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投杼之惑、跪而吮上乳,看文化人李世民父子如何面对人伦悲剧
迪丽瓦拉
2025-07-05 07:32:52
0

文:正史漫谈

图:来自网络

公元626年6月,李世民率人在玄武门设伏,成功杀掉兄弟李建成、李元吉。接下来,他不得不面对父亲李渊,以对这一夺权事件进行妥善收尾。在这一血腥的家庭悲剧面前,他们父子俩是怎么处理的呢?《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有如下记载:

上乃召世民,抚之曰:"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

其后,李世民斩草除根,将建成与元吉之子悉数屠杀;紧接着,他被立为皇太子。不到两个月后,李渊退位当太上皇,李世民正式登基。

也就是说,在手足相残的惨剧发生后,李渊父子通过一句话、一个动作,就成功让双方下了台阶,并且为大唐的权力交接定下了调子。

不过,父子俩的上述举动,自然是经过一番考虑的,其背后也都大有典故,充分体现出这对贵族父子对局势的判断。我们先看看典故本身的含义。

投杼之惑

杼,zhu第四声,指的是旧时织布机的梭子。"投杼之惑",出自《战国策·秦二·秦武王谓甘茂》,是秦国左丞相甘茂在攻打韩国宜阳前,讲给秦武王的一个故事:

孔子的弟子、儒学大家曾参(即曾子),对待母亲可谓至孝。《二十四孝》中的"啮指痛心",就是指他母子二人感情深厚到几乎有心灵感应。但就是这么一对模范母子间,同样经不起谣言的考验。

曾子与其母亲曾经在费邑居住。一天,有个与他同名同姓的当地人犯了命案,一些不知情群众不明就里,以为犯事的是杰出青年曾参。面对这种恶性案件,家人是要受牵连的,所以不断有熟人来曾家通风报信。

第一个人跑来告诉曾母:"你家曾参杀人了!"出于对儿子品格的信任,正在织布的曾母头都没抬,回道:"我儿子不可能杀人。"来者只得离开;

过了一会,又有人跑来通报同样的消息,曾母继续织布,不过这次没有出声;

然而,又过了片刻,当第三个人来到曾家说了同样的话后,淡定的曾母终于坐不住了,她扔下织布的梭子,翻墙逃命。

甘茂以这个故事为例,是要提前在思想上给秦武王打预防针,以避免樗里疾、公孙衍等政敌趁机在朝廷说自己坏话,让自己因此失去了国君的信任,从而在前线功败垂成。

因此"投杼之惑"这一典故可以理解为:由于听信多次重复的谣言/谎言,就放弃了曾经对某人的无比信任。

而且,由于故事主角的特殊身份,让这个典故变得具有无可比拟的说服力:你看,以大圣人曾子的完美品格,及其与母亲"啮指痛心"的深厚感情,尚且禁不起三次谎言的误导,我因他人的蒙蔽而对你产生了怀疑,就更是人之常情了是不?让咱们把酒言欢、重修旧好吧!

所以在历史上,这一典故频繁出现,用来表达希望修复彼此间信任的意愿,比如南北朝时,南梁武帝萧衍在给侯景的诏书中就提过:

当是不逞之人,曲为口端之说,遂怀市虎之疑,乃致投杼之惑耳。

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萧衍对这一典故的引用,是个典型的失败案例。如果他能坚持怀疑侯景,自己也就不会被活活饿死了。

跪而吮上乳

从字面来看,这个短句很有画面感:李世民跪下来,吮吸父亲李渊乳房。不过考虑到他们是接受过系统儒家教育、身份高贵的皇族,况且当时身旁还有萧瑀、陈叔达、裴寂、尉迟敬德等一众文臣武将围观,李世民是不可能做出字面所指行为的。他应该是跪下来,扑在父亲怀里,并将嘴贴在其胸前,隔着衣服作出一个吃奶的动作而已。

那他为何有这个貌似不雅的举动?自然是有其深思熟虑:

"跪乳"一词,出自汉代何休给《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加的注解中:

凡贄,天子用鬯,诸侯用玉,卿用羔……羔取其执之不鸣,杀之不号,乳必跪而受之,类死义知礼者也。

东汉班固所作的《白虎通·衣裳》中也提到:

独以羔裘何?取轻暖。因狐死首丘,明君子不忘本也。羔者取跪乳逊顺也。

因此,后世常用"羊羔跪乳",来表达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也可以延伸为用来体现"饮水思源"的感恩心态。

接下来,我们看看在得知李建成、李元吉被杀后,李渊面临的处境。

骑虎难下的李渊与大唐朝廷

当时,在李世民的吩咐下,尉迟敬德全副武装,来到皇帝李渊的住所。

见到这一猛将的架势,李渊大惊:

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

尉迟敬德的回答,看起来非常冠冕堂皇:

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

但这话的实际上是赤裸裸的威胁:李建成本身就是太子,在李渊身前也没有失势,怎么可能主动作乱?所以他就是告诉李渊:秦王已经把太子和齐王除掉了,并让我来要个话,陛下你看着办吧。

当时在场的一众老江湖,对眼前的局面自然一目了然。所以当李渊询问意见时,萧瑀、陈叔达这两位平日里态度较为中立的重臣,发表如下看法:

建成、元吉本不预义谋,又无功于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为奸谋。今秦王已讨而诛之,秦王功盖宇宙,率土归心,陛下若处以元良,委之国事,无复事矣。

"元良",就是天子。这段话往通俗了讲,可以这么解读:

当初陛下你太原起兵,身处河东的建成、元吉压根没有参与策划,完全是你和秦王的主意;其后攻下长安,扫除薛仁果,消灭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强敌,也都是秦王的功劳。弟弟打天下,哥哥接班坐天下,古往今来哪有这样的道理?一山不容二虎,矛盾爆发是迟早的事,朝野内外都对此心知肚明。陛下你一直犹豫不决,才酿成这一祸乱。如今,被迫犯下人伦惨案,秦王一定惴惴不安,您只有把皇位交给他,才能打消他的疑虑,让大唐天下回归太平;不然的话,指不定还会发生什么事!

