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蒋介石曾说:有两人我最害怕,一个是毛主席,另一个还好被我杀了
迪丽瓦拉
2025-07-06 06:02:20
0

作为国民党后期的主要领导人,不顾全国抗日形势执意发动内战,蒋介石纵容党内严重贪腐行为,依附美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历史证明蒋介石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独立和富强。

蒋介石曾亲口承认当时有两个人可以取代他。

能够领导党和政府,蒋介石口中的两个人究竟都是何人?而随着革命发展,蒋介石又为何对其中一人痛下杀手?

1、能替代蒋介石的人

黄埔军校校长、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长、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的头衔很多,在当时,每一个拿出来都赫赫有名。

蒋介石的能力相比普通人来说是突出的,但能人和伟人也是存在很大差距的。

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最初是由孙中山建立的,基于三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建立资本主义社会,这样的初心是好的,是中国近代革命的伟大尝试。

但从百日维新到戊戌变法,历史证明了资本主义不适用于中国社会。也正因如此,国民党在之后变了味道,改了方向。蒋介石掌权之后,不断实行集权行为,将国民党打造成他个人的党。

军事上,蒋介石分不清党和军队孰轻孰重,贸然将军队放在了第一位,导致军队权力太大,经济上,他虽然掌握着大量资源,却没有做任何利国利民的事情,却滋生了严重的贪腐行为。

但国民党由于找到了一个强大的靠山,美国的多次援助让国民党的实力不减反增,这也让蒋介石认为自己和毛主席一样,都是一代伟人。

蒋介石口中能够替代他的人,就有些令人叹惋了。和蒋介石同为孙中山追随者,辛亥革命的参与者,也是国民党内部优秀将领,还是近代中国优秀革命人士,这个人就是邓演达。

如果说蒋介石对毛主席的态度是作为对手的敌视,那么对于邓演达,蒋介石的态度就复杂得多。二人青年时期经历尤为相似,都是受到近代革命思潮影响,多次出国深造,回国之后大展宏图。

二人又是同属一个党派,工作中诸多交集,邓演达的能力也十分出众,而且作为优秀的左派人士,他主张联合工人和农民,与我党的思想不谋而合。

蒋介石对邓演达从一开始的合作,到后来的重视,再到后来的拉拢,态度一直都是以亲和为主,因此蒋介石也亲口承认,邓演达是可以替代自己的。但一山难容二虎,邓演达的执着和坚定,证明了他是一位优秀的革命志士,但也因此招致杀身之祸。

2、老蒋得力干将,也是心腹大患

时势造英雄,邓演达出生在广东惠阳,16岁,他便参加了学生军的北伐活动,此后,他一边在军校学习,同时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参加革命。

近代中国的大多数人都是因为身边人的苦难而奋起反抗,邓演达的转折点是提拔他的领导邓仲元遭到暗杀,悲痛之下,邓演达更加坚定的参加孙中山带领的北伐行动。

1924年,孙中山主持的国民党一大召开,邓演达是大力的拥护者之一。同年,黄埔军校开办,邓演达任临时主任,职位自然在蒋介石的校长之下,这是邓演达和蒋介石的第一次接触。

此时的邓演达意气风发,为了更好的建设黄埔军校,他辞去了军队团长职务,专心为黄埔军校工作。但不巧的是,蒋介石当时执着于打造自己的小集团,亲自任命了诸多亲信,而一心革命不搞关系的邓演达遭到了排挤。

之后邓演达离开黄埔军校去往德国留学,这是他提升自己的一个过程,但从当时邓演达与他人书信中可以看出,邓演达从黄埔军校出走的主要原因是蒋介石拉帮结伙,排挤其他人员。

值得一提的是,留学德国期间,邓演达和朱德等人交好,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也让他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革命人士。

随着孙中山的去世,国内革命局势混乱,人才匮乏,邓演达被拉回黄埔军校,也正是这个节点,蒋介石发动了中山舰事件,软禁共产党人,包围苏联领事馆,打击工人革命力量,造成国共关系紧张,破坏国内抗战。

蒋介石的行为受到了当时大部分革命人士的谴责,毛泽东、周恩来都对其进行抨击,其中也包括邓演达。我党人士的抗议在蒋介石的考虑之中,但当时我党的主要领导人陈独秀采取了妥协态度,一味求和,让蒋介石越发猖狂。

