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胤禵,却严惩其子弘春,乾隆帝到底要干嘛?25岁竟有如此心计
迪丽瓦拉
2024-06-29 04:34:32
0

原标题:释放胤禵,却严惩其子弘春,乾隆帝到底要干嘛?25岁竟有如此心计

爱新觉罗·胤禵(原名胤祯),康熙帝皇十四子,雍正皇帝的亲兄弟(一个娘的孩子),同时也是雍正皇帝在“九子夺嫡”晚期最为强劲的竞争对手。

历史上的皇十四子胤禵并非《雍正王朝》所演绎的“善于权谋、工于心计”,但却也是公认的“聪明绝顶,才德双全”;其并非带兵阿哥出身,但却也在康熙五十七年被任命为“大将军王”,前往西北平叛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随着皇位争夺的逐步发展,胤禔、胤礽、胤禩、胤祉等人被逐渐淘汰,“九子夺嫡”发展到最后竟成了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这对“一母同胞”之间的对决。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皇帝驾崩于畅春园,皇四子胤禛接过康熙皇权,升级成为雍正皇帝。而继位呼声最高的皇十四子胤禵,此时却远在西北,鞭长莫及,只能静静等待“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必然下场。

很快,雍正皇帝便以“回京奔丧”为由,召胤禵回京。离开西北,离开手中掌握的十几万大军以后,胤禵的命运就已经注定:留住汤泉,进而圈禁于景陵,这一关就是整个雍正朝。

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皇帝驾崩于圆明园,皇四子弘历接过雍正皇权,升级成为乾隆皇帝。

根据《清实录·高宗实录》的记载,乾隆皇帝继位不久便下达了一份释放胤俄、胤禵等雍正朝政治犯的谕旨:

今朕即位,念允俄、允禵收禁已经数年,定知感皇考曲全之恩,悔已身从前之过,意欲酌量宽宥,予以自新。

虽然乾隆皇帝在这份谕旨中有着“皇考此前拘禁,意在保全”的明确说明,但此举无疑是对雍正皇帝的打脸。

只是,在这道谕旨以后,乾隆皇帝的又下发了一道谕旨,这道谕旨的主角乃系胤禵的长子弘春。

在这道谕旨中,乾隆皇帝称弘春“家庭之间,不孝不友”、“事务办理,因循推诿,种种不妥”,可谓“深负皇考天恩”。皇考去年将弘春从“郡王”降为“贝子”是惩罚轻了,应该将其“革去贝子,不许出门”。

刚刚下旨释放了老子,又将儿子严厉惩治,乾隆皇帝这是要干嘛?

后世对于乾隆皇帝的评价并不太高,认为其骄奢淫逸、穷兵黩武、铺张浪费,将康熙、雍正两代帝王宵衣旰食、殚精竭虑创下的家底全都败光,甚至直接开启了清朝衰世的进程。

但是,乾隆皇帝在拉拢人心、稳定朝局、中央集权方面的表现,绝对称得上职业帝王的杰出代表。在“帝王心术”这个大课题上,乾隆皇帝的卓越表现绝对堪称“教科书级别”。

世人常道,雍正皇帝接手的是一个虚晃的盛世,国库亏空、官员贪腐、各项治国制度的弊端集中出现。可乾隆皇帝接过的江山,就是一个坐等“乾隆鼎盛”到来的完美状态吗?

我们来举几个具体事例,予以说明:

1、雍正皇帝推行新政的过程中,得罪了当时的既得利益阶层,乾隆皇帝如果继续得罪,会不会影响到朝局的稳定和皇权的稳固?

2、雍正皇帝对昔日夺嫡政敌的疯狂清算,严重得罪了皇族内部成员,如果乾隆皇帝不能有效缓和统治阶层的内部矛盾,任由事态发展,后果可想而知。

3、康熙皇帝的“仁政”,需要雍正皇帝的“严苛”来弥补;那么,乾隆皇帝是不是也需要弥补一下雍正苛政以后的局面?更何况,雍正朝晚期的官场甚至一度出现了“做事犯错挨罚,不做事就不会出错挨罚”的消极状态。

更重要的是,雍正皇帝在位13年殚精竭虑,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整顿吏治、推行新政、恢复财政上,而对于边疆战乱乃至附属国的挑衅几乎全是“以和为贵”的态度。当然,雍正皇帝并不是不想打,而是想争取和平环境以发展经济、恢复国力。但在大清国恢复发展的同时,边疆部盟和附属国家也在发展,这就是乾隆朝为何战火不断的主要原因所在。

雍正十一年,乾隆皇帝才在张廷玉等人的带领下接触军国政务;雍正十三年,25岁的乾隆皇帝就要一人挑起整个大清江山。他能怎么办?只能采取“攘外先安内”的策略,现行解决皇族内部矛盾。

