是南中地区倒也不至于彻底反蜀,他们只是小规模的动乱,因为《三国志》记载,刘禅在蜀国即将灭亡时,还打算过要逃往南中,但是谯周告诉他:若欲奔南,则当早为之计,然后可果。刘禅只好放弃这个想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功... 国共进行了为期十年的内战,但是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国共两党立即合作,共同抗敌。在国共的通力合作下,...
原创 原... 在欧洲有一位号称自己是“太阳王”的君主,他哪来那么大的勇气把自己比作天上的太阳呢? 这位君主就是法国...
原创 她... 太阳在天空中耀眼的发白,肆无忌惮地照耀在加州的马路上,德龄却躺在这冰冷的马路中央,身下还不断涌出热腾...
原创 原... 一位人格品德高尚、文治武功显赫、历史贡献伟大的君主,就一定不会被臣民推翻吗?不一定,英国历史最后一位...
原创 一... 古代人几乎全部相信迷信的学说,比如说天有祥瑞之兆,满朝文武都会恭贺皇帝。古代的帝王更是迷信的,史书之...
原创 北... 1928年北伐胜利结束,张学良宣布“易帜”,老蒋表面上实现了大一统,但实际上仍是一个群雄并立的局面。...
原创 从... 导读 在康熙、雍正、乾隆统治大清王朝的130余年间,清朝人口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增长。从原有的190...
原创 大... 汉唐绝对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大汉有卫青、霍去病杀的匈奴远遁大漠,不敢再觊觎中原。到了大唐贞...
原创 原... 《孙子兵法》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现在赵秦两国人马各五十多万两军人数相当,战力在伯仲之间...
原创 宋... 唐宋时期似乎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唐宋之际,无论是在经济,文化还是制度等方面都较之以前发生了...
原创 秦... 大家都知道,中国一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是最多的。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叫汉人...
原创 天... 司马懿诛灭曹爽以后,开始逐渐清算“诸曹诸夏”。魏国很长一段时间进行着曹氏与司马氏的权力斗争。期间甚至...
原创 原... 马戛尔尼访问中国之前,中国在欧洲人眼里是毋庸置疑的天朝上国。欧洲人认为自己是野蛮的,中国是文明的。欧...
原创 张... 提起我国古代的科学家,大家肯定首先想到张衡、祖冲之等。而张衡的地动仪更是为人熟知。地动仪是个测量地震...
原创 宰... 大家都知道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到了元朝中书省独大,中书省丞相成了名副...
原创 宋... 说起民国姐妹花,大家首先就会想到宋家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和宋美龄。 很多人都说,宋霭龄最爱的是金钱...
原创 1... 1979年秋,中央有人来到四川考察,此番考察的对象是一位已经在四川干出名堂的年轻干部。抵达四川后,中...
原创 列... 中国在近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作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而存在的,那是一段心酸的历史。不过,我们的邻国印度...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 连日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主楼1、2展厅内观众络绎不绝,展厅外也排起了长队。 吸引大...
原创 孙... 1925年孙中山离世之前对众人做了交代,希望自己的葬礼仪式以及棺木式样全都仿照列宁的格式,目的就是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