但邓演达的激烈反应让蒋介石有些恼火,在老蒋心里,邓演达应该和自己站到一起,而不是为了共产党奔走,蒋介石的态度足以看出他从来都没有革命思想,只知道舞弄权势,打压其他党派。

此时蒋介石和邓演达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但两人由于工作内容不同,邓演达的地位也没有达到蒋介石的级别,因此,蒋介石仍然任用其进行多地的北伐和革命工作。

为了离开蒋介石的控制,邓演达来到了湖北,在武汉的工作让邓演达找到了自己的革命方向,那就是联合农民,武装农民,实现革命力量的聚拢。不难看出,邓演达与毛主席日后的主要路线是基本一致的。

因此邓演达在湖北的工作是顺利且有效的,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蒋介石悍然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行动,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全然不顾当时我国受到侵略的现实情况。此时的邓演达彻底难以忍受蒋介石的行为。

3、得不到就毁掉

邓演达是近代中国的革命志士之一,在湖北的革命工作让他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但处于国民党队伍之中,邓演达非但没有因为行之有效的政策得到重用,反而受到了蒋介石的排挤和打压。邓演达都是怎样坚定自己的革命理想的?蒋介石对此最终采取了怎样的态度和措施呢?

面对排挤,同时也看到了蒋介石一心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的想法,邓演达转而寻求新的出路,在湖北的日子他看到了中国农民的潜力,但碍于身处国民党体系之中,他只能从湖北隐退。

出走湖北,邓演达来到了上海,在这里,他成立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从国民党体系中剥离出来,形成自己的力量,这个委员会日后逐渐演变成了中国农工民主党。

邓演达执着于沿袭孙中山的道路,集中力量复兴中华。但他没有看到国民党此时已经完全丧失了作为革命党派的内在核心,那就是为了民族和人民而奋斗,当时的国民党已经成了蒋介石的一言堂,只为了蒋介石功成名就勉强存续。

另外,邓演达虽然号找农民革命,但本质上仍然是资本主义的变形,无法避免对工农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联合农民只是因为农民数量庞大、具有力量,邓演达的信念是坚定的,但路线仍然不是最适合中国近代情况的。

1931年,邓演达组织多方力量试图颠覆蒋介石在国民党内部的统治,虽然他拉拢到了包括杨虎城、阎锡山等一众颇有实力的军阀,但他本人思想徘徊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又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力量,最终行动失败。

邓演达最终被国民党方面逮捕,在狱中,他仍然没有放弃革命,面对审问,他坚定信念,不断叙述蒋介石的罪行, 以及自己行动的正确性,同时他还向狱友宣传革命思想。

狱中的邓演达十分乐观,他认为当时的中国革命十分缺少人才,虽然自己针对蒋介石,但也只是针对他个人,并没有对国民党整体产生威胁,因此会有很多人会出面保护自己。

另外他也对抗日局势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日本的全面侵略会导致我国的全面反抗,只要制止了蒋介石破坏抗日的行为,日本会很快由于兵力不足而战败。

邓演达的分析对错参半。当时国民党内部确实有很多人出手保护,甚至有革命战士商议武力营救的可能抗日形势也确实如邓演达分析一般,西安事变之后,日本在我国的抗日行动越发受到阻碍,最终战败。

但邓演达猜错了一点,那就是蒋介石对国民党的掌控。邓演达以为蒋介石最终会迫于党内压力下野,但现实是当时的蒋介石对国民党有绝对的掌控力度,而面对邓演达这个多次违逆自己,却想着走和共产党相似道路的人,蒋介石为了保住地位只能选择痛下杀手。

蒋介石对邓演达的态度最开始是温和且纵容的,毕竟是当初孙中山手下的得力干将,之后的北伐行动中也屡建奇功,蒋介石是承认邓演达的个人能力的。

在邓演达多次反蒋抗蒋中,蒋介石曾多次派人拉拢,试图使用正当手段让邓演达放弃冲突和对立,但两人全都想错了对方。

蒋介石认为邓演达只是在利用这种方式获取权力,只要自己给足了条件,邓演达就会放弃。而邓演达以为自己是在利用国民党逼迫蒋介石改变政策,只要蒋介石不再进行国内反革命行动,自己就会停止。