于是,便有了乾隆皇帝释放雍正朝政治犯——胤俄、胤禵的举动,甚至还妥善处理了年羹尧、隆科多的遗留问题。

对于弘春的严惩,当然也是出于这个目的。

作为胤禵的长子,胤禵被圈禁景陵,弘春为何能从“镇国公”晋“贝子”,从“贝子”晋“贝勒”,再由“贝勒”晋“郡王”?雍正皇帝这个亲大爷,觉得对不起自己的亲侄子,给予特殊关照?拉倒吧,雍正皇帝的字典里就没有“对不起”这个字眼。

据《清实录·世宗实录》的记载,作为胤禵的长子,弘春曾一度受到父亲的牵连,为了摆脱这种不利影响,弘春决定和其父胤禵划清关系,向雍正大爷告发其父胤禵曾经分别向胤禩、胤禟献金二十余万。弘春的证词,自然成了雍正皇帝惩治胤禩、胤禟、胤禵等人的最有效证据。于是,弘春这个“卖爹求荣”的混账娃儿得到了雍正大爷的特殊照顾。

现在,各位看官明白乾隆皇帝为何称弘春“家庭之间,不孝不友”了吧?

释放前朝政治犯,再对陷害这些政治犯的“小人”予以严惩,这就是乾隆皇帝所能想到的缓和矛盾的办法。事实证明,这一招非常管用,要不然乾隆皇帝不可能那么轻易就挫败了“弘晳逆案”,更不可能让弘昼生生地活成了一个“荒唐王爷”。

所以,乾隆皇帝释放胤禵是为了缓和皇族内部矛盾,严惩胤禵长子弘春更是为了缓和皇族内部矛盾。25岁的乾隆皇帝,就有如此谋略,甚为了得!

想了解更多关于清朝皇帝的故事吗?这套《大清十二帝》就能全部告诉你,现在购买还能“领券减10元”。点击下方链接,即可直接购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光... 清朝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北京的紫禁城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这一天,19岁的光绪帝迎来了自己的大婚...
原创 唐... 唐高祖李渊(566年12月21日-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陇西成纪人,祖籍邢州尧山,是中国唐朝...
原创 一... 孝庄文皇后,名布木布泰,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的次女,生于1613年,去世于1688年。她...
多专家辟谣“康熙生父是洪承畴”...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 网友做的康熙和洪承畴的长相...
原创 晚... 从夏商周时期起,中国进入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过渡阶段,期间涌现出了一些崭新的文化艺术形式。与今天...
原创 抗... 《长津湖》电影的上映让我们不禁回忆起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和上甘岭战役。当时,第九兵团是长津湖战...
原创 阿... 在中美洲文明的历史中,阿兹特克人占据了重要地位。他们的许多历史为我们所知,主要归功于他们与西班牙征服...
原创 大... 雍正帝在历史上常被描述为冷酷无情、杀兄弑父、篡位谋朝、荒淫无度。许多人了解他,只知道康乾盛世,却对他...
原创 清... 所谓落后就要挨打,清政府的历史正是这一句话的最好证明。自鸦片战争败北后,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
原创 苏... 当前,美国与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争夺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叙利亚战争中,英美法三国联合对抗俄罗...
原创 王... 明孝宗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五月,时年三十六岁的明孝宗由于积劳成疾,在乾清宫病逝,十五岁的太子...
原创 为...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的言行举止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尤其是他...
原创 大... 在清朝,皇帝与后宫的婚姻中,依然保留了一些陈旧的习俗,其中之一就是姑表亲婚,也就是皇帝娶自己的表姐妹...
原创 清... 光绪皇帝是清朝最后一位年轻的帝王,他于1875年在北京的紫禁城诞生。作为封建帝制下的少数几位统治者之...
原创 1... 前言 1948年11月,寒冷的北京城外,五名身穿囚服的国民党军官正被押往刑场。其中,领头的是谢士炎,...
原创 同... 最难的境遇莫过于帝王之家。在权力的重压下,亲情往往显得脆弱不堪,就像一层薄薄的泡沫,轻轻一戳便会破裂...
原创 回... 《尼布楚条约》是清朝与沙俄于1689年签订的一项重要协议。条约的签署者分别是清朝的康熙帝与沙俄的彼得...
原创 朱...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人生充满了波折与艰辛。从一个贫苦的放牛娃,到最后成为一位拥有至高无上权力...
原创 戊... 甲午海战后,大清帝国就像一个被撕破了最后一层遮羞布的女人,原本的尊严被日本一举撕开。而在旁边围观的,...
原创 她... 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关于它的历史记载非常丰富,影视作品中也常常以它为题材。紫禁城、颐和园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