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多年终回家 56件文物讲述“万里归途”
迪丽瓦拉
2025-08-23 10:33:33
0

日前,意大利查获并返还的5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正式回归祖国的怀抱。据专家介绍,该批文物艺术品主要应为中国甘肃、青海陕西等地区的出土文物,大部分属于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提供直接物质数据。

如果文物会说话,会如何给我们讲述它们的过往?身上的岁月痕迹,又能否揭开它们的身世之谜?这批文物保存情况如何?具有怎样的价值?流失文物返还工作历来困难重重,此次中意双方如何开展的合作?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问到底》,共同寻找答案。

这批文物在外“漂泊”多年 保存状况如何?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了解到,56件文物大部分属于马家窑文化,但分属于三种不同类型,分别是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这56件珍贵文物在外漂泊多年终于回家,当家长的最迫切想知道的就是“自家孩子”在外过得好不好,那么这批流失文物保存状况如何?如果保存得不好怎么办?目前,专家已经对这批文物进行了初步检测,对其保存情况和可能的病害情况开展了科学分析。

国家文物局组织保护修复专家对文物情况进行充分分析研判,并选定平行锯齿纹双耳彩陶壶、四大圈三圆网纹双耳彩陶罐、折带人形纹高低耳彩陶壶3件文物进行基础性保护。3件文物表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彩绘脱落、泥土附着、硬结物及表面刻画病害,全部病害种类达到10种。其中前两件文物存在历史修复痕迹。

在确认文物表面没有其他信息留存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对其采取基础性保护措施。同时,主要针对泥土附着和硬结物进行清洗。去除表面附着沉积物及有害物质、恢复部分文物原貌的效果,使表面纹饰得以较清晰显现。而针对残断、裂纹、脱落和历史修复痕迹等病害,则需在后续利用光学显微分析、内窥镜等检测分析基础上进行评估和研究,再制定保护方案,以全面改善文物保存、展陈状况。

回归文物藏着哪些珍贵历史信息?

此次回归的56件文物,有8件文物进行了现场展示,无论是保存状况还是自身价值都极具代表性,那么一件件文物里到底藏着哪些历史信息?专家也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1924年,马家窑文化彩陶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马家窑村首次被发现,惊艳世人。有学者如此赞叹,这是史前的“中国画”。

回归文物中,这件陶色略淡的彩陶名为“内外彩水波纹彩陶盆”,被定义为马家窑类型。马家窑类型的彩陶出土数量较少,完整器更为少见。因此,这件彩陶盆十分珍贵。纯黑彩绘纹饰是马家窑类型彩陶的一大特征。这件彩陶盆以黑彩在器物内壁饰以水波纹和平行线纹,同时在器物外表饰水波纹,整体把流水的动态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旋涡方格网纹双耳彩陶壶是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距今约4500年。红黑色复彩是采用矿物颜料在陶坯表面绘制图案后入窑烧制而成,色泽鲜艳,不易褪色,形成三色交织的斑斓画面。

同为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平行锯齿纹双耳彩陶壶,腹部用三组红黑相间的多道平行条纹和锯齿纹组成一幅完整图案。以黑红彩相间的锯齿纹组成葫芦、蛙、菱格、平行线等纹样,是半山类型纹式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区别于其他文化类型陶器的重要标志。

四大圈三圆网纹双耳彩陶罐和折带人形纹高低耳彩陶壶,都是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距今约4200年。彩陶壶口沿内绘一圈宽带纹,颈部饰红彩,腹部饰红黑彩三角折带纹,填人形纹。此彩陶壶的器型较为少见,颇为珍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郭志委:三个时期的彩陶,其中马家窑类型的数量相对少一点,半山类型的是有一部分的,最大宗的是马厂类型的彩陶,这批东西目前看保存的情况还不错。

中意双方如何开展合作推动文物返还?

此次56件流失文物的回归,也是几代文物工作者在国际上不断呼吁、不断努力、多方奔走的阶段性成果。中意双方如何开展合作推动文物返还的呢?

