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回顾:宋朝前古代并没有棉花,古人穿纸衣、盖纸被,为啥照样不受冻?
迪丽瓦拉
2025-07-05 14:33:04
0

在80后的记忆里,有关挨饿受冻的体验已经非常模糊了,而大部分90后和00后甚至没根本没有经历过。#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毕竟如今不仅有厚厚的棉衣和羽绒服,北方的冬天还有暖气,抵御寒冷实在是轻而易举。

但是时间往前推几十年,我们的父母和长辈有不少都有过受冻之苦,这还是棉花已经普及的情况下。要知道后者是明朝才开始被大规模推广种植的,在此之前,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棉花是何物。

那么,在宋朝及之前的朝代里,普通老百姓是如何御寒的?传闻中唐宋两朝流行穿纸衣和盖纸被是否确有其事?这样的衣物真的会有优秀的保暖效果吗?

穿纸衣

最原始的御寒手段

可以肯定的是,古人的御寒能力和如今相比确实是有比较大差距的。在现代社会,被冻死已经是极低概率的事件,几乎不可能发生。而在古代,每次寒潮袭来,“路有冻死骨”都是很平常的事。

当然,当时大部分老百姓还是能挨过寒冬的,虽然没有棉花,但是他们有其他的御寒方式。

事实上,棉衣未必就是最保暖的,它只是综合效果最好,其他材料制作的衣物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比如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祖先就已经知道使用各种材料来制作衣服。而当时主流的选择就是各种杂草和皮革。前者多用来制作轻薄的衣物,而后者则是冬天御寒时最好的手段。

古代衣服

实事求是的说,单从御寒的效果来看,动物的皮毛其实比棉花还出色很多。

这一点即使放在当下也未曾改变,羽绒服使用的就是禽类的羽毛来进行填充,而它的御寒效果就远远胜过棉衣。

到了春秋时期,动物皮毛制作的衣物已经风靡天下,当时它还被称为“裘”。当然,不同类型的动物皮毛价格不一样,适用的人群也不同。

普通人使用的多是劣质的羊皮或者是狗皮;而贵族和有钱人则会使用上等的羔羊皮和狐狸的裘皮。

麻布

可惜的是,受到缝纫技术的限制,即便是普通的皮衣,价格也并不便宜。所以很多贫民家庭往往只有一两件皮衣。

在寒冬的时候,当家人或者需要出去劳作的人才能使用皮衣。其他人只能穿着通过麻布制作的衣服,后者虽然不能彻底抵御冬日的严寒,但也可以起到挡风保暖的效果。

条件较差的家庭,妇女和儿童因为只能穿麻衣,所以在冬天的时候会尽量少出门。

当然,这样的做法会受到很多限制,所以古代人很少去寒凉的地方定居,比如当时的东北地区根本看不到汉人。酷寒的草原和西北地区也是以游牧民族为主,后者能轻松获得大量皮毛,不惧冬日严寒。

这个局面一直到隋唐时期才逐渐转变,因为伴随着纸质衣物的出现,贫民百姓的御寒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穿纸衣

纸质衣物的流行

需要注意的是,隋唐时期开始流行的所谓“纸衣”和很多人想象的并不一样。

它使用的并不是大家熟悉的纸张,而是利用树皮制作的一种特殊的纸,具备了很好的柔韧性和包裹性。

在进入原始社会后,古人就已经开始尝试用树皮、树叶等植物纤维来制作衣物。只是最开始的技术不够发达,使用的原材料也有问题,这些植物纤维制作的“纸衣”效果并不好。

随着时代的进步,衣物制作的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聪明的手艺人也从众多的植物纤维中准确地找到了褚树皮,利用它制作的纸衣不仅柔韧挺阔不易变形,而且非常耐用,很适合普通老百姓。

树皮衣服

相对于棉麻的衣物,纸衣有很多缺点,比如它的穿着舒适性并不好,贴身的话很容易对皮肤造成损伤;而且它的保暖能力也比较有限。但是,纸衣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它造价低廉且结实耐用,很适合贫苦百姓,所以一出现就流行起来。