能将各路势力团结在自己旗下,李渊自然是有一定水平的,他心里明白,自己眼下有两个选择:

不接受李世民先斩后奏的逼宫行为,并对他进行惩罚。那么,以尉迟敬德的能耐,自己及身边这一群老头子的下场可想而知。退一万步讲,即使尉迟敬德突然反水帮自己,那自己能拿李世民以及秦王府的一众精英怎么办?家族里还有谁能对抗这个儿子?况且,如果李家同室操戈,坐收渔利的不还是外人?届时自己的老命是否能保住还是个问题。

所以实际上,自己只有一条路可走:接受现实,提前退休。反正早晚也得让位,与其朝不保夕,不如坦然面对。自太原起兵伊始,二儿子就满怀大志,绝不可能久居人下;老大的资历、老二的能力,自己多年无法妥善解决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才导致了如今的局面。至高的皇权面前,何来的亲情?平心而论,这怪不得别人。

达成表面的和解,完成平稳权力交接

因此,经过对局面的判断,李渊接受了现状,首先,他根据尉迟敬德的请求,写下手令,命令外围还在跟秦王势力对抗的皇宫宿卫、东宫及齐王府兵力放下武器,接受李世民调度;然后让宇文士及、裴矩等人亲自去现场协调局面。其后,才召见犯了事的李世民。

见到唯一幸存的成年儿子后,李渊用手拍着他的肩膀说:

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

儿啊,最近一段时间,为父由于他人的谣言,差点对你产生了怀疑、犯了曾子母亲那样的错误,你可能原谅我?

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

对付父亲的大度表态,之前还尴尬、内疚乃至有一丝愤恨的李世民百感交集,此时他说什么都是苍白的,只能用羊羔跪乳的动作,表达自己的复杂心情;同时嚎啕大哭,将自己长期以来的压抑心情做一个彻底的释放。

其后,大唐的走向就进入了李世民的节奏;太上皇李渊则怀着矛盾的心情,在宫里游乐生娃度日。

我相信,史书中对上述场景记录是真实的,不然为何其后各方势力能够迅速地团结在李世民旗下?李渊的这一处理,带来了朝野都希望看到的局面。

不过,遭受人伦惨剧、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李渊,内心一定不好受。直到三年后,在曾让自己颜面尽失的东突厥被李世民连根拔起后,他才彻底打开心结:

怀着安慰与骄傲,李渊亲自召集勋贵及家人在凌烟阁彻夜庆祝。酒酣耳熟之际,他亲弹琵琶,李世民合着音乐起舞,父子俩终于达成了彻底和解。

参考资料:《战国策》《资治通鉴》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浅...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南... 没别的原因,就是怂,而且怂到了家。 甚至,南宋认为杭州这个地方都不够安全。如果大海上能解决后勤问题,...
原创 孙... 关羽之死,成为了三国时期政局变化的重要转折点,荆州之战,使得孙刘联盟彻底化为了泡影。本来三足鼎立的局...
原创 康... 清朝历史中,康熙皇帝因为一次与大臣商议事务后的一顿简朴的饭菜引发了一系列轻松有趣的故事。在清朝的历史...
原创 斜... 明太祖朱元璋,安徽省知名斜杠青年,历史上有名的跨行、跨圈专业户,先后从事过诸如放牛、和尚、乞丐等多种...
原创 “... 孙膑和庞涓跟着鬼谷子在山中修行,正逢魏王向天下招揽“将相之才”。 庞涓受到诱惑,从而放弃修行,他选择...
原创 为... 魏晋两个朝代是中国中原王朝由盛转弱的界限。三国以前,中原王朝把异族压的死死的,异族在强秦和大汉的威慑...
原创 万... 在隋唐时期,日本曾经派遣大量使者前来学习中国文化,将佛教、儒学、汉字、建筑、艺术等都引入了日本。 但...
原创 古... 在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节,歹人用手指捅破窗户纸,偷看屋内的情况,古代科技并不发达,没有玻璃,...
原创 战...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岳... 公元1142年1月27日,恰逢这一年的最后一天,随着宋高宗的一声令下,一代抗金名将岳飞被赐死在大理寺...
原创 元... 从蒙古强大到建立国家以后,一直在进行着扩张,蒙古的扩张之路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也征服了亚洲欧洲的很多小...
原创 刘... 即便是不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对于刘禅这个名字想必也不陌生,身为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儿子,“匡扶汉室...
原创 李... 唐王朝的繁荣是中华历史上一段绚丽的篇章,无论是经济的腾飞还是整个国家力量的充盈,都成为许多人向往穿越...
原创 此...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给皇太孙登基扫除障碍,利用洪武四大案,扫除了一大半的开国功臣,可是汤和却没有位列其中...
原创 生... 《生是日本人 死为中国魂》 记日本八路——小林清 作者:小林陽吉 第八章 冬季反“扫荡” 1942年...
原创 隋... #隋朝和唐朝为何一定要灭高句丽呢# 高句丽,在中国历史上知名度可谓不低:相对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
原创 通... 引言: 自隋朝时期确立科举考试制度以来,这一制度就成为了封建王朝选拔人才最主要的方式。 唐宋时期,文...
浅析古罗马时期雇佣军的出现以及... 2025蛇年新篇 前言 古罗马时期是西方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罗马人建立了一个庞...
原创 谭...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