经过多年来明争暗斗,蒋介石在逮捕邓演达之后再一次派人劝和,要求他放弃幻想,帮助蒋介石平定内乱,邓演达也没客气,对其破口大骂,而这也是让蒋介石彻底放弃了一切希望。

一次转移邓演达的行动中,蒋介石亲自下令将邓演达密谋杀害,也就是这一天之后,蒋介石下野,辞去国民党领导人的职务。

邓演达是中国近代的一名革命志士,得到了朱德和宋宋庆龄的高度赞扬,新中国成立后也为邓演达组织了多次纪念活动,并修缮了烈士陵园、故居等一系列纪念场所。

他的一生是坎坷的,为革命做出了诸多努力,但遗憾的是,邓演达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道路,而且总是对国民党抱有幻想。他是那个时代无数革命人士中的一个,他能力非凡、受到良好教育,却因为革命道路和思想问题,没有走的更远,我们缅怀这样的革命志士。

写手:郝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孙... 三国时期,天下之所以能形成三国鼎立的态势,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吴国和蜀国之间的联盟,只有两个国家联合起...
原创 东... 唐朝时期的刘禹锡曾写下一首《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
原创 两... 她孕育了悠久的五千年历史文化,孕育了数以千计的炎黄子孙。我们敬仰她,爱她,她是一副壮丽的风景画,她是...
原创 雍... 在《雍正王朝》电视剧之中,唐国强老师饰演的主角雍正帝胤禛,可以说是塑造了一个相当成功的雍正帝,使当时...
原创 为... 相信大家看过或者听说过《三国演义》,作为一段追溯历史,半真半假的小说,受到了古今众多读者的喜爱,三国...
原创 世... 种族歧视在世界很多国家的历史上都有,而种族隔离是种族歧视的一种极端手段,这种极端手段在南非历史最为严...
原创 周... 前情提要: 武王伐纣6 友情提示:本节内容,大部分参考于《史记》、《左传》、《诗经》和《尚书》,但是...
原创 东... 前半生贵为名门之女,不仅精通音律,还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后半生命如草芥,在异国他乡沦为女奴,两度与至亲...
原创 1... 1057年春,北宋京城发生了一件怪事:许多前来参加科考的考生聚集在街头,当他们看到一位官员骑马出来后...
原创 她... 她是朱元璋身边的女人,要是没有她,朱元璋估计很难当上皇帝 俗话说得好:成功地男人,背后少不了一个贤惠...
苏智良:上海的抗战史,维度广阔... 苏智良,1956年6月出生,197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他的名字前,挂着一长串职务和头衔:上...
原创 太... 曾国藩作为一个从湖南湘乡那穷乡僻壤走出来来的穷读书生,能够举进士、入翰林而至出将入相,也算难能可贵,...
原创 寸... 为保住自己的领土、侵略他国的领土,沙俄发动了不少的战争,但又是为何,在千辛万苦占领阿拉斯加以后,沙俄...
原创 大... 大家都知道,崇祯皇帝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时,选择在煤山上上吊而死,上演了“君王死社稷”的一幕。有人就是...
原创 唐... 高力士是唐玄宗身边的宦官,和我们印象中的宦官不同,有的宦官掌握了权力就开始干政,甚至随意废立、杀害皇...
原创 黑... 前言 1940年,南京城火车站前,站着一位潜伏在汪伪政府内部的中共特工李时雨同志, 他此行前来是为了...
原创 千... 在豫西洛宁县兴华乡袁凹村东岭上,生长着一棵2000多年树龄的老柏树,它不像其它树一样直立生长,而是树...
原创 他... 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不仅人才众多,国力强盛,华人更是遍布全世界各地,只要国家一声号召,世界各地的华人...
原创 龙... 本文要介绍的是一位胶东历史人物,他的名字叫做范复粹,生活在明末清初,籍贯为登州府黄县(现龙口市),以...
漂泊多年终回家 56件文物讲述... 日前,意大利查获并返还的5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正式回归祖国的怀抱。据专家介绍,该批文物艺术品主要应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