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案件其实是个小案,但最后却演变成了一场滔天巨案,直接惊动了两宫太后,亲自出面才最终给这个案子翻了案,并且最终是大大小小100多个官员受到革职处分,简直就是一场官场大地震。
但这个案子一开始,却是一件非常小的案子,但是却符合老百姓茶余饭后谈资的标准,那就是奸夫淫妇杀人案。古人有句话叫,十条人命九条奸,就是说命案大部分都是由奸情引发的,先说下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
话说大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秋十月,在杭州城的近郊有一个余杭县,余杭县的街头有一个卖豆腐的小贩,姓葛,叫葛品连。
我们正经说话,有一天这个卖豆腐的小贩在街头吃了点东西,突然觉得不舒服,回家就躺下了,跟媳妇说,我不舒服,能不能搞点补药来,人参什么的我吃吃。你看那时候小贩生活水平多高,没有城管追打,所以生活水平高嘛。结果媳妇把人参买回来炖完汤,一口人参汤喝下去,坏事了。总而言之,折腾了几个时辰之后,这个人就死了。
这故事看起来是不是有点眼熟,记得前几年有人冒充我方人员在论坛里大放厥词,后来直接一句话就让他露馅了,一个人说了一句,宫廷玉液酒,对方直接懵逼,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这就是个民族共识的问题,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对这句话都不会陌生,这是当年赵丽蓉老师在春晚小品上的一句经典台词。要是不知道下一句的可以搜一下,这就是一种文化共识,而在当时这个葛品连生活的时代,绝大部分人都是文盲,大家对少数的经典故事非常熟悉,并且是引为现世真言。
这个故事明显一看,就是潘金莲毒死武大郎的故事呀,结果葛品连的老妈过来一看,儿子死了,又一看这个儿媳妇长得有几分姿色,而且名声也不太好。
这一看还了得,这就是潘金莲呀,于是到县衙去告状去了,县太爷不敢怠慢呀,这种事情在古代不仅是命案这么简单,毒杀亲夫这可是人伦惨剧,在当时属于大案要案。县太爷带着仵作来验视,一番操作下来,这还真的是中毒死的,那有淫妇肯定得有奸夫呀,没想到还真的有,这个奸夫就是当地个一个举人,名叫杨乃武。
这更是妥妥的有钱有势的杨乃武,勾搭小白菜,最后谋害亲夫的故事,所有人都沸腾了,甚至是有点激动,尤其是在晚晴已经有了报纸的情况下,绝大部分人可能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关注这个现世潘金莲的案子。
最终人证物证俱全,杨乃武和小白菜被判处死刑,这个案子报到杭州知府,最后上报到中央,一切看起来已成定局,甚至连当时的申报一开始也是在批判杨乃武有伤风化。举人不是官,但是属于官僚共同体的一员,是通过了科举,随时可以做官的那种人,看看范进中举激动的晕了过去就知道举人的身份有多重要。
这个案子从民间到官府,大家一开始都是在谴责这个杨乃武,但是事情却慢慢起了变化,因为杨乃武的老婆,不断地在申诉,说自己的丈夫无罪,而且杨乃武从最初的招供中,也慢慢的改变了证词,说自己是被冤枉的。
正常情况下,这样的案子一般都是铁案,你是很难翻过来的,毕竟原本是一个小案子,但是一旦定了罪之后,就要层层审批,等到了刑部复核的时候,这中间府道州县好几级官员都已经确认过了,相当于给他做了背书,想翻案几乎不可能。但偏偏就是这个几乎两个字,是有例外的,那就是除非你认识慈禧,当然了这个杨乃武是不可能认识慈禧的,但在这里读书科举的优势就开始显现了,杨乃武的确不可能直接认识慈禧,但是他可以有别的渠道,让慈禧知道这件事。
这个杨乃武有个同学叫吴以同,你肯定没听说过他,因为他很普通,甚至连科举都没有通过,但是他却是胡雪岩的幕僚。
胡雪岩那可是大名鼎鼎的红顶商人,一个非常有钱有影响力的这么一个人,一听幕僚说自己有个同学被冤枉了,那立即表示愿意掏银子找人疏通一下,结果就遇到了一个叫夏同善的进士。
一听说有这事,当即表示愿意进京去疏通一下,这个人可不是京城里动不动说我认识谁谁谁的侃大山,他虽然地位低,但事他还真认识人,这个人叫翁同龢。
翁同龢是光绪的老师,事儿到了翁同龢这里,那自然也就到了慈禧那里,结果两宫皇太后之震怒,下令重审此案,所有的人犯无证,相关人员全部到北京来,重新审理。你看看巧不巧,杨乃武真的就是一个普通的举人,让后通过同学吴以同,到胡雪岩,再到夏同善,最后是翁同龢,居然就到了慈禧这里。
不得不说这个杨乃武的命是真的好,要是搁到别人身上,早就被秋后问斩了,这个案子除了杨乃武有关系直达天庭之外,各种利益的对抗也是很重要的方面,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案子后来牵连那么多人的原因。
这个案子像是个滚需求的过程,开始是杨乃武,但杨乃武不是一个人,他是一群人,尤其是古代地域观念严重,于是发生了浙江籍18名官员,联名上书说他是个冤案事情。
江浙地区考试厉害,京官比例就特别高,而给杨乃武定案的这个县令是个天津人,大家觉得那就是地域歧视。
这事儿还有个背景就是太平天国时期,为了迅速评论,朝廷曾经把死刑直接下放了,地方督抚可以直接判处死刑。但随着战事结束,朝廷要把这项权力重新收归中央,我们经常说古代草菅人命什么的,但是你真的去看制度的话,你要想用法律处决任何一个犯人,那都是要由皇帝亲自批准的,其他的不管你是封疆大吏还是九省统治都没有权力去批准死刑。
当然了,违法处决那就是另一种情况了,但是在时局正常的情况下,大部分人还都是要遵守法度的。
除了要收归死刑复核权,这事还牵涉到了民意,因为当时的申报持续报道了这件事,晚晴报纸是个新鲜事物,相当于是现代的大V持续关注了这件事,引起了最高统治者的注意。
最后在慈禧太后的强力干预下,在北京重审了杨乃武和小白菜的案子,结果还真的就把这个事儿翻了过来,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官场大地震。平时都说圈子很重要,从杨乃武这件事来看圈子有时候还真的能救命,要不是杨乃武有举人的身份,官员们都引以为同道中人,他是没有机会翻案的。
关于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