而且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在经过多年使用后,逐渐找到了解决纸衣问题的办法。比如穿起来不舒服,那就把它当做外套,贴身的里衣选择其他材料,有钱人选丝绸衣服,普通人穿粗布麻衣。

至于纸衣保暖能力不足的问题也伴随着生产工艺的精进而得到了很大改善。

在压制技术进步后,新生产出来的纸衣具备了夹层功能,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其进行填充。所以,它可以看做是如今羽绒服的雏形,毕竟原理是一样的。

穿纸衣

想要最好的保暖效果,可以在纸衣中填充动物的毛发或者是禽类的羽毛,比如羊毛或者是鸭绒。

如果家中比较拮据,也可以去野外采集芦絮或者柳絮来进行填充,虽然效果差了些,但只要多填充一些,一样能提供“暖暖的幸福”。

和纸衣类似,当时睡觉盖的被子也可以使用褚树皮来制作,相对于衣物,被子可以使用的填充材料更加丰富,因此保暖效果也会更好。在没有棉花之前,这些纸衣纸被绝对是老百姓的保暖利器。

而且随着制作工艺和印染技术的进步,到了宋朝的时候,纸衣在美观度上也有了明显地提升。不仅普通老百姓会穿它,一些士大夫和贵族也对品质优秀的纸衣产生了浓厚兴趣。

穿纸衣

多重御寒手段

当然,相对于后世流行的棉花,纸衣还是存在很大不足的,首先就是不够轻便,为了起到保暖的效果,老百姓往往会填充很多材料,这样的衣服穿起来会很笨重。

其次,即便是填充了动物的毛发,纸衣的保暖效果终究还是不如棉衣,只是在防风遮挡方面比较突出。

好在除了纸衣和纸被,古人还开发了多种多样的御寒手段。

比如精巧细致的暖炉在唐宋时期就非常流行,它可以很随身携带,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能起到暖手暖身的作用,和纸衣搭配起来御寒。

当然,在寒潮来临时,仅仅依靠纸衣和暖炉是不够的,必须要搭配皮毛衣服才能在极寒天气下外出。好在古代大部分人都是以种地为生,冬天的时候本来就不怎么出门,只要能保证家里的温度,就可以很好地抵御严寒天气。

在这方面,古人做得还是很不错的,他们想出了很多取暖的好办法。比如一些地方在盖房子的时候,会在靠近火炉的地方修筑一道空心的墙。这样在火炉运作的时候,它升腾出的热量就会进入墙体中,整个屋子都会变得暖烘烘的。

这个做法和曾经被普遍使用的暖气片非常类似,只要勤快点照顾火炉,屋子里就会一直很暖和。火墙取暖的效果确实很不错,但是它会造成热量的流失,必然要消耗大量的柴火或者煤炭。

因此,这种取暖方法更多用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在贵族府邸和宫廷之中尤为常见。普通百姓家庭使用的是“火墙取暖”的缩水版,即很多人熟悉的火炕。

这种取暖方式把炕和灶台联系在一起,在做饭的同时就可以给火炕提供热量,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正是有了这些效果出色的取暖方式,古人才能度过寒冷的冬天,在冰天雪地中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火炕

古今的气候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纸衣和纸被能够在唐宋时期获得流行,和当时的气候也是密不可分的。

它相对较弱的保暖效果恰好契合了当时的暖冬天气,一下子就得到了普通百姓和士大夫的喜爱。

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中国古代的气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前后经历过四个阶段的冷暖转换。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暖和的年份,老百姓基本上不需要担心过冬,所以这也是我国文明高速发展的时期。

而从东汉末年开始,中国就进入了长达四百年的寒冷期。在这个过程中,北方的大片领土被放弃,很多人选择迁徙到南方生活,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北人南迁。

而隋朝建立后,中国的气候又进入了温暖期,北方的很多地区重新兴盛起来,拥有了大量的人烟。在这个时候,只要不是苦寒的地方,以当时的保暖手段完全能应付。

寒冬

到了元末明初的时候,中国气候正式进入了小冰河期,冬天气温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纸衣已经完全无法满足老百姓御寒的需求。