2006年,意大利与我国签署政府间打击文物走私的双边协定。2021年至2024年,意大利文化遗产和活动部保护文化遗产宪兵司令部三次致函我驻意大利使馆文化处,请中方为其在执法过程中查获的疑似中国流失文物提供鉴定协助。国家文物局根据专家鉴定和法律研判结果,向意方提供了翔实的鉴定意见和法律依据报告,并通过外交渠道向意大利政府正式提出返还要求,意方作出返还上述56件文物艺术品的决定。

如何展开追索 让更多文物“回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218家博物馆中,中国文物数量达167万件,而流散在海外民间的中国文物数量更是馆藏的10倍之多。那么,让更多海外文物“回家”,目前又有哪些文物追索的方式?来听听专家的介绍。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霍政欣:因为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我们有大量的文物非法地流失,而且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整个流失跨越的时间阶段很长,从19世纪下半叶一直到当代。我们流失出境的方式也很多,包括战争劫掠、非法盗掘走私等等。对于当代我们发现非法流失的文物,我们目前采用比较多的方式,就通过法律途径追索,包括展开双边执法合作、通过外交谈判来追索,这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他一些方式包括回购、捐赠,这也是文物追索的一些方式。但总体上来看,依据国际法和国内法依法展开追索,是目前最为有效、同时也是成本最小的一种追索方式,也是今后中国实现文物回家的最重要的一种方式。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中国的文物追索能力不断提高,取得了显著成就。

2019年,国家文物局还专门成立了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办公室。截至目前,中国已与秘鲁、意大利、希腊土耳其美国澳大利亚等27个国家建立了防止文物盗窃、盗掘及非法出境的政府间合作框架,截至2024年11月,已实现48批次2113件(组)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

此次回家的56件文物,大部分属于马家窑文化。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上游的远古先民,用河水、泥土和颜料,塑造出人类最初的文明史。熟练掌握彩陶烧造技艺的马家窑文化,年代大概距今5000年至4000年,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时间段。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达吾力江·叶尔哈力克:俯身与大... 在大学舞团的排练厅里跳“帕米尔雄鹰”之舞,穿梭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艺术馆,满足自己对文化和历史之美的...
原创 岳...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蕴含着无数位救中国于危难之中的英雄。 古有文天祥视死如归,今有钟南山逆...
原创 为... 耽于美色的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失去诸侯们的信任,镐京变得岌岌可危。犬戎东进,一举攻破镐京...
原创 日... 1945年,日本军国主义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军的联合围攻下,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其在中国东北的统治机...
原创 秦... 这位超级“大佬”——秦始皇,他可不是一般的“霸道总裁”,而是实实在在的“千古一帝”!你们知道吗?这位...
原创 日... 战争时期,日本试图搜刮所有的黄金珠宝。对日本人来说,这些宝贝都是特别有价值的东西,他们希望把所有的宝...
原创 西... 自从东汉后期以后,朝廷便时常以招引或是强制的方式,将边疆的北方各族内迁。最初的目的是监控各族以及增加...
秦桧子孙高中状元,路过岳飞墓写... 中国有句老话叫“一条臭鱼搅了一锅腥”,这话在职场或校园里常听到。它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因为某一个人的...
原创 原... 抵御侵略的方式有很多,而扩张是其中一种,把这个方法用得淋漓尽致是俄罗斯。众所周知,俄罗斯是一个勇猛的...
原创 【... 直译:金尼尔博士的照片 崇拜狗的土著人的头饰。 直译:樓層海鎭海上警卫塔。它位于城市的北部,也被称...
原创 韩... 韩恭王朱冲火或(火字旁加或)是韩藩的第二代王,也是韩宪王朱松的长子。朱松一共生有四个儿子,除了老三临...
原创 唐... 唐宋之间,仅仅相距53年,但却往往给人一种隔了几百年的错觉。 唐朝和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朝...
原创 原... 于吉是《三国演义》书中三大仙人之一(三大仙人:于吉、左慈和南华老仙)。这三个仙人都有通天彻地之能,呼...
原创 所... 康乾盛世是古代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了,能够称为盛世的时期非常的少,在这个期间国家都比较繁荣,是某个朝代...
原创 准... 前言:一说起准噶尔人,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了,今天新疆的准噶尔盆地,没错准噶尔盆地是以以前的准噶尔部,准...
为什么朱高炽两个弟弟不服他,朱... 为啥朱高炽的两个弟弟都不买他的账,而朱瞻基那九个弟弟却没一个敢跟他抢皇位呢? 明朝时候,朱高炽是朱棣...
原创 秦... 前言 历史上,能被称为“千古一帝”的非秦始皇嬴政莫属,他结束了春秋的战乱,一统六国,奠定了两千多年...
原创 大... 尊重对手,才能强大自己。 随着十五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割裂的人类社会形成了一个整体。各国开始在同一舞台...
日本人祖先真相大白,不是徐福后... 2021年,有个关于日本人血统来源的研究结果,让大家之前好多年的老想法都变了。这个研究发现,日本人其...
原创 跟... 【引言】: 哎,说起长征,大家伙儿第一反应肯定是那些英勇的战士,可你知道吗?在那条漫长的征途上,还有...