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六年,刘璋不听黄权、王累等人的劝说,执意请刘备入川,虽然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甜蜜期,但是最终还是刀兵相向,益州之地也是被刘备占据。而刘璋也被人笑称是引狼入室。
首先,我们得知道刘璋作为益州牧以来的经历。在刘焉死后,刘璋因为他柔弱的性格,被当时益州官吏赵韪等人看中,被推举为益州牧。因为那些官吏希望通过掌控刘璋,来掌控益州,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翻版。
一直到建安五年,赵韪发动叛乱,刘璋凭借之前收容的东州兵才平息叛乱。在这之后,刘璋才算的上是益州的主人。
然而没多久,作为益州门户的汉中被张鲁占据,刘璋更是杀了张鲁的母弟,双方至此成为仇敌,攻伐不断,但谁都奈何不了对方。
除了与汉中不对付外,刘璋与荆州刘表关系也不好。一直到刘表病逝,曹操南下,刘璋才得以与外界交流。
在建安十三年,刘璋就派遣张松去往许昌,打算交好曹操作为援军,来消灭张鲁。但是张松因为没有受到礼节接待,因此对曹操怀恨在心,回来后更是添油加醋,让刘璋认为曹操有攻打益州之心,因此刘璋对曹操心怀恐惧。
而与此同时,刘备占据了荆南四郡,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刘璋在听了张松的建议下,决心与刘备联盟,于是派出法正和孟达前去。
其实,在当时的世人眼中,益州因为刘璋的懦弱,就是一块待宰的肥肉,人人都想来一口。不仅曹操、张鲁虎视眈眈,就连蜀中的庞羲等人同样身怀异心。而想要有一番事业的刘备当然也想要夺得益州。
建安十六年,刘璋听闻曹操要来占据汉中,知道自己不是曹操的对手,心怀恐惧,在张松的劝说下,决定派人请刘备入川支援。黄权、王累等人都明白所有人都对益州有着觊觎之心,因此劝说刘璋。但是刘璋执意不听。
确实,当时摆在刘璋面前的选择是不多,一个就是投降曹操,但是能不能保住性命还是一个未知数;另一个是求得刘备支援,虽然可能引狼入室,但退一步说,就算真的被刘备占据益州,因为都是汉室宗亲,再加上为了稳定益州,刘备都不会杀自己。这样一对比,答案显而易见。
说实话,刘璋的选择确实没错。首先刘备占据一半的荆州,实力并不算多少强,军队也就数万,而刘璋坐拥益州之地,就算很多人不服,但是也有着十多万的军队,这是实力的差距。
其二,刘备一旦率军入川,其后勤都是由刘璋提供,那就相当于刘璋把控了刘备军的命脉,刘备一旦有异动,就直接断粮,这样刘备军还会有什么威胁?
其三,刘备就算真的攻打益州,但是他对益州地形不熟悉。
因此刘璋不管怎么看,都是优势在我。只是让他没想到的,自己麾下的张松、法正、孟达等人早就已经投靠到刘备帐下。而刘备也确实善于经营,使得益州人心很多都偏向刘备。再加上还有荆州的后续援军,益州之地也就此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