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让皇上”李宪为何会心甘情愿把皇位让给李隆基?结局如何?
迪丽瓦拉
2025-07-05 07:32:34
0

唐朝有很多有名的皇帝,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女皇帝武则天,以及唐明皇李隆基,他们都对历史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其中有一位“让皇上”,他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很低,生前没有做过皇帝,死后却也被追谥为皇帝。

他就是唐睿宗李旦的长子,李宪。

说起李宪,大家可能觉得很陌生,但说到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哥,大家肯定会发出惊叹“哦,原来是他啊”。

一、为什么李宪心甘情愿把皇位让给李隆基?

李显,又名李成器,他爹是唐睿宗李旦,唐睿宗一共有6个儿子,李宪是唐睿宗的长子。

早在文明元年(684),唐睿宗第一次做皇帝的时候,李宪被立为了皇太子,当时才6岁。

后来武则天改唐建立武周,自己称帝做皇帝,唐睿宗从皇帝被降为皇嗣,李宪也就从皇太子变成了皇孙。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在洛阳发动兵变,逼迫在位15年的武则天退位,而当时的武则天已经81岁。

武则天退位后,唐中宗李显复位。

可唐中宗是个很懦弱的人,他在位时多方势力争权夺势,安乐公主为当皇太女,让中宗废掉太子李重俊,韦后也多次对李重俊多加欺辱,为此李重俊被逼无奈发动兵变,最后却兵败身死。

李重俊死后,安乐公主和韦后更嚣张,母女俩为了权力竟把唐中宗给毒死了。

唐中宗死后,韦后等人立李重俊为皇太子,实则韦后临朝称制。

李氏宗族和韦氏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时候太平公主果断站在了李氏这边,联合相王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一起发动了“唐隆政变”,诛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势力。

正是因为这场政变,李隆基为李唐江山立下了赫赫功劳,李旦复位后,李成器这个长子反而失去了原有的优势。

因为太平公主也参与了“唐隆政变”,李旦复位后,太平公主的权势达到唐朝公主的巅峰,国家一切大小事务,李旦必定会询问太平公主的意见。

在发动“唐隆政变”时,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是站在同一战线的,但后来太平公主发现李隆基年轻有为,为了保有自己的权势,她一度挑拨李宪和李隆基之间的关系。

李隆基不是“嫡长子”,按理皇太子之位轮不到他。

而李宪是嫡长子,在唐睿宗第一次做皇帝时,他就是太子,现在唐睿宗复位,他继续做太子顺理成章。

可此一时彼一时,李隆基有了军功,不容小觑了。

就在唐睿宗想要立太子时,李宪识趣地选择了退让。

李宪认为储君是国家的重要职务,如果正值太平年间该以嫡长子为太子,而国难时李隆基有平叛韦氏之功,所以该让李隆基为太子。

李宪坚决推辞太子之位,言语恳切,诸王和群臣也觉得李隆基做太子更为合适,于是李隆基就被立为了太子。

李隆基成为太子后,太平公主恐怕权势不保,有异动,李隆基果断先下手为强铲除了太平公主的势力。

当太平公主有异动时,为了断绝太平公主和李宪联络,姚元之等人请求将他和申王李成义调出,于是李宪被调任为蒲州刺史。

为了表达对兄长的情义,李隆基曾特意送李宪一床被子和一个长枕,唐睿宗知道后大为高兴。

总之,李隆基对李宪还不错,两人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兄友弟恭”。

二、李宪的结局如何?

唐睿宗禅位,李隆基继位后,李宪得到了李隆基的善待。

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李宪被晋封为司空,等到李隆基讨平萧至忠等人,李宪又被任命为太尉,兼任扬州大都督之职,加封一千余户,之后不久加授开府仪同三司,但太尉和扬州大都督的职务被停了。

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为了避昭成皇后窦德妃的尊号,李成器就改名叫了李宪,被封为宁王,这时候他的实封加起来有五千五百户之多。

李隆基在兴庆坊的西南置楼,他经常登楼,听到诸王府中的乐声,就召他们前来宴饮,有时候还登临他们的宅第,赐下金银和绸缎,这是李隆基认为的兄弟之间该有的最好的情谊。

值得一提的是,李隆基前期最宠爱的武惠妃生下的儿子李瑁,被寄养在李宪家中,被李宪养大。

李瑁在十几岁的时候才入宫,受封为寿王。

武惠妃一心为李瑁夺嫡,污蔑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要谋反,爆发了当时震惊的“一日死三王”的政治事件,这之后武惠妃因病而死,李瑁的太子之位也就落空了。