幸运的是,此时棉花已经传入了中国,而且黄道婆革新了纺织技术后,对它的利用率也大大提升。只是因为民间还没有大规模种植棉花,所以它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普通家庭根本用不起。

为了改变这个局面,朱元璋亲自下令,让各个地方大力推广棉花的种植。为了提升老百姓种棉花的积极性,朱元璋还给种植棉花的农民提供了赋税减免的优待。

这个政策一出,瞬间就吸引了北方的很多地主与农民,棉花的种植面积开始大幅度提升,产量也水涨船高。很快,北方民众就穿上了轻便暖和的棉衣,棉布也成为大明对外贸易的拳头产品。

朱元璋

结语

如此看来,“纸衣”“纸被”的出现和流行不仅仅是因为它超高的性价比和优秀的防风御寒效果,更受到了当时气候条件的影响。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棉花早就传入中国,却迟迟不受重视,其中一个原因唐宋的“冷”是被削弱过的,与后世有很大不同。

这不禁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真的是博大精深,他们开发出的各种保暖手段延续至今,让后人获益无穷。

相信即便没有棉花的横空出世,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也一定能找到适合的取暖方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武则天晚年生活糜烂,却发明出一种制度,从唐朝沿用至今 文/渝适 提到我国有名的女性角色,武则天肯定不...
原创 她... 一提起公主,人们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他们显赫的地位,作为皇帝的妹妹有着非常高贵的身份,但是人们应该很难...
原创 辽... 前言 “醒醒吧,大清早就亡了!” 上面这句话已经成为如今中文网络上的一个梗,常被网友们拿来 讽刺那些...
原创 原... 公元1549年春,闽浙提督朱纨被指擅杀96名涉嫌走私的福建百姓,愤而自杀。此后四百多年里,他一直作为...
原创 俗... 我国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发展出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语言,艺术等等。从上古时期就有《礼》这种著作...
原创 原...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率领天策府众将,伏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一举将二人击杀!随后,又将...
原创 原...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除诸葛亮、关羽、曹操之外,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之一,是作为理想的“明君”形象来...
原创 关... 提起刘备、关羽和张飞,人们总是会联想到他们早年间桃园结义的场景,只记得那时‘一无所有却有着同一个梦想...
原创 关... 三国时期:在这个人才辈出,战乱不堪的年代,为了成就一番事业,很多诸侯涌现而出,经过长年战争,曹操、刘...
原创 世... 纵观世界各洲同时期历史,南北美洲的社会发展比亚欧两洲缓慢太多,亚欧两洲早已发展到封建主义社会的时候,...
原创 刘... 汉朝建立后,刘邦按照功臣的功劳大小对他们进行了封赏。这一历史事件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功臣的排名,引...
原创 原... 李隆基为何会杀死自己的“盟友”太平公主?原来是因为这些原因! 大家好,这次小编带给大家的是唐朝的历史...
新华社权威快报|政和八闽鸟被发... 我国科研团队近期在位于福建的“政和动物群”发现了距今1.5亿年的鸟类化石“政和八闽鸟”。这是目前世界...
原创 嬴... 前言 嬴政和刘邦,两位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他们的交缠命运成就了战国时期的辉煌。然而,一个有趣的历史...
原创 古... 古代史4大单挑奇才,2人厉害无比,2人力大无比。 我们知道其实在一般情况来看,每当是两军交战的时候,...
国宝画重点|这些文物藏着秦汉盛... 新年伊始 天津博物馆举办 “天开一统——秦汉文物主题展” 吸引大量观众前来参观 展览汇聚了来自11个...
原创 蒙... 在秦朝的历史长河中,蒙家无疑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家族。从蒙骜到蒙恬、蒙毅,蒙家三代人都在为秦国的扩展和...
原创 中... 引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杨慎 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上出现了无数惊才艳艳...
原创如此三国:三国中你知道的其... 滴滴滴!蓉城笑笑来铲史了!!! 三国时代是中国谋略发展的又一高峰时期,三十六计被广泛运用其中,在这之...
春运 一部流动中国的社会进化史 从1954年首次统计的2300万人次,到2025年预计突破90亿人次,春运这场“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