武惠妃死后,李隆基又看上了李瑁美貌的妻子,那就是杨玉环。

李隆基抢了儿子李瑁的老婆,李瑁亲娘刚去世,老婆又被抢,跌入人生低谷,更让人痛心的是养父李宪也差不多这几年去世了。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1年),李宪卧病在床,唐玄宗李隆基让中使不间断地送医药和珍膳给李宪,李宪的病一度有好转。

可等到开元二十九年,那年冬天京城特别寒冷,李宪预感到自己要死了,果然他的生命就停在了那年冬天。

当时,申王等人都已经去世,只剩下李宪,为此李隆基很关心他,每年李宪过生日,李隆基都会亲自前去庆贺,和他一同宴饮。

各地进贡上来的东西,只要李隆基觉得好吃的,也都要拿去给李宪尝一尝。

李宪一生谦虚谨慎,从不做逾矩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他得以善终的原因。

李宪去世时63岁,李隆基知道后悲痛万分,嚎啕大哭。

因为李宪品德高尚,以皇帝之位让之,故李隆基追谥他为“让皇上”,同时追谥李宪的王妃元氏为恭皇后。

李宪生前虽没机会做皇帝,但死后却享受了皇帝的殊荣,由此可见,李隆基对他真的是情深义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浅...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南... 没别的原因,就是怂,而且怂到了家。 甚至,南宋认为杭州这个地方都不够安全。如果大海上能解决后勤问题,...
原创 孙... 关羽之死,成为了三国时期政局变化的重要转折点,荆州之战,使得孙刘联盟彻底化为了泡影。本来三足鼎立的局...
原创 康... 清朝历史中,康熙皇帝因为一次与大臣商议事务后的一顿简朴的饭菜引发了一系列轻松有趣的故事。在清朝的历史...
原创 斜... 明太祖朱元璋,安徽省知名斜杠青年,历史上有名的跨行、跨圈专业户,先后从事过诸如放牛、和尚、乞丐等多种...
原创 “... 孙膑和庞涓跟着鬼谷子在山中修行,正逢魏王向天下招揽“将相之才”。 庞涓受到诱惑,从而放弃修行,他选择...
原创 为... 魏晋两个朝代是中国中原王朝由盛转弱的界限。三国以前,中原王朝把异族压的死死的,异族在强秦和大汉的威慑...
原创 万... 在隋唐时期,日本曾经派遣大量使者前来学习中国文化,将佛教、儒学、汉字、建筑、艺术等都引入了日本。 但...
原创 古... 在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节,歹人用手指捅破窗户纸,偷看屋内的情况,古代科技并不发达,没有玻璃,...
原创 战...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岳... 公元1142年1月27日,恰逢这一年的最后一天,随着宋高宗的一声令下,一代抗金名将岳飞被赐死在大理寺...
原创 元... 从蒙古强大到建立国家以后,一直在进行着扩张,蒙古的扩张之路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也征服了亚洲欧洲的很多小...
原创 刘... 即便是不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对于刘禅这个名字想必也不陌生,身为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儿子,“匡扶汉室...
原创 李... 唐王朝的繁荣是中华历史上一段绚丽的篇章,无论是经济的腾飞还是整个国家力量的充盈,都成为许多人向往穿越...
原创 此...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给皇太孙登基扫除障碍,利用洪武四大案,扫除了一大半的开国功臣,可是汤和却没有位列其中...
原创 生... 《生是日本人 死为中国魂》 记日本八路——小林清 作者:小林陽吉 第八章 冬季反“扫荡” 1942年...
原创 隋... #隋朝和唐朝为何一定要灭高句丽呢# 高句丽,在中国历史上知名度可谓不低:相对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
原创 通... 引言: 自隋朝时期确立科举考试制度以来,这一制度就成为了封建王朝选拔人才最主要的方式。 唐宋时期,文...
浅析古罗马时期雇佣军的出现以及... 2025蛇年新篇 前言 古罗马时期是西方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罗马人建立了一个庞...
原创 